江苏省盐城市东台市第六教研片20xx届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内容摘要:

氧化物,故错误; B、图中只含有一种分子,该图所表示的物质为纯净物,图中分子由两种不同原子构成的化合物的分子,若其中一种原子为氧原子,则该分子即为氧化物的分子,图所示物质则的氧化物,故正确; C、图中只含有一种物质的分子,该图所示的物质为纯净物;但由于分子是由同种原子所构成的单质分子,因此不可能表示氧化物,故错误; D、图中含有两种构成不同的分子,即为两 种物质的分子,图所示的物质为混合物,不可能表示氧化物,故错误; 故选: B.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物质的分类方法及构成方面的知识.会根据物质的微观构成判断物质的类别. 9.如图表示两种气体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生成物一定是混合物 B.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分 C.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D.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发生了变化 【考点】 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化学反应的实质;反应类型的判定. 【专题】 化学反应模拟图型. 【分析】 根据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对比反应前后微粒的变化,分析分子、原子的变化;分析生成物的种类;分析反应的特点,判断反应的类型等. 【解答】 解: A、由生成物的微观构成可知,反应后生成了一种新的化合物.故 A说法不正确; B、由反应前后微粒的变化可知,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发生了变化,说明了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故 B说法不正确; C、由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由两种物质生成了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故C说法正确; D、由反应前后微粒的变化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量不变,元素的种类没有发生变化.故 D说法不正确. 故选 C. 【点评】 模型能直观地表示了变化的微观过程;试题通过给出微粒的模型,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对基本概念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10.水在实验中有重要作用,下面实验中水的作用解释错误的是( ) A B C D 实 验 内 容 仪器连接 硫的燃烧 检查气密性 准备过滤器 水 的 作 用 连接前用玻璃端蘸水,起润滑作用. 瓶中的水起到防止实验时炸裂瓶底的作用. 形成密闭系统,用于观察现象检查装置是否漏气. 用胶头滴管滴少量水,让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A. A B. B C. C D. D 【考点】 仪器的装配或连接;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氧气的化学性质. 【专题】 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 A、连接前用玻璃端蘸水,起润滑作用; B、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硫气体有毒,扩散到空气中会污染空气,水能够吸收二氧化硫生成亚硫酸,从而防止了二氧化硫向外扩散; C、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水起到形成密闭系统,用于观察现象检查装置是否漏气; D、过滤时用胶头滴管滴少量水,目的是让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解答】 解: A、连接前用玻璃端蘸水,起润滑作用,故 A正确; B、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硫气体有毒,扩散到空气中会污染空气,水能够吸收二氧化硫生成亚硫酸,从而防止了二氧化硫向外扩散.水的主要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硫,故 B错误; C、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水起到形成密闭系统,用于观察现象检查装置是否漏气,故 C正确; D、过滤时用胶头滴管滴少量水,目的是让滤纸紧贴漏斗内壁,故 D正确. 故选: B. 【点评】 解答本题要仔细观察图示,充分理解水在反应中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11.茶叶中的单宁酸具有抑制血压上升、清热解毒、抗癌等功效,其化学式为 C76H52O46.下列关于单宁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单宁酸共含 174个碳原子 B.单宁酸是由碳、氢、氧三个元素组成的 C.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76: 52: 46 D.单宁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考点】 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元素质量比的计算;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 【专题】 化学式的计算;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有关化学式的计算. 【分析】 A.根据物质的结构来分析; B.根据元素的规定来来分析; C.根据化合物中元素质量比的计算方法来分析; D.根据化合物中元素质量比的计算 方法来分析. 【解答】 解: A.单宁酸是由单宁酸分子构成的, 1个单宁酸分子是由 76个碳原子、 52个氢原子和 46个氧原子构成的,故错误; B.元素是个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故错误; C.单宁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1276 ):( 152 ):( 1646 ) ≠76 : 52: 46,故错误; D.单宁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1276 ): 52:( 1646 ) =228: 13: 184,则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故正确. 故选 D.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 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2.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Mg+CO2 2MgO+X,则 X的化学式为( ) A. CO B. C C. Mg( OH) 2 D. MgCO3 【考点】 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专题】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 推断 X的化学式要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不变等知识分析解答. 【解答】 解:从化学方程式为 2Mg+CO2 2MgO+X看,反应前有 2个镁原子、 1个碳原子和 2个氧原子,反应后除 X外有 2个镁原子和 2个氧原子,依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可知, X中有 1个碳原子,所以 X化学是为 C; 故选 B. 【点评】 本题贵在理解、运用质量守恒定律,以及如何准确判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以及个数,属基础性知识考查题. 13.要学会从化学的视角认识世界,对下列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 ) 事实 解释 A 香水、汽油要密封保存 分子不断地运 动 B 湿衣服晾在太阳底下干得快 分子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 C 6000L氧气加压可装入容积为 40L的钢瓶 分子之间有间隙 D 物体热胀冷缩 分子大小随温度而改变 A. A B. B C. C D. D 【考点】 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 决问题. 【专题】 微观和宏观相互转化思想;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分析】 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 “ 两小运间,同同不不 ” ,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 解: A、香水、汽油要密封保存,是为了防止香水、汽油中含有的分子因在不断的运动的,造成浪费,故选项解释正确. B、湿衣服晾在太阳底下干得快,是因为阳光下温度高,分子的运动速率加快,故选项解释正确. C、 6000L氧气加压可装入容积为 40L的钢瓶,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气体受压后,分子间隔变小,故选项解释正确. D、物体热胀冷缩,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而不是大小)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故选项解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