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市东台市第一教研片20xx届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内容摘要:

为 ,元素名称及元素符号;进行解答. 【解答】 解: 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镁元素的信息,可知元素名称为镁,故 A说法正确;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镁元素的信息,可知镁元素质子数为 12,故 B说法正确;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镁元素的信息,可知镁元素符号为 Mg,故 C说法正确; 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镁元素的信息,可知 镁元素原子序数 =核外电子数 =质子数 =12;故 D说法错误; 故选 D.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的元素信息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 9.下列关于四种粒子结构示意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①③ 属于不同种元素 B. ④ 属于离子,离子符号为 Mg2﹣ C. ②③ 的化学性质相似 D. ①④ 均达到相对稳定的结构 【考点】 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 【专题】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 A、依据同种元素质子数相同分析判断; B、依据离子中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不等以及离子符号的书写要求分析判断; C、依据元素的性质和最外层电子数关系密切分析解决; D、根据通常认为最外层有 8个电子(最外层是第一电子层时有 2个电子)的结构是一种稳定结构进行解答. 【解答】 解: A、同种元素质子数一定相同, ①③ 的质子数都是 17,所以两者属于同种元素,故 A错误; B、由于离子中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不等,而 ④ 中质子数比电子数多 2是镁离子,其符号应该是 Mg2+,故 B错误; C、因为元素的性质和最外层电子数关系密切,所以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则化学性质相似, ②③的最外层电子数分别是 7,故性质不会相似,故 C错误; D、根据通常认为最外层 有 8个电子(最外层是第一电子层时有 2个电子)的结构是一种稳定结构,而 ①④ 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 8,是一种稳定结构,故 D正确. 故选: D. 【点评】 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的区别和联系;掌握核外电子在化学变化中的作用和得失电子的规律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10.如图表示的是纯净物、单质、化合物、含氧化合物、氧化物之间的包含与不包含关系,若整个大圆圈代表纯净物,则在下列选项中,能正确指出 ① 、 ② 、 ③ 、 ④ 所属物质类别的是( ) A. ② 化合物、 ④ 氧化物 B. ① 单质、 ③ 氧化物 C. ① 单质、 ③ 化合物 D. ② 含氧化合物、 ④ 氧化物 【考点】 物质的简单分类. 【专题】 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 【分析】 如图表示的是纯净物、单质、化合物、含氧化合物、氧化物之间的包含与不包含关系,若整个大圆圈代表纯净物.而纯净物包括化合物和单质;化合物又分含氧化合物、氧化物、酸、碱、盐等;而含氧化合物包括氧化物,则: ① 为单质, ② 为化合物, ③ 含氧化合物,④ 氧化物.故可知哪个选项正确. 【解答】 解:如图表示的是纯净物、单质、化合物、含氧化合物、氧化物之间的包含与不包含关系,若整个大圆圈代表纯净物,则: ① 为单质, ② 为化合物, ③ 含氧化合物, ④ 氧化物 . 故选: A. 【点评】 掌握物质的简单分类:物质分混合物和纯净物;纯净物分化合物和单质;化合物又分含氧化合物、氧化物、酸、碱、盐等;明确分类是一种化学中常用的学习方法,要抓住分类的依据来认识分类结果,依据不同,得出的结论不同. 11.下列操作或现象与分子对应的特性不一致的选项是( ) 选项 操作或现象 分子的特性 A 给篮球充气 分子间有间隙 B 物质热胀冷缩 分子大小随温度改变而改变 C 在花园中可闻到花的香味 分子是运动的 D 加热氧化汞可得到金属汞和氧气 分子 在化学变化中是可以再分的 A. A B. B C. C D. D 【考点】 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 【专题】 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分析】 根据分子的性质可以知道:分子很小,分子在不断运动,分子间有间隔;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可以据此来完成该题的判断并作出解答. 【解答】 解: A、可以将气体充入篮球中是由于分子间有间隙,压强增大,分子间间隔变小,故选项 A不符合题意; B、物质热胀冷缩的原因是物质的分子间隔随温度变化而改变,而分子大小不会随温度而改变,故选项 B符合题意; C、在花园中可闻到花的香味,原因是分子在不断运动,具有香味的分子运动到空气中,进入人们的鼻孔,故 C选项不符合题意; D、加热氧化汞可得到金属汞和氧气,原因是在加热的条件下,氧化汞分子分裂成了汞原子和氧原子,氧原子重新组合形成氧分子,大量的氧分子聚集成氧气,大量的汞原子聚集成汞.说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是可以再分的,故 D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点评】 能利用分子的性质和特征解释生活中宏观的现象,使化学紧密联系生活,能让学生确实感到化学就在我们身边. 12.用 “ ” 和 “ ” 代表两种不同的单质分子,它们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B.该反应有 2种生成物 C.每个生成物分子由 3个原子构成 D.参加反应的 “ ” 和 “ ” 分子的个数比是 2: 1 【考点】 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反应类型的判定. 【专题】 化学反应模拟图型;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分析】 比较反应前后分子的构成关系可以得出:该反应的模拟模型图中, 6个分子全部参加反应,而 3个分子中只有 2个 分子参加反应;反应生成的 4个分子构成相同,属于同一种物质的分子,可判断图示的反应只生成一种物质. 【解答】 解: A、反应生成的四个分子构成相同,为同种物质的分子,即反应生成一种物质;反应物为两种单质;该反应为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化合反应;故 A正确; B、反应生成的四个分子构成相同,为同种物质的分子,而反应后的分子为未参加反应的分子、不是反应所生成的分子;因此反应的生成物只有一种;故 B错误.; C、由反应的模拟模型图可得知,反应的生成物的分子由四个原子构成;故 C不正确; D、对比反应前后的分子,其中反应前的 3个分子有 1个未参加反应,因此,参加反应该分子有 2个;图中的 6个分子全部参加反应;所以,参加反应的 “” 和 “” 分子个数比为 6:2=3: 1;故 D不正确. 故选 A 【点评】 根据分子构成判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种类,构成相同的分子为同种物质的分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为化合反应. 13.明胶常应用于制药和食品工业,其所含的一种蛋白质在人体内水解,可得产物之一是苯丙氨酸( C9H11O2N).下列关于苯丙氨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属于氧化物 B.由 C、 H、 O、 N四种元素组成 C.由 23个原子构 成 D.各元素的质量比为 9: 11: 2: 1 【考点】 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元素质量比的计算. 【专题】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 A、氧化物是只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B、根据苯丙氨酸化学式的含义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苯丙氨酸的微观构成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 =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 A、苯丙氨酸是由 C、 H、 O、 N四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B、苯丙氨酸是由 C、 H、 O、 N四种元 素组成的,故选项说法正确. C、苯丙氨酸是由苯丙氨酸分子构成的, 1个苯丙氨酸分子是由 23个原子构成的,故选项说法错误. D、苯丙氨酸中碳、氢、氧、氮四种元素质量比为( 129 ):( 111 ):( 162 ): 14≠9 :11: 2: 1,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 B.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4.在空气中放置较长时间的锌片,表面会形成一层薄膜,其中含有 Zn2( OH) 2CO3.若该物质通过化合反应生成.反应物除了 Zn外,还有 ①N 2 ②O 2 ③CO 2 ④H 2O中的( ) A.一种 B.两种 C.三种 D.四种 【考点】 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 【专题】 金属与金属材料. 【分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