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泰州市泰兴市黄桥东区20xx-20xx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内容摘要:

城对蒋介石实行 “ 兵谏 ” , 逼蒋 “ 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 ; C.七七事变反映的是 1937年的卢沟桥事变,日本开始全面侵华,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 D.平型关大捷发生在 1937年 9月,是抗战以来第一次大捷. 故选 C. 7.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 七七事变 ② 淮海战役 ③ 南京大屠杀 ④ 九一八事变. A. ①②③④ B. ④③②① C. ④①③② D. ③②①④ 【考点】 七七事变和日本全面侵华;九一八事变和中国局部抗战;南京大屠杀;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 【分析】 本题考查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的知识点 . 【解答】 本题考查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的重大战役的时间, ① 七七事变发生于 1937 年 7月; ② 淮海战役发生于 1948年 11月; ③ 南京大屠杀发生于 1937年 12月; ④ 九一八事变发生于 1931年 9月.所以先后顺序排列是 ④①③② . 故选 C. 8.人民解放战争进入第二年,中共中央根据地敌我力量的变化,决定转入战略进攻.揭开战略进攻序幕的是( ) A.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B.辽沈战役 C.淮海战役 D.平津战役 【考点】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分析】 本题考查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相关知识. 【解答】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 1947 年 6 月,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开始了千里跃进大别山,威胁着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和武汉,揭开了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序幕,人民解放军开始由防御转入反攻. 故选 A. 9.北伐战争直接打击的目标是( ) ① 张作霖 ② 吴佩孚 ③ 李鸿章 ④ 孙传芳.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考点】 国民革命和北伐战争. 【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北伐战争的知识点. 【解答】 1926 年国民政府进行了北伐战争,北伐的主要对象是吴佩孚、孙传芳和张作霖. ①②④ 符合题意. 故选 B. 10.如图反映的是 “ 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 、 “ 军旗升起的地方 ” 这一历史事件.根据这些信息,判断这是( ) A.南昌起义 B.秋收起义 C.井冈山会师 D.吴起镇会师 【考点】 八一南昌起义. 【分析】 本题考查的南昌起义. “ 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 、 “ 军旗升起的地方 ” 是切入点. 【解答】 1927 年 8 月 1 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等率领两万多人在南昌举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因 此南昌被称为 “ 军旗升起的地方 ” . 故选 A. 11.每当学举行升旗仪式时,总会奏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国歌的词、曲作者分别是( ) A.陈独秀、李大钊 B.田汉、聂耳 C.聂耳、冼星海 D.蔡元培、徐悲鸿 【考点】 讴歌光明、鞭挞黑暗的文学、艺术家. 【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义勇军进行曲》的认识. 【解答】 根据所学可知,《义勇军进行曲》由聂耳作曲,田汉作词,极大地激发了中华民族的抗战斗志. 故选 B. 12.如图是华君武先生在抗日战争后作的一副漫画,名为《磨好刀再杀》.这幅画揭穿了( ) A.国民党假和谈真内战的阴谋 B.法西斯集团吞并中国的企图 C.蒋介石对日本的姑息纵容 D.日本右翼势力抬头的危险 【考点】 重庆谈判与《双十协定》. 【分析】 本题考查了蒋介石邀请毛泽东赴重庆商谈国内和平问题的真实目的. 【解答】 根据题干漫画中 “ 和平方案 ” ,抗日战争后的时间和《磨好刀再杀》的漫画名称.可知这幅漫画反映的抗日战争胜利后,为了进一步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和欺骗人民,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赴重庆商谈国内和平问题. 故选 A. 13. “ 中国共产党人 „ 从来就是孙中山先生革命事业的坚定支持者、合作者、继承者. ” 下列史实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 ① 南昌起义 ② 黄埔军校 ③ 北伐战争胜利进军 ④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考点】 史实辨析题;黄埔军校的建立;国民革命和北伐战争. 【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相关知识的内容. 【解答】 ① 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中国革命的开始,不符合题意; ② 黄埔军校是国共合作后建立的一所革命学校,符合题意; ③ 北伐战争是国共合作后进行的一场反帝反封建的军事行动,符合题意; ④ 南京国民政府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后,国民党右派建立的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反动政府.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14.历史照片是见证历史、保存历史信息的载体.与如图相关的历史信息是( ) A.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B.解放军转战陕北 C.国民党政权垮台 D.百团大战 【考点】 渡江战役与解放南京. 【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渡江战役和解放南京,识记解放南京的意义. 【解答】 本题是识图题. 1949 年 4 月,人民解放军突破国民党的长江防线,解放南京,这标志 着统治中国 22年的国民党政权彻底垮台. 故选 C. 15.《孙子兵法 •谋略篇》中曰: “ 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 下列哪座城市的和平解放体现了上述策略( ) A.南京 B.北平 C.沈阳 D.天津 【考点】 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 【分析】 本题考查解放战争的三大战役,重大掌握平津战役. 【解答】 依据题干 “ 和平解放 ” 判断是北平,在平津战役中,北平在傅作义的领导下接受了和平改编,北平这座城市没有遭到战争破坏.南京在渡江战役中解放,沈阳在辽沈战役中解放的,天津在平津战役中解放的. 故选 B. 16.阅读 淮海战役人民支援前线统计表,据此说明解放战争胜利的重要原因是( ) 民工 543万人 担架 30多万副 大小车 88万辆 牲畜 76万头 船只 8500只 筹粮 9亿多斤 A.解放军的英勇作战 B.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C.人民的积极支持 D.解放军武器先进 【考点】 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 【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三大战役,理解三大战役胜利的原因. 【解答】 本题为材料分析题,考查学生解读图表的能力和对解放战争胜利原因掌握.题目材料反映了淮海战役中人民群众的支持,这是解放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之一. 答案 C. 17.小明在百度搜索工具栏中输入: “ 关门打狗、锦州、林彪 ” 等词,他研究学习的战役应是( )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考点】 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 【分析】 本题考查了辽沈战役的相关史实. 【解答】 根据题干材料中给出的 “ 关门打狗、锦州、林彪 ” 等词可知小明研究学习的战役是辽沈战役. 1948 年 9 月,林彪、罗荣桓率起辽沈战役,东北人民解放军迅速攻占锦州,截 断了东北敌人向关内的退路,被形象的比喻为关门打狗. 故选 A. 18.为使课堂内容生动丰富,老师要求每学习完一 个单元后,都有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互相推荐影视作品.学习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