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泰州市20xx年中考物理二模试卷含解析内容摘要:
) A. A1示数变大, A2示数不变 B. A1示数变大, A2示数变大 C. A1示数不变, A2示数不变 D. A1示数不变, A2示数变小 【考点】 电路的动态分析. 【分析】 由电路图可知,当开关 S闭合、 S1断开时,电路为 R2的简单电路,两电流表均测通过 R2的电流;当开关 S、 S1均闭合时, R1与 R2并联,电流表 A1测干路电流,电流表 A2测 R2支路的电流,根据并联电路中各 支路独立工作、互不影响可知通过 R2电流的变化,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可知干路电流的变化. 【解答】 解:由电路图可知,当开关 S闭合、 S1断开时,电路为 R2的简单电路,两电流表均测通过 R2的电流; 当开关 S、 S1均闭合时, R1与 R2并联,电流表 A1测干路电流,电流表 A2测 R2支路的电流, 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独立工作、互不影响, 所以,通过 R2的电流不变,即电流表 A2示数不变不变,故 BD 错误; 因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所以,干路电流变大,即电流表 A1示数变大,故 A正确、 C错误. 故选 A. 11.如图,物体 A和弹簧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用手将 A弹出, A向左运动.当弹簧右端被A压至 B处时, A速度为零. A向左的运动是( ) A.先匀速后减速 B.先加速后减速 C.先加速后匀速 D.一直减速 【考点】 力与运动的关系. 【分析】 当物体受平衡力或不受力,运动状态不变; 若物体受合力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物体将做减速运动. 【解答】 解:水平面光滑,不受摩擦力,当 A向左运动未接触弹簧时,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当物体 A与弹簧接触后,受向右的弹力作用,速度将减小, A正确, BCD错误. 故选 A. 12.在探究 “ 通过导体中的电流与电阻之间关系 ” 的实验中,实验器材:电源( )、电流表(量程 0﹣ )、电压表(量程 0﹣ 3V)、三个定值电阻( R1=5Ω , R2=10Ω , R3=20Ω ),滑动变阻器 R标有 “30Ω 1A” 字样.如图所示,当在 a、 b两点间接入定值电阻 R1,闭合开关,移动滑片 P,使电压表示数为 ,读出电流表的示数.断开开关,将 R1换成 R2后,接下来应该进行的操作是( ) A.闭合开关,直接读数电流表的示数 B.闭合开关,将滑片 P向左移动,保持电压表示数 C.闭合开关,将滑片 P向右移动,保持电压表示数 D.将滑片移动至阻值最大的位置后再闭合开关 【考点】 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欧姆定律的应用. 【分析】 在 a、 b两点间接入定值电阻 R1,闭合开关,移动滑片 P,使电压表示数为 ,求出此时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大小;断开开关,将 R1换成 R2后,预判出定值电阻的电压,根据定值电阻两端电压的大小确定接下来应该进行的操作:若定值电阻的电压大于 而小于 3V,则滑片向右移动,使定值电阻的电压保持不变;若定值电阻的电压大于 3V,则应先将滑片移至滑动变阻器阻值最大的位置 后再闭合开关,确保电压表的安全,然后再向左移动滑片使定值电阻的电压保持不变. 【解答】 解:在探究 “ 通过导体中的电流与电阻之间关系 ” 的实验中,应改变定值电阻的大小,控制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大小不变,比较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在 a、 b两点间接入定值电阻 R1,闭合开关,移动滑片 P,使电压表示数为 ,则变阻器的电压 U 滑 =﹣ =2V,根据分压原理, = ,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 R滑 = R1= 5Ω=4Ω ; 当断开开关,将 R1换成 R2后,假设闭合开关,电路中的电流 I= = =,定值电阻 R2两端的电压 U2=IR2= 10Ω= > 3V,超过电压的量程. A、 B、 C、直接闭合开关,实际电压超过电压表的量程,均错误; D、先将滑片移至滑动变阻器阻值最大的位置后再闭合开关,根据分压原理,此时定值电阻分得的电压 U2= U= =< (滑片再向左移动,使定值电阻的电压为 ).正确. 故选 D. 二、填空题(每空 1分,共 28分) 13.端午节有 “ 赛龙舟 ” 和 “ 吃粽子 ” 的习俗.赛龙舟时,阵阵鼓声是鼓皮 振动 产生的;船桨是 费力 杠杆;煮粽子时,闻 到粽子的清香,这是 扩散 现象. 【考点】 声音的产生;杠杆的分类;扩散现象. 【分析】 ( 1)声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 ( 2)结合生活经验,先判断杠杆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关系,再判断它是属于哪种类型的杠杆. ( 3)扩散是指某种物质的分子通过不规则运动、扩散运动而进入到其它物质里的过程,温度越高,分子运动加剧,扩散现象越明显. 【解答】 解: 解: ① 鼓声是由于鼓皮振动产生的; ② 船桨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 ④ 我们能闻到煮粽子时发出的阵阵清香,这是扩散现象. 故答案为:振动;费力 ;扩散. 14.人们佩戴智能运动手环,用来测量记录人的运动情况.以佩戴者手腕为参照物,手环是 静止 (选填 “ 运动 ” 或 “ 静止 ” ) 的;它还可通过 电磁波 以无线方式向手机发送运动数据.该佩戴者在操场上进行慢跑锻炼,智能手表记录情况如图 b所示,则慢跑过程中的速度 m/s(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考点】 参照物及其选择;速度的计算;电磁波的传播. 【分析】 ( 1)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首先要选取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是怎样的,就看它与参照物的相对位置是否变化; ( 2)微波是指频率为 300MHz﹣ 300GHz的电磁波, WiFi在 ,属于微波. ( 3)根据图 b中佩戴者运动的时间和距离,利用速度公式进行计算. 【解答】 解: 以佩戴者手腕为参照物,智能运动手环相当于手腕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智能运动手环是静止的; 智能运动手环还是通过电磁波以无线的方式向手机发送运动数据; 由图 b可知,佩戴者运动的时间和距离 分别为 t=7min24s=444s, s==1450m,运动速度公式为 v= = ≈ . 故答案为:静止;电磁波; . 15.有一捆横截面积为 ,用天平测质量,当天平平衡时,所用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这捆铜丝的质量为 89 g,铜丝的长度 400 cm.( ρ 铜 = 103kg/m3) 【考点】 质量的测量与天平;密度公式的应用. 【分析】 天平读数时,要将砝码质量与游码示数相加;已知铜丝的密度,根据公式 V= 可求铜丝的体积;再利用公式 V=Sh求出铜丝的长度. 【解答】 解:读图可知,铜丝的质量: m=50g+20g+10g+5g+4g=89g, 由公式 ρ= 可得这捆铜丝的体积: V= = =10cm3; 铜丝的长度: L= = =400cm. 故答案为: 89; 400. 16.如图所示,一束激光沿 直线传播 射到空水槽底部 O点,形成一个光斑,向水槽中注入适量水后,水槽底部光斑移动到 O点的 左 (左 /右)侧.继续沿水槽壁缓慢注水,在此过程中,折射角 不变 (增大 /不变 /减小). 【考点】 光在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光的折射规律. 【分析】 ( 1)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 2)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称为光的折射. 【解答】 解:( 1)水槽内没有注水时,光沿直线传播,照射到 O点; ( 2)当向水槽内注入适量的水后,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发生折射,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因此光线移动到 O点左侧;继续沿水槽壁缓慢注水,折射光线逐渐向左偏折,但是入射角不变,折射角的大小也不变. 故答案为:直线传播;左;不变. 17.电影银幕和教室里的投影屏幕都是用粗糙白布制成的.表面粗糙,能使照射到它上面的光发生 漫反射 ,而白色表面可以反射 各种颜色的 光.所以,处于屏幕前不同位置的观众都可以看到色彩正常的画面. 【考点】 漫反射;物体的颜色. 【分析】 要解答本题需掌握: ① 表面粗糙的反射面,光线射到反射面上时,反射光线射向不同的方向. ② 白色物体能反射各种颜色的色光. 【解答】 解:电影银幕和教室里的投影屏幕都是用粗糙白布制成的.是为了让光线射到上面发生漫反射,让各个地方的人都能看到画面或者黑板上的字;荧幕做成白色,因为白色能反射各种颜色的光,故不同位置的观众都可以看到色彩正常的画面. 故答案为:漫反射,各种颜色 18.在 “ 探究物体动能大小与物体的速度、质量关系 ” 的实验中,让小车从斜面的不同高度由静止开始下滑,撞击水平木板上的木块.如图所示. ( 1)如图所示方案是为了探究动能大小与 速度 关系,若木块被撞后移动的距离越远,说明小车对木块的推力 做功 越多,小车撞击木块时的动能 越大 . ( 2)甲、乙两次实验木块移动过程中受到的摩擦力分别为 f 甲 、 f 乙 ,则 ③ (填序号). ①f 甲 > f 乙 ②f 甲 < f 乙 ③f 甲 =f 乙 ( 3)移走木块,可选用 粗糙程度不同的物体 铺在木板上,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考点】 探究 影响物体动能大小的因素. 【分析】 ( 1)同一小车保证了质量相同,从斜面的不同高度滑下,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不同,木块被撞后移动的距离越远,推力做功越多,就可以说明木块的动能越大,从而得出质量相同时,速度越大的物体动能越大; ( 2)摩擦力的大小取决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如果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没有改变则物体运动时的摩擦力就没有改变; ( 3)要探究的是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应控制小车在到达水平面时的初速度相同,只改变接触面的阻力大小,据此进行分析. 【解答】 解: ( 1)让小车从斜面的不同高度滑下,那么小车到 达水平面时的速度就不同,小车推动木块做功,运动距离越远,做功越多,动能越大.所以根据控制变量法可得结论是:当质量一定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速度有关; ( 2)甲、乙两次实验木块在相同的水平面上移动,所以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相等,即 f甲 =f 乙 ,故选 ③ ; ( 3)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时,只需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即可,即选择粗糙程度不同的物体铺在木板上. 故答案为:( 1)速度;做功;越大;( 2) ③ ;( 3)粗糙程度不同的物体. 19.( 1)用吸管 “ 吸 ” 瓶中饮料时,饮料是在 大气压 的 作用下被 “ 吸 ” 入口中的;如图甲所示,在瓶的 a、 b两处各扎一个小孔,并将孔封住.在瓶中注满水,打开 a、 b两孔后观察到图。江苏省泰州市20xx年中考物理二模试卷含解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