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泰州市20xx-20xx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10月月考试卷含解析苏科版内容摘要:

位、居民的干扰,常在高速公路两侧立有一定高度的隔声板,这种减弱噪声的措施属于(  )A.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B.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C.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考点】防治噪声的途径.【分析】减弱噪声主要从三种途径入手,一是在声源处减弱,二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三是在接收处减弱.【解答】解:在高架路两侧立有一定高度的隔声板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减小噪声对居民的影响;故选B. 13.酒精灯是实验室常用的加热器材,万一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这时应该(  )A.用嘴吹灭 B.用水浇灭 C.用湿抹布扑盖 D.赶快走开【考点】物理常识.【分析】根据灭火的三大原理:清除可燃物、隔绝氧气或空气、降低可燃物的温度到着火点以下,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具体环境条件回答.【解答】解:灭火有三大原理:①清除可燃物,②隔绝氧气或空气,③降低可燃物的温度到着火点以下.酒精灯中酒精洒出在桌上燃烧起来,火势不大,易于控制,对于液体酒精无法清除可燃物,又难以采取有效的降温措施,所以运用隔绝氧气的原理,用湿抹布盖灭,最为合理.故选C. 14.2011年3月11日发生在riben的强烈地震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地震时会产生一种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下列说法中你认为错误的是(  )A.这种声波是次声波B.这种声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C.这种声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D.受灾人员通过呼喊和敲击方式求救主要是利用声音可以传递信息【考点】超声波与次声波;声音的产生;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声与信息.【分析】(1)低于20Hz的声音属于超声波;(2)声音不能再真空中传播;(3)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4)声音可以传递信息.【解答】解:A、低于20Hz的声音属于超声波,故A正确;B、次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不能再真空中传播,故B正确;C、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故C错误;D、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受灾人员通过呼喊和敲击方式求救,故D正确.故选:C. 15.下列关于生活环境中的一些常见温度的说法中,你认为最符合实际的是(  )A.人的正常体温是100℃B.火柴的火焰温度是37℃C.人感觉到温暖而又舒适的房间温度是23℃D.我国历史上的最低气温是0℃【考点】温度.【分析】根据我们对于生活中常见物体温度的了解来作答.【解答】解:A、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7℃,这是一项生理常识,故A错;B、火柴的温度高于400℃,故B错;C、温暖、舒适的房间温度大约是23℃左右,这与我们的生活经验相符,故C正确.D、我国北方最低气温达到零下40℃以下,故D错.故选C. 16.℃的体温计,直接用来测量自己的体温,若他体温正常,则测出的温度为(  )A.℃ B.℃C.42℃ D.以上三种温度都有可能【考点】体温计的使用及其读数.【分析】体温计使用前要先甩几下,如果不甩会出现以下现象.(1)当被测的温度低于或等于体温度计的示数时,则体温计显示的仍然是以前的温度,体温度计的示数会不变.(2)如果被测温度高于体温计的温度,则示数会再上升.【解答】解:体温计里有个特殊的设计,就是玻璃泡和直玻璃管之间有具很细的细管.当体温计离开人体后,水银不能退回玻璃管内,所以它表示的仍然是以前那人的体温.所以每次使用前,都要把体温计甩几下,使水银柱被甩下去.现在他体温度正常,故体温计的示数不变.故选B. 17.伦敦奥运会期间英国军方将配备一种远程声波安保设备,该设备工作时可以产生高达150分贝的声音,尖锐的声响会让人耳感到刺痛,既可用作高音喇叭,也可用作非致命性武器驱散人群.关于该设备,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该设备产生的是超声波B.该设备产生的是次声波C.“150分贝”是指所产生声音的响度D.“150分贝”是指所产生声音的音调【考点】超声波与次声波;音调;响度.【分析】解答此题要知道:(1)声音的强弱用分贝来表示,分贝是用来表示声音等级的单位,而不是用来计量音调的高低的.0dB是人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30﹣﹣40dB是理想的安静环境.(2)超声波是指高于20000Hz的声音,次声波是指低于20Hz的声音,人耳无法听到超声和次声.【解答】解: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可以用分贝来计量,分贝是用来表示声音等级的单位,而不是用来计量音调的高低的;超声波是指高于20000Hz的声音,次声波是指低于20Hz的声音,人耳无法听到超声和次声.故选C. 18.某同学在两片相同的玻璃片上分别滴一滴水和酒精,他将滴水玻璃片放在阳光下照射,滴酒精玻璃片放在树荫下,结果发现水迹先干.对于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实验现象可得出“水比酒精更易蒸发”的结论B.由实验现象可得出“温度越高蒸发越快”的结论C.此实验只能研究蒸发快慢与温度的关系D.若把两玻璃片都放在阳光下,则可研究蒸发快慢与液体种类的关系【考点】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分析】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三个,一是液体的温度,二是蒸发的面积,三是空气的流动.观察图中的情形,对照相关量,找出变与不变的量就可以判断了.【解答】解:A、由题意知,水玻璃片放在阳光下照射,滴酒精玻璃片放在树荫下,没有有控制好变量,不能由实验现象得出“水比酒精更易蒸发”的结论;B、因为不是同一种液体,一个是水,一个是酒精,因此不能由实验现象得出“温度越高蒸发越快”的结论;C、因为不是同一种液体,所以不能研究蒸发快慢与温度的关系;D、若把两玻璃片都放在阳光下,则可研究蒸发快慢与液体种类的关系.故选D.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2分)19.声音是由物体 振动 产生的;声音在15℃的空气中传播速度是 340 m/s;摩托车的消音器是在 声源处 减弱噪声的.【考点】声音的产生;声速;防治噪声的途径.【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对课本中关于声音的产生、声速、以及减弱噪声等基础知识的识忆,题目难度不大,掌握了基础知识就可以得到答案.【解答】解:由课本中关于声音的产生就可以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通过课本中关于声速在不同介质中速度的介绍就可以知道声音在15℃的空气中传播速度是 340m/s;减弱噪声的方法有三种: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摩托车的消音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故答案为:振动;340;声源处. 20.翅膀在1min内振动了300次,则它振动的频率是 5 Hz,人类 不能 (选填:“能”或“不能”)听到它翅膀振动的声音.潜水艇上的声呐装置是靠 超声波 (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进行水下导航和观测的.【考点】频率及音调的关系;超声波与次声波.【分析】(1)频率是物体1s振动的次数,根据翅膀1min内振动了300次,可以求出频率.(2)人类能听到的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3)受蝙蝠利用超声导航的启示,人们制成了超声雷达,又叫声呐,用它来探测海底深度、海中暗礁等.【解答】解:(1)翅膀在1min内振动了300次,1min=60s,f==5Hz,(2)人类能听到的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5Hz低于人类能听到的频率范围,所以不能听到.(3)用声呐发出超声波,然后用仪器接收障碍物反射回来的声波信号,潜水艇上的声呐装置是靠超声波进行水下导航和观测的.故答案为:5;不能;超声波. 21.科学工作者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3s,收到回波信号,海洋中该处的深度为 2250 m,这种方法 不能 (选填“能”或“不能”)用来测量月亮到地球的距离,原因是 真空不能传声 .(声音在海水中传播的速度是1531m/s)【考点】回声测距离的应用.【分析】(1)知道超声波从海面到海底再返回海面的时间,可以求出超声波从海面到海底用的时间,又知道声速,利用速度公式求海水的深度.(2)超声波属于声波,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而月球表面是没有空气的.【解答】解:(1)超声波从海面到海底用的时间:t=3s=,∵v=,∴该处海水的深度:s=vt=1500m/s=2250m;(2)月亮周围没有空气,而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超声波不能到达月亮,更不能利用声波的反射测出月亮到地球的距离.故答案为:2250;不能;真空不能传声. 22.液体 有 (填“有”或“没有”)固定的体积; 没有 (填“有”或“没有”)固定的形状.【考点】物态的微观模型及特点.【分析】此题要从物质的三种状态和物体的固液气三态的不同特点入手来考虑.【解答】解:物质通常有三态变化即:固态、液态和气态,固态物质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液态物质有固定的体积,但没有固定的形状;气态物质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故答案为:有;没有. 23.做“水的沸腾“实验时,为防止沸水溅出伤人,通常在容器上加盖,这样会使水的沸点 升高 .若实验时不小心被①沸水烫伤;②水蒸气烫伤, ② (填“①“或“②“)情况更严重,其道理是 水蒸气液化放热 .【考点】探究水的沸腾实验.【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