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20xx届九年级化学第一次模拟试题内容摘要:

水有关的最佳装置是 ▲ (填 “ C” 、 “ D” 或 “ E” ,下同),能够说明铁丝生锈的快慢与氧气浓度有关的装置是 ▲。 ② 步骤二:关闭 K1,打开 K2和 K3,将装置 C、 D中分液漏斗内的稀盐酸同时全部注 入广口瓶中, C瓶中现象是 ▲ ; D瓶中溶液变成黄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由此也可以判断铁丝生锈情况。 17.( 7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并用其测定某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 实验一: 37%的浓盐酸(密度为 )、氢氧化钠溶液、蒸馏水、量筒、细口瓶等。 实验步骤: ( 1)计算: 配制 74g质量分数为 10%的稀盐酸, 需要 37%的浓盐酸的体积为 ▲ mL (精确到 ,下同);需要蒸馏水的体积为 ▲ mL(水的密度为 )。 ( 2) 量取:用量筒分别量取相应的浓盐酸和蒸馏水。 ( 3) ▲。 ( 4) 装瓶并贴上标签。 实验二: 用上述配制的稀盐酸加入到 20g某氢氧化钠溶液中, 溶液 pH的变化情况如右图所示。 试计算该氢氧化钠溶液中溶 质的质量分数。 ▲ (在答题卡上写出计算过程) 三、(本题包括 2小题,共 17分) 18.( 7分)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的日常生活与工农业生产都离不开水。 ( 1) 图 1为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图。 接通电源后观察两电极都 有气泡产生,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通电一段时间后, 玻璃管 a收集到的气体是 ▲。 ( 2) 已知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决定于气体的分子数之比。 该实验 中能说明水的化学式为 “ H2O” 的实验现象是 ▲。 ( 3)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采用 ▲ 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 4)海水淡化可采用膜分离技术。 如图 2所示,对淡化膜右侧的海水加压,水分子可透过淡化膜进入左侧淡水池,而海水中各种离子不能 通过淡化膜,从而 得到淡 水。 对加压后右侧海水成分的变化分析正确的 ▲。 A.溶质质量增加 图 1 图 2 B.溶剂质量减少 C.溶液质量不变 D.溶质质量分数减少 ( 5)甲、乙两个城市全年雨水的月平均 pH 变化如图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城市受酸雨的影响较严重 B. pH小于 7的降雨称为酸雨 C.煤的大量燃烧是造成酸雨的主要原因之一 D.大力推广使用脱硫煤可以减少酸雨的形成 19.( 10分)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 ( 1)在 C60、金刚石、硫酸铜三种物质中,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是 ▲。 ( 2)通过分析组成和结构,可以预测物质的某些性质。 根据右图硫酸氢钠溶液的微观图示, 分析推测 NaHSO4的性质,其中合理的是 ▲。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