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20xx年中考化学一模试卷含解析内容摘要:
包 ” 是一系列苯的衍生物配以相应的文字形成的,如图所示的六氯苯,其化学式为 C6Cl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六氯苯属于有机化合物 B.六氯苯是由碳和氯气组成的 C.六氯苯是由 6个碳原子和 6个氯原子构成的 D.六氯苯中碳元素与氯元素的质量比为 6: 17 【考点】 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元素质量比的计算. 【分析】 A.根据有机化合物的概念来分析 ; B.根据物质的组成来分析; C.根据物质的结构来分析; D.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比来分析. 【解答】 解: A.由六氯苯的化学式可知,它是一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化合物,故正确; B.由六氯苯的化学式可知,它是由氯元素和碳元素组成的,其中不含碳和氯气,故错误; C.六氯苯是由分子构成的而不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错误; D.六氯苯中碳元素与氯元素的质量比为( 126 ):( 6 ) =24: 71,故错误. 故选 A. 10.在一密闭容器内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 后各物质质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B.乙一定为该反应的催化剂 C.该反应中,甲、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 9: 8 D.甲和丁一定属于单质 【考点】 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反应类型的判定. 【分析】 反应后甲质量增加 18g,是生成物; 反应后丙质量减小 34g,是反应物; 反应后丁质量增加 16g,是生成物; 乙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既不是催化剂,也不是反应物和生成物. 【解答】 解: A、反应物是一种,生成物是两种,属于分解反应,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 B、乙不一定是反应的催化剂,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该反应中,甲、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 18g: 16g=9: 8,该选项说法正确; D、甲和丁不一定是单质,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 C. 11.下列实验一定不能达到目的是( ) A. 探究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 B. 探究分子在不断运动 C.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D. 探究铁生锈需要水 【考点】 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空气组成的测定;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燃烧与燃烧的条件. 【分析】 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与氧气接触,温 度达到着火点; 微观粒子是不断运动的; 白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 铁和水、氧气同时接触时容易生锈. 【解答】 解: A、实验过程中,烧杯外面的蜡烛正常燃烧,而烧杯中的蜡烛熄灭,说明蜡烛燃烧需要氧气; B、实验过程中,酚酞试液变红色,说明浓氨水中的氨气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当运动到酚酞试液中时析出氨水,使酚酞试液变红色; C、白磷燃烧消耗装置中的氧气,通过刻度变化可以判断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D、两个试管中的铁钉都与水接触,因此不能探究铁生锈需要水. 故选: D. 12.下列每组中的固体物质,只用水做试剂,不 能将其鉴别出来的是( ) A.氢氧化钠、氯化钠 B.氧化铜、铁粉 C.高锰酸钾、碘 D.氧化钙、氢氧化钙 【考点】 酸、碱、盐的鉴别. 【分析】 用水作为试剂鉴别,根据物质的溶解性、溶于水的温度变化、溶于水后溶液呈现不同的颜色,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 解: A、氢氧化钠、氯化钠均易溶于水,氯化钠溶于水温度变化不大,而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会使溶液的温度升高,用水可以鉴别,故选项错误. B、氧化铜、铁粉均难溶于水,用水不能鉴别,故选项正确. C、碘难溶于水,高锰酸钾溶于水,分别加入水中,不溶解的是碘,易溶于水的 是高锰酸钾,用水可以鉴别,故选项错误. D、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放出大量的热,氢氧化钙溶于水温度变化不大,用水可以鉴别,故选项错误. 故选: B. 13.下列各组离子在水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Na+、 Fe3+、 OH﹣ 、 Cl﹣ B. H+、 Na+、 HCO3﹣ 、 Cl﹣ C. Na+、 K+、 NO3﹣ 、 Cl﹣ D. H+、 K+、 OH﹣ 、 Cl﹣ 【考点】 离子或物质的共存问题. 【分析】 根据复分解反应的条件,离子间若能互相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则离子不能共存,据此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 解: A、 Fe3+、 OH﹣ 两种离子能结合成氢氧化铁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错误; B、 H+、 HCO3﹣ 两种离子能结合成水和二氧化碳,不能大量共存,故错误; C、三种离子间不能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能大量共存,故正确; D、 H+、 OH﹣ 两种离子能结合成水,不能大量共存,故错误; 故选: C. 14.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用方法正确的是( ) A. CaCl2溶液( HCl)﹣﹣加入过量的生石灰,过滤 B. CuO( Cu)﹣﹣在空气中充分灼烧 C. KCl( MnO2)﹣﹣加入足量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D. CO气体( CO2)﹣﹣依次通入浓硫酸和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考点】 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金属的化学性质;酸的化学性质. 【分析】 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 ① 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 ② 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解答】 解: A、 HCl能与过量的生石灰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过量的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氢氧化钙,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 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B、 Cu在空气中充分灼烧生成氧化铜,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C、 KCl易溶于水, MnO2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D、 CO2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 CO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但应先通过氢氧化钠溶液,再通过浓硫酸,否则又会引入水蒸气,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故选: B. 15.甲、乙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 确的是( ) A. t2℃ 时,甲的溶解度与乙的溶解度相等 B. t3℃ 时,甲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乙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C.浓的甲溶液中含有少量乙,可以采用加热浓缩后降温结晶的方法得到较纯净的甲晶体 D. t1℃ 时, 20g甲物质加入到 80g水中,可以得到 100g甲溶液 【考点】 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 【分析】 根据题目信息和溶解度曲线可知: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而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变化比乙大; t2℃ 时, 甲的溶解度与乙的溶解度相等正确,因为在该温度下,甲和乙有交点; t3℃ 时,甲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乙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正确,因为在该温度下,甲的溶解度比乙大;浓的甲溶液中含有少量乙,可以采用加热浓缩后降温结晶的方法得到较纯净的甲晶体正确,因为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变化比乙大; t1℃ 时,甲的溶解度是 20g, 20g甲物质加入到 80g水中,可以得到 100g甲溶液错误,应该是 96g甲的饱和溶液. 【解答】 解: A、 t2℃ 时,甲的溶解度与乙的溶解度相等正确,因为在该温度下,甲和乙有交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 误; B、 t3℃ 时,甲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乙饱和溶液的溶质质。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20xx年中考化学一模试卷含解析
相关推荐
9. 函数 )2ln()( 2 xxxf 的单调递增区间是 _____ ,2 ____. 10.设椭圆 C : 221xyab( 0ab )的 左、右焦点分别为 12,FF, P 是 C 上 的点,2 1 2PF FF , 12 30PFF , 则 椭圆 C 的 离心率为 __ 33 _____. 11.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设点 P 为圆 C :
x- ln x在区间 (1,+ ∞) 单调递增,则 k的取值范围是 [1,+ ∞) 14. 过椭圆 :C 22 1( 0 )xy abab 的左顶点 A的斜率为 k 的直线交椭圆 C 于另一点 B ,且点 B 在 x 轴上的射影为右焦点 F ,若 1132k ,则椭圆的离心率 e 的取值范围是 . 12( , )23 二、解答题: 15. 设命题 p :函数 1kxy 在 R
条 . 8. 已知函数 xey 在点 P处的切线经过原点,则此切线的方程为 . 9. 函数 ,cos2 sin)( xxxf 则 )0(39。 f 的值为 1 . 10. 已知 x, y满足约束条件x- y≥0 ,x+ y≤2 ,y≥0 ,若 z= ax+ y的最 大值为 4,则 a= ___2___ 11. 双曲线 x2a2-y2b2= 1的左焦点为 F1,顶点为 A A2,
,两股战战 ,几欲先走。 忽然抚尺一下 ,群响毕绝。 撤屏视之 ,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 而已。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的词。 ( 4分) ①京中有 善 . 口技者 ② 满 坐 . 寂然 ③ 中 间 . 力拉崩倒之 ④ 两股战战 ,几欲先 走 . 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是( )( 3分) A. 少顷 ,但 . 闻屏障中抚尺一下 (但:只。 ) B. 其 . 夫呓语 (其:她的。 ) C. 既而
不充分也不必要) 3. 以抛物线 2 4yx 的焦点为圆心,且过坐标原点的圆的方程为 2 211xy ; 4. 若直线 1 : 2 1 0l x my 与直线 2: 3 1l y x平行,则直线 1l 与 2l 之间的距离为 . 5. 设变量 yx, 满足约束条件222xyxxy ,则yxz 3 的最小值是 -8 . 6.已知抛物线 2
巨著《中国服饰史》,叉一次为世人刮目相看。 ⑤可是真正做到让人并不容易。 首先,你要摆正自己的位置。 上至王侯将相,下至贩夫走卒,都要认识到自己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 否则,总把自己当成世界的中心,遇到别人冒犯,当然不容易大度起来。 此外,想要做到让人,最好还要有点幽默细胞。 生活中遇到不顺,谁心里都不会舒服。 这时候不妨自我解嘲一下,心 情有时就好多了。 ⑥让人,乃众妙之门。 生活中多一些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