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东台市第二教育联盟20xx-20xx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内容摘要:

B. 戊戌变法加快了中 国 近代化的进程 C. 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D. 新文化运动开启了思想解放的闸门 2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是 2 1924年至 1926年,盐城的一些爱国青年来到广州,他们可能会经历 ,准备攻打段祺瑞 2 下列宣传标语最能体现北伐战争这一时代“最强音”的是 A. 民主,科学 C. 三民主义 D. 变法维新 2“吴孙张三系军阀,汀贺桥两役决胜”。 国共第一次合作进行北伐时,率领第四军独立团奋勇冲锋,连克汀泗桥、贺胜桥,为攻克武昌城立下汗马功劳的北伐将领是 2张华同学在假期里观看了以下五部影视剧,按照所反映事件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虎门销烟》 ②《鸦片战争》 ③《末代皇帝》 ④《火 烧圆明园》 ⑤《甲午风云》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②⑤④ C.①②④⑤③ D.③④⑤①② 二、材料分析和问答题(本项 3小题, 26 题 9分, 27题 10分, 28题 6分,共 25分) 2近代列强的侵华战争给中华民族带来了苦难,也改变着中国的社会。 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9分 ) 材料一: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 —— 《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在这场战争中,中国被一个刚刚兴起的岛国打败,彻底暴露了中国外强中干的腐朽本质,各列强胆子也就壮起来了,准备对中国进行一次更大的瓜分。 —— 摘编自顾明义的《中国近代外交史略》 材料三:这朝廷,原是个,名存实亡。 替洋人,做一个,守土官长,压制我,众汉人,拱手降洋。 —— 陈天华《猛回头》 请回答: (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中的“这场战争”指什么。 “界碑”的含义是什么。 ( 2分) ( 2)材料二中,中国被一个岛国打败指的是哪次战争。 该战争后签订的条约中,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危害最大的是哪一条款。 ( 2分) ( 3)材料三中所描写的现象和哪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有关。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条约中的哪一条款充分说明清政府已完全变成“洋人的守土官长”。 ( 2分) ( 4)面对列强的侵略,中国人民奋起反抗。 请写出一个 19世纪末反抗外来侵略的事例。 ( 1分) ( 5)清政府在近代屡战屡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近代中国的百年屈辱史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 2分) 2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 10 分) 材料一 : 1875年,李鸿章对日本驻华公使说:‚对于近来贵国所举,很为赞赏。 独有对贵国改变旧有服装,模仿欧风一事感到不解,我国决不会进行这样的改革,只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