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版20xx-20xx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内容摘要:

长素浓度小于 b点浓度时,随生长素浓度的增加 α 逐渐减小 C.只有生长素浓度高于 c点浓度时,生长素才会抑制胚芽鞘的生长 D.由图乙可知生长素对于胚芽鞘的生长作用具有两重性 26.下列关于 “ 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 ” 实验的相关操作,正确的是 ( ) A.培养酵母菌时,必须去除培养液中的溶解氧 B.可采用样方法对一支试管中的培养液中的酵母菌进行计数 C.为了方便酵母菌计数,当酵母菌数量过多时可先将培养液稀释后再计数 D.使用血细胞计数板时,先滴加培养液,然后放置盖玻片 27.森林里,从树冠到地面可划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地被层,同时林下透光度不同的地 点,植物种类也有所区别,这表明群落有一定的 ( ) A.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B.垂直结构 C.对群落产生重大影响的优势种 D.物种组成及比例 28.如图为某种群数量增长的 “J” 型曲线和 “S” 型曲线。 若不考虑迁入和迁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改善空间和资源条件有望使 K值提高 B. bc段种群增长率逐渐下降,出生率小于死亡率 C. c点时种群增长率为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 D.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增长可用图中 “ 曲线 X” 表示,没有 K值 29. 南方某地的常绿阔叶林 曾因过度砍伐而遭到破坏。 停止砍伐一段时间后,该地常绿阔叶林逐步得以恢复。 下表为恢复过程中依次更替的群落类型及其植物组成。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演替阶段 群落类型 植物种类数 /种 草本植物 灌木 乔木 1 草丛 34 0 0 2 针叶林 52 12 1 3 针、阔叶混交林 67 24 17 4 常绿阔叶林 106 31 16 A.该地常绿阔叶林恢复过程中,群落演替的类型为次生演替 B.与针叶林相比,草丛阶段的动物分层现象较为简单,丰富度低 C.该地能恢复到第四阶段说明人类活动未影响自然 演替的速度和方向 D.常绿阔叶林得以恢复的原因与土壤条件、植物的种子等的保留有关 30.有关土壤动物研究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土壤动物群落不存在分层现象 B.土壤动物种间关系主要是互利共生 C.土壤盐碱度不同,土壤动物群落结构有差异 D.随机扫取表层土取样,可以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 31.卷叶螟和褐飞虱是稻田中两种主要害虫,拟水狼蛛是它们的天敌。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害虫与拟水狼蛛间的信息传递,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B.精耕稻田与弃耕稻田的生物群落,演替的方向与速度有差异 C.防治稻田害虫,可提高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D.用性外激素专一诱捕卷叶螟,短期内褐飞虱的种群密度会下降 32.下图是农业生态系统的一种结构模式,有关分析中正确的一项是 ( ) A.人是该生态系统的基石 B.人和畜禽所处的营养级肯定是不同的 C.分解者的有效利用,提高了该生态系统的能量利用率 D.物质的良性循环,确保了能量的循环利用,减少了废物的积累 33.很多同学都曾尝试设计制做生态瓶,但是有相当一部分同学的设计并不成功。 下面罗列了设计生态瓶遵循的原理,其中不合 理的是 ( ) A.瓶内各种生物之间应有营养上的联系 B.瓶内各种生物的数量搭配应合理 C.应定时向瓶内通气,保证生物的有氧呼吸 D.瓶内生态系统应获得充足的能量供应 34.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B. “ 野生生物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共同维系生态系统的稳态 ” 属于生物多样性的潜在价值 C. “ 科学家根据苍蝇平衡棒的导航原理,研制了新型的导航仪 ” 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D.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可概括为就地保护和易地保护 两大类 35.两个不同生态系统在同时受到同等强度的干扰( a)后,其结构和功能的曲线变化情况如图,由图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A.同等强度的干扰下,乙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比甲强 B.同等强度的干扰下,若乙生态系统干扰提前,则 B点左移 C.若甲生态系统的干扰强度增大,则 C点右移 D.乙生态系统 B点后一定有新的物种产生 36.在一般情况下,关于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主要途径的正确图解是( ) 37. 下图能用来准确表示哪一组概念之间的关系 ( ) A. 1表示生态系统信息种类, 24分别表示物理信息、化学信息、生物信息 B. 1表示生物膜系统, 24分别表示细胞膜、线粒体膜、叶绿体膜 C. 1表示生态系统的功能, 24分别表示物质循环、能量流动、自我调节能力 D. 1表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