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之二内容摘要:
《渔夫的故事》选自古代阿拉伯著名的民间故事集《天方夜谭》。 ( ) 八、综合实践。 ( 2 分) 本学期,我们围绕“大自然的启示” 开展了一次综合性学习。 在学习中,通过观察,我从动植物的身上得到了一些启示,比如: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 分:阅读积累与运用( 30 分) 一、阅读《生命 生命》,完成下面练习( 15 分) 夜晚,我在灯下写稿,一只飞蛾不停地在我头顶上飞来飞去,骚扰着我。 趁它停下的时候,我一伸手捉住了它。 只要我的手指稍一用力,它就不能动 弹 .( t225。 n d224。 n)了。 但它 挣 . ( zhēnɡ zh226。 nɡ )扎着,极力鼓动双翅,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那样强烈( )那样鲜明( )飞蛾那种求生的欲望令我震惊( )我忍不住放了它( ) „„ 有一次,我用医生的听诊器,静听自己的心跳,那一声声沉稳而有规律的跳动,给我极大的震撼,这就是 生命,单单属于我的。 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地糟蹋它。 一切全由自己决定,我必须对自己负责。 “骚扰”的“扰”字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 ____,再查音节 ______;按部首查字法应查部首 _______。 “扰”字在字典中有两种意思: A、扰乱 B、套语,因受人款待而表示客气。 文中 “骚扰”的“扰”应选 _____。 ( 4 分) 请用“√”选出文中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 2 分) 请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标点。 ( 2 分) 请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2 分) 浪费 —— ( ) 震撼 —— ( ) 本文作者是台湾作家 ______,请用横线从文中画出体现她对待生命的句子。 ( 2 分) 在你的学习或生活中,一定有让你敬佩的具有顽强生命力的人,如:__。新课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之二
相关推荐
把bǎ 下xi224。 面mian 的de 词c237。 语yǔ 分fēn 成ch227。 ng 三sān 类l226。 i 写xiě 下xi224。 来l225。 i。 ( 可kě 以yǐ 写xiě 序x249。 号h224。 o)( 9 分) ① 红h239。 ng 枣zǎo ② 火huǒ 车chē ③ 核h227。 桃tao ④ 豆d238。 u 角jiǎo ⑤ 花huā 生shēng ⑥
D. 比原来增加 1/2倍 9. 一定 质量的理想气体等容变化中,温度每升高 1℃,压强的增加量等于它在 17℃时压强的 A. 1/273 B. 1/256 C. 1/300 D. 1/290 10.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现要使它的压强经过状态变化后回到初始状态的压强,那么使用下列哪些过程可以实现 A. 先将气体等温膨胀,再将气体等容降温 B. 先将气体等温压缩,再将气体等容降温 C.
是由电容器作为传感器来测定压力变化的电路,当待测压力作用于可动膜片电极上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①若 F 向上压膜片电极,电路中有从 a 到 b 的电流 ②若 F 向上压膜片电极,电路中有从 b 到 a 的电流 ③若 F 向上压膜片电极,电路中不会出现电流 ④若电流表有示数,则说明压力 F 发生变化 ⑤若电流表有示数,则说明压力 F 不会发生变化 [来源 :学 ,科 ,网 Z,X,X,K]
100/373倍 D. 比原来增加 1/2倍 9.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等容变化中,温度每 升高 1℃,压强的增加量等于它在 17℃时压强的 图 — 6 图 — 7 图 — 8 A. 1/273 B. 1/256 C. 1/300 D. 1/290 10.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现要使它的压强经过状态变化后回到初始状态的压强,那么使用下列哪 些过程可以实现 A. 先将气体等温膨胀,再将气体等容降温
;弟 弟 又 小 , 还 不 够 当 兵 的 年。 自己。 她说服了家人, ,。 七、读课文片断,完成后面的练习。 ( 9 分) 一路上,沉香不知翻过了多少座高山,也不知跨过了多少道深涧。 饿了就采几只野果充饥,渴了就捧几口泉水喝喝。 脚上磨出了一个个血泡,身上划下了一道道血痕,他一点儿也不在乎。 这段话共有 句。 ( 1 分) 找出这段话中写沉香翻山越岭,走了很多路的句子,请用“ ”标出。 (
《乡下人家》,回答问题。 ( 13 分) 乡下人家,虽然住着小小的房屋,但总爱在屋前搭一瓜架,或种南瓜,或种丝瓜,让那些 guā t227。 ng( )攀上棚架,爬上屋檐。 当花儿 落 了的时候,藤上便结出了青的,红的瓜,它们一个个挂在房前,衬着那长长的藤,绿绿的叶。 青、红的瓜, 碧绿 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 ,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 有些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