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生物必修3期末同步测试题三内容摘要:

这种状态叫做 ,它是机体进行正 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 2) 细胞与内环境直接交换的 ④ 为 ; ⑤ 为。 ( 3) 用简明短语表述 ⑥ : 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3 糖尿病是人类的常见病,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 下图是人体内的血糖平衡调节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 1)人体内血糖的来源有 三 个主要途径 :食物中糖类的消化吸收、 和肝糖原的分解。 ( 2)糖尿病患者主要是图中甲 ___ _细胞受损,使 _______分泌不足, _______ 发生障碍,使细胞内能量供应不足,导致脂肪蛋白质分解加强。 所以病人出现机体逐渐消瘦,体重减轻的症状。 ( 3)图中物质 A 的作用机理主要是促进 分解和 的转化。 上图所示调节过程属于 __________调节。 (请填“神经 ” 或“神经 体液 ” 或“体液” ) ( 4)从图中看,与物质 A 有协同作用的是 ________,物质 A 和物质 B 相互 ________,共同维持血糖平衡。 3甲图表示燕麦幼苗生长素浓度与作用的关系;乙图表示将一株燕麦幼苗水平放置,培养一段时间后的 生长情况;丙图表示燕麦胚芽鞘。 (1)乙图中 a 侧生长素浓度大于 mol/ L, b 侧生长素对根生长的效应是。 (2)为验证在单侧光照下,丙图燕麦胚芽鞘尖端产生的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发生在 A 段而不是 B段,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请帮助其完成下列有关实验过程: Ⅰ、实验材料及用具:燕麦胚芽鞘、一侧开孔的硬纸盒、薄云母片、光源等。 Ⅱ、下图表示的是该实验过程。 Ⅲ、实验结果及解释: 若①装置内胚芽鞘 生长,则表 明胚芽鞘的 B段没有发生生长素的 运输;②、③装置内胚芽鞘 生长,表明胚芽鞘 A段发生了生长素的 运输。 Ⅳ 、 实 验 结论:。 (2分 ) 34.某研究小组的同学利用样方法研究野山坡上 A、 B、 C 三个不同地点的植物群落,同时还测量了各种土壤特征和环境因素,结果见下表。 根据所得数据回答问题: 植物种类 地点 A 地点 B 地点 C 非生物因素 地点 A 地点 B 地点 C 草 3 5 9 风速 低 高 高 蕨类植物 7 5 8 距地面 低 中 高 灌木 15 4 2 土壤湿度 (%) 48 35 15 松树 0 2 0 土壤的有机物 (%) 205 落叶树 20 5 0 土壤深度 (cm) 300 ≈ 100 15 土壤氨量 (mgkg - 1) ( 1) 根据调查结果判断,物种丰富度最大的地点是 ______ __。 ( 2) 如果分别用甲、乙表示地点 B 中的两种松树,二者的关系可表示为下列图中的________。 ( 2 分) ( 3)土壤中有机物的多少往往与土壤中动物种类的多少是分不开的,要调查植物群落土壤中的某种动物的种群密度,一般不能采用 ___ _,理由是 ______ ____。 ( 4)如果遭遇山火,山坡的植被被彻底烧光,那么原地点将发生的群落演替属于 __ ___。 ( 2 分) ( 5)参考表中非生物因素,落叶树在地点 C 不能生长的原因是 ___ __。 (任说一点理由)( 2 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