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教版历史七上第8课商鞅变法随堂练习内容摘要:
战斗力大大提高 D.秦国的社会经济得到发展 ,农业生产以经开始广泛使用 ( ) A.青铜农具 ,是因为 ( ) A.. 战争频繁 B. 诸候争霸 C. 新旧制度更替 D. 百家争鸣 ,对当代行政管理制度也有重要影响的是 ( ) “连坐法” 17.《史记 商君列传》记载:“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 ”这主要是因为商鞅变法( ) 赐田 、度量衡 ,能反映中央集权思想的措施是 ( ) A.土地私有 B.奖励耕织 C.奖励战功 D.推行县制 ,通过“徙木赏金”的办法,主要是为了 、说话算话的形象,为实行变法寻找良机 20.“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这是战国时期主持秦国变法的改革家的一句名言,此人是( ) A.白起 B.商鞅 C.苏秦 D.李冰 350年生活在关中地区的某人发迹的故事,不可能的是 ( ) A.他在一次战争中杀敌立功,得到了几十亩土地的赏赐 B.几年后,他辛勤耕种这些土地,因粮食喜获丰收,国家免除了他的徭役 C.接着,他用卖粮食得来的钱,又添置了几十亩土地,成了小地主 D.四十五岁后,他卖掉所有土地经商,得到政府的奖励,后来成为拥有雄厚资本的大商人 ,一个农民如果想免除劳役和免受惩罚,最好的办法应该是( ) A.勇于公战 ,怯于私斗 B.不隐瞒犯法行为 C.合法经商致富 D.大量生产粮食和布帛 三、综合训练 材料一:《吕氏春秋》记载:“使乌获疾引牛尾,尾绝力颤,而牛不可行,逆也。 使五尺竖子引其棬,而牛恣所以之,顺也。 ” 材料二:右图是考古工作者在山西战国墓中发掘出来的“牛尊”。 从牛尊来看,牛鼻穿有鼻环。 请回答: ( 1)两则材料说明了战国。川教版历史七上第8课商鞅变法随堂练习
相关推荐
8题各 4分,第 28题 12 分,共计 20分。 : “ 英国大文豪、哲学家培根认为它们(中国的三 大发明)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没有一个帝国、一个教派、或一个赫 赫有名的人物能比三大发明在人类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 ” ——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请回答: ⑴ 培根所提到的 “ 中国的三大发明 ” 是指什么。 ( 3分) [ ⑵ 培根的见解是否正确。 ( 1分) : “ 形如彩虹
清朝 8.隋朝走向“极盛”是在 ( ) A. 581 年 B. 589 年 C.开皇年间 9.李渊起兵反隋的 地点是在 ( ) B.晋阳 C. 大同 D.长安 10.隋朝灭亡的时 间是在 ( ) A. 581 年 B. 589 年 C. 618 年 D. 649 年 [ 11.贞观年间,向唐太宗提出意见或建议最为突出的是 ( ) A.魏
四部分 按由南往北方向排序正确的是 ( ) A.永 济渠、邗沟、江南河、通济渠 B.邗沟、永济渠、江南河、通 济渠 C.邗沟、江南河 、永济渠、通济渠 D.江 南河、 邗沟、通济渠、永济渠 14.长城的主体是 ( ) A.墙 B.门 C.楼 D.壕 15.赵州桥是一座由巨 石块砌成的 ( ) A. 双孔弧形桥 B.吊索悬桥 C.单孔弧形桥 D.多孔石桥 16.明朝 建立后
面哪一个战役使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军的进攻。 ( ) A.城濮之战 B.围魏救赵 C.长平之战 D.桂陵之战 ,既是西周初 年分封的诸侯国,又在春秋时期称过霸,还是战国七雄之一,这个国家是 ( ) A.齐国 B.秦国 C.楚国 D.赵国 ,探索战争的规律,下列朝代中,我们最应该关注的是 ( ) A.夏朝 B.商朝 C.春秋 D.战国 ( ) A.军事家的思想发生了变化 B.作战环境发生了变化
) A. 制陶 B. 耕地 C. 造房 D. 捕鱼 2在一次烹饪课上,一位 同学把大米和小米做成的粥,命名为“炎黄子孙”,既体现了我国古代的农耕成就,也提醒我们是中华民族的伟人。 你知道这粥名与下列的哪两个原始居民有关系吗。 ( ) ①北京人②山顶洞人③半坡人④河姆渡人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 河姆渡遗址博物馆是以河姆渡遗址为依托建立起来的遗址性的专题博物馆。 于
民要术》 C.《水经注 》 D.《九章算术》 、城镇、物产、矿藏、风光等情况,可以阅读 ( ) A. 《千金方》 B. 《论衡》 C. 《三国志》 D. 《水经注》 ,对世界人类文化的进步贡献最大的是 ( ) A.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 B.《水经注》的编写 C.《九章算术》 D.张仲景奠定中医治疗学的基础 ①贾 思勰②祖冲之③郦道元④张衡 ( )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