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测试3内容摘要:
匪浅吧。 他们中你最欣赏谁。 说说你的理由。 第六学习主题 ,北周外戚杨坚称帝,建立以长安为都城的隋朝,年号为开皇。 杨坚就是隋文帝。 589年,隋灭陈朝,统一全国。 隋文帝统治期间,出现了 “开皇之治 ”的局面。 2. 626年,李世民即位,是为唐太宗,他以贞观为年号。 他进行改革 ① 选用良吏,提高行政效能;他任用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和魏征等在三省六部中担任要职 ② 轻徭薄役,减轻农民负担;③ 简法轻刑,修订法律,制定了《贞观律》; ④ 重视教育,大力培养人 才; ⑤ 实行恩威并施的政策,改善民族关系,唐太宗被各族首领共同拥戴为 “天可汗 ”。 意义:由于唐太宗推行开明务实的政策,贞观年间出现经济发展、政治清明、社会安定、国力强盛的局面,历史上称为 “贞观之治 ”。 “贞观之治 ”奠定了唐朝进一步发展的基础,辉煌的政绩使唐太宗成为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皇帝之一。 3. 690年,武则天称帝,改国号为周,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她重用姚崇、宋 等。 4. 712年,李隆基当了皇帝,四为唐玄宗。 他的主要年号是开元。 开元年间,他实施了一系列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政策。 ① 任用德才兼备的人为 官 ② 采取措施发展生产 ③ 唐玄宗下令整理财政,清理土地和户口。 ④ 废除严刑苛法 ⑤ 倡导节俭。 经过唐玄宗的治理,不仅 “贞观之风一朝重振 ”,而且经济文化又有新的发展,开元年间,唐朝进入鼎盛时期,史称 “开元盛世 ”。 5. 从三国到南北朝时期,主要用九品中正制选拔官员。 隋朝建立和统一全国后,急需大批人才。 隋文帝废除了九品中正制,下令 “分科举人 ”。 隋炀帝时开设进士科,标志科举制度的正式创立。 科举制度在唐朝得到了发展。 分科考试、择优录取是科举制度的基本特征。 唐朝的科举考试分常科和制举两大类。 常科中,最重要的是进士科,其次是明经 科 6. 吐蕃是藏族的祖先。 7世纪初,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唐中宗时把金成公主嫁给尺带珠丹, 823 年唐蕃正式结盟,并建立会盟碑。 7. 南诏是彝族和白族的先民。 8世纪初,蒙舍诏统一个诏,建立了以太和城为中心的南诏政权。 唐玄宗册封南诏首领皮罗阁为云南王 8. 回纥是维吾尔族的祖先。 唐玄宗册封首领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 9. 唐朝时,日本派很多 “遣唐使 ”来到中国,其中的空海、阿倍仲麻吕和吉备真备是为中 日的文化做出了贡献。 唐朝时,很多中国人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最突出的是高僧鉴真 .他不畏艰难,六次东渡日本,讲授 佛学理论,传播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促进了日本佛学、医学、建筑和雕塑水平的提高,受到中日两国人民和佛学界的尊敬。 唐朝贞观年间,僧人玄奘,从长安出发,求取佛经,攥写《大唐西域记》。 为中印文化交流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第七学习主题 1. 916 年,生活在辽河上游的契丹族,在首领耶律阿保机的领导下,统一了契丹各部,建立了契丹国,定都上京。 947年,耶律德光改国号为辽。 2. 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夺取后周政权,改国号为宋,定都东京,史称北宋。 3. 11世纪初,党项族首领元昊称帝,定都兴 庆,国号大夏,史称西夏。 4. 1005 年,宋辽议和,史称 “澶渊之盟 ”。 5. 1115年,女真族首领完颜阿骨打建立金朝,定都上京。 1125年,金灭辽; 1127年,金军灭北宋。 1127年,赵构重建宋朝,以临安为都城,历史上称为 “南宋 ”。 在众多的抗金雄师中,以岳飞领导的岳家军最为突出。 6. 辽、宋、西夏、金并立时期我过南方的农业得到发展。 主要表现在: ① 南方灌溉技术和耕作技术有很到的提高 ② 扩大了耕地面积 ③ 农作物种植区域的扩大和经济作物的大量栽培。 7. 南宋时 ,棉纺织业在南方兴起。 此后 ,棉纺织业成为我国古代手工业中一个重要行业。 南方的制瓷业发展很快,景德镇成为著名的瓷业生产中心。 8. 北宋时期一种名叫 “交子 ”的纸币在四川地区出现,这是世界上最早发行和流通的纸币。 南宋时,发行了纸币“会子 ”。 9. 南宋都城临安既是南方的政治中心,又是一座繁华的商业城市。 两宋时期对外贸易活跃,著名的对外贸易海港大多在南方,主要有广州、泉洲等。 政府在这里设市舶使进行管理。 : ① 由于北方人口的大量南迁,南方劳动力增多 ② 带来先进的劳动工具、技术以及优良品种等 ③ 南方相对安定的政治环境 ④ 南方的自然资 源得到更多地开发和利用,经济迅速发展。 我国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麻布仍是主要衣料,不同的行业的人,穿着不同行业特征的服装,妇女服装 样式变化最多。 ,北方人仍以面食为主食,南方人仍以大米为主食。 ,城内有专门供人们娱乐的场所 ——“瓦子 ”。 “瓦子 ”里专供舞台演出的地方叫 “勾栏 ”。 南宋都城临安也一个繁华的大都市,城内供人民娱乐消遣的场所叫 “瓦舍 ”。 ,铁木真统一了蒙古各部落。 1206年,铁木真建立蒙古汗国,铁木真被尊称为 “成吉思汗 ”。 15. 1271年 ,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烈改国号为元。 第二年定都大京(今北京)。 忽必烈就是元世祖。 1276年,元军攻占南宋都城临安,南宋政权灭亡。 1279年,南宋残余势力最后被消灭,元朝统一中国。 在元军向南推进的过程中,遭到了以文天祥为代表的南宋军民的顽强抵抗。 16. 忽必烈的改革措施:元朝统一全国后,忽必烈重用大批汉族人士为谋士,推行汉制,进行改革。 ① 在中央,设置了管理全国政务的中书省,增设宣政院,专门负责对全国佛教事务和藏族度曲军政事务的管理。 ② 在地方,设立行中书省(简称行省)为地方最高行政机构。 ③ 元朝还设置了澎湖巡检司作 为管理琉球(今台湾岛)和澎湖列岛的专门机构。 ④ 忽必烈重视发展农业生产,多次下令禁止把农田变为牧场,鼓励人民开荒种粮。 他向全国推广棉花种植技术,棉布开始成为百姓的主要衣料。 ⑤ 忽必烈统治时期,政府还主持治理黄河水患,开凿了两段新运河,使因年久失修,不能贯通的南北大运河又畅通了。 ⑥ 意义:这。川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测试3
相关推荐
⑴ 、 本图是中国历史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它的名称叫什么。 作者是谁。 ( 2分) ⑵、从图中可以反映当时的社会的什么什么情况。 ( 2分) 三、材料分析题:( 13 分, 2 个小题) 这种纸币用同色纸印造,印文用木屋人物,铺 户压字,各自隐秘题号,朱墨间错,以为私记。 ( 6 分) ⑴、这种纸币的名称叫什么。 最早出现在我国什么时期的什么地方。 (3 分 ) ⑵、该货币在历史上有什么意义。 (
②为捞取战利品而决定参战 ③美国参战进一步提示了战争的帝国主义性质 ④美国参战加速了战争的结束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17. 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A. 三一八起义 B. 巴黎公社 C. 俄国十月革命 D. 新中国诞生 18. 斯大林:“一战后的战胜国,建立了一种新的国际关系制度,即战后和平制度。 ”这里的“战后和平制度”是 A.
B. 李大钊 C.陈独秀 D.谭嗣同 1通过下图给出的文本信息,你知道这些简短的文字与我国历史上哪一不平等条约有关 A.《马关条约》 B.《南京条约》 C.《辛丑条约》 D.《北京条约》 二、简答题 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2020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 89 周年纪念日。 在这个光荣而伟大的日子里,中华大地到处唱着中国共产党好、伟大祖国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的时代主旋律。
C. 八七会议 D. 中共七大 14.日本侵华事变中,使我国东北三省完全沦陷,成为日本殖民地的是 A. 九一八事变 B. 七七 事变 C. 八一三事变 D。 一、二八事变 15.中共挽联:“奋战守孤城,视死如归,是革命军人本色;决心歼敌,以身徇国,为中华民族争光。 ”悼念的抗日爱国将领是 A. 张治中 B. 王铭章 C. 佟麟阁 D. 左权 16.右图反映的重大历史是于 A. 西安事变 B.
台儿庄大捷 1下列会议确定的 内容是 A. 确立了孙中山的三大政策 B. 确立了国共合作的方针 C. 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 D. 确立了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1台儿庄战役和百团大战的胜利相同的意义是 ①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 ②学生打击了日寇 ③是国民党正面战场的一次重大胜利 ④鼓舞了中国人民夺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A. ①③ B. ③④ C. ①② D. ②④ 1“满
国家政治制度 B、引进西方一些近代生产技术 C、刺激了中国资本 主义的发展 D、对外国经济侵略起了一些抵制的作用 1甲午战败以后,李鸿章伤感地反省说: “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 ,都是纸糊的老虎 ……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对这句话的理解最为正确的应是: A、洋务运动一无是处 B、洋务运动没有达到 “自强 ”“求富 ”的目的 C、洋务运动劳而无功 D、洋务运动的目的在于表面做做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