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单元测试3内容摘要:
B 魏国既要对付蜀国又要防吴,力量分散给蜀国一可乘之机 C 蜀吴结盟,蜀国无后顾之忧 D 魏国实力最弱 A 孙权 B 刘备 C 诸葛亮 D 曹操 ,控制南方的政权有 ① 东汉 ② 魏 ③ 蜀 ④吴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都今南京的是 A 魏 B 吴 C 蜀 D 西晋 ,称台湾为“夷洲”是下列哪个时期 A 东汉 B 西汉 C 南朝 D三国 ,江南经济得以开发的原因有 ①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 ②江南地区农业生产经验丰富 ③北方战乱,人口南迁 ④江南地区社会比较安定 A ①③④ B ②④ C ①②③ D ①③ 朝代在中国历史上存在的先后顺序 ①三国 ②南北朝 ③西晋 ④东晋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② C ①④②③ D ①④③② A 符合当时统治阶级的利益 B 得到贵族阶层的支持 C 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 D 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 A 封建社会呈现繁荣景象 B 政权分立、民族融合加强 C 封建国家首次出现大一统 D 封建国家的初步形成 二.材料题 请仔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 10+12+12=34 分) 26.( 10 分) 材料一:如右图 材料二: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 杜甫 材料三: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川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单元测试3
相关推荐
A.四羊方尊 B.敦煌石窟 C.明长城 D.赵州 桥 12.根据以下提示判断出的医学著作是 ( ) 提示一:出自明朝李时珍之手 提示二:内容丰富,考订详细。 图文并茂 提示三:被译成多国文字,是中国也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宝贵遗产 A.《黄帝内经》 B .《农政全书》 C .《天工开物》 D .《本草纲目》 二、综合分析题( 本大题共 3 小题,第 13 题 8 分,第 14 题 8 分,第 15 题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 12.“流芳百世,遗臭万年”能和下列哪组人物搭配。 A.秦桧与宋高宗 B.岳飞与秦桧 C.岳飞与宋钦宗 D.岳飞与忽必烈 13.“开辟荆榛,千秋功业;驱逐荷虏,一代英雄。 ”诗中的“一代英雄”是 A.郑成功 B.施琅 C.康熙帝 D.林则徐 14.右图是著名的“金奔巴瓶”,其作用是 A.藏族人所 用的器皿 B.驻藏大臣权利象征 C.喇嘛教的祭祀用品
国家政治制度 B、引进西方一些近代生产技术 C、刺激了中国资本 主义的发展 D、对外国经济侵略起了一些抵制的作用 1甲午战败以后,李鸿章伤感地反省说: “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 ,都是纸糊的老虎 ……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对这句话的理解最为正确的应是: A、洋务运动一无是处 B、洋务运动没有达到 “自强 ”“求富 ”的目的 C、洋务运动劳而无功 D、洋务运动的目的在于表面做做样子
公元前 221 年 ,不属于战国七雄的 ,生活在战国时期的著名军事家是 C. 孙膑 16. “ 纸上谈兵 ” 的成语典故源自于长平之战,指缺乏实战经验,惯于空谈兵法, 学校:_____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 密 封 线 内 不 准 答 题 战争中一败涂地的赵括。 交战双方是 A.
( ) 12. 汉武帝根据臣下的建议颁布 “ 推恩令 ” ,其主要目的是 ( ) 受皇帝的恩泽 ,巩固国家统一 “ 汉武帝功过辩论会 ” 的活动过程,请你协助小明同学完成以下活动过程。 ⑴ 辩论的主题: ⑵ 收集资料的途径: ⑶ 整理资料,提炼信息。 ⑷ 呈现资料的方式: 培优训练: 14. 著名的儒家学者董仲舒死后,汉武帝有一次经过他的墓地,特意下马。 后来把他的墓叫做 下马陵。
们使用的文字主要是 ( ) A.刻画符号 B.甲骨文 C.金文 D.小篆 2小强家里有一张珍贵的拓片文字,是从西周时的青铜器上拓下来的。 这些文字应( ) A. 甲骨文 B.金文 C.小篆 D.隶书 2右图中的字是选自甲骨文中的“人”字,与我们今天的汉字很接近,这说明 ( ) A.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和完备的文字 [ B.我们今天的汉字是由甲骨文有渊源关系 C.商朝时我国的历史有了可靠的文字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