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测试3内容摘要:
、海南岛 1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的时间是( ) A、公元前 138 年 B、公元前 119 年 C、公元前 60 年 D、公元 166 年 1开拓中原和西域交通的是( ) A、卫青 B、霍去病 C、张骞 D、王昭君 1汉武帝颁布“推恩令”的目 的是( ) A 分封刘家子弟为王,巩固王国势力 B 平定“七国之乱”,削弱王国势力 C 进一步削弱王国势力,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D 彻底铲除王国,削弱割据势力 欧洲国家同我国直接友好往来的开始是( ) A 甘英出使大秦 B 班超出使西域 C 张骞出使西域 D 大秦王安敦派使者来东汉 2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不包括( ) A统一货币和度量衡 B统一文字 C建立专制的中央集权统治 D颁布“推恩令” 2下列不属于秦末农民战争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 A、赋税深重 B、繁重的徭役 C、宦官专政 D、严酷的刑罚 2下列不属于汉武帝时期的政策有( ) A 颁布“推恩令” B 统一铸五铢钱 C 大力推行儒学教育 D 减轻刑罚,废除肉刑 2下列有关秦朝史实,不正确的是( ) A、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 B、秦朝末年先后发生了陈胜、吴广和项羽、刘邦两次农民战争 C、陈胜、吴广起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D、秦末农民战争的决定性战役是巨鹿之战,此后秦朝一蹶不振 两汉时期与 中国交往的亚洲国家有( ) A、日本和朝鲜 B、朝鲜和大秦 C、大秦和阿拉伯帝国 D、日本和大秦 (二)照样子,找出下列材料中的错误并改正。 (每空 2 分,共 20 分) 吴起变法后,秦国实力最强,不断兼并邻国土地。 公。川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测试3
相关推荐
分) 2公元前 221年,秦国灭掉了东方齐国,最终完成了统一大业,以洛阳为都城。 2公元前 202年,刘邦率领一支起义军进入关中,逼近咸阳,子婴出城投降,秦朝灭亡。 刘邦建立西汉。 都城长安。 2汉武帝接受臣下的建议,颁布了“削藩”命令。 撤消了诸侯王的封地,从此,王国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2西汉前期,匈奴控制着西域。 汉武帝决定对匈奴用兵,并借用乌孙王国的势力,夹击匈奴,派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
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书籍被烧残,其实 还在其次,春秋末年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 ” —— 历史学家郭沫若 材料二:就人类文明史而言,对书籍和读书人的迫害时时都在发生从未中止。 类似“焚书坑儒”这样的举动在中国历史上既非第一次,更远远算不上最大的一次。 “焚书“更早在秦始皇之前一个半世纪即已发生:在商君教引下秦孝公“燔《诗》、《书》而明法令”。
们使用的文字主要是 ( ) A.刻画符号 B.甲骨文 C.金文 D.小篆 2小强家里有一张珍贵的拓片文字,是从西周时的青铜器上拓下来的。 这些文字应( ) A. 甲骨文 B.金文 C.小篆 D.隶书 2右图中的字是选自甲骨文中的“人”字,与我们今天的汉字很接近,这说明 ( ) A.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和完备的文字 [ B.我们今天的汉字是由甲骨文有渊源关系 C.商朝时我国的历史有了可靠的文字记载
( ) A.战国 B.秦朝 C.明朝 D.清朝 下列哪两项工程,如同两座丰碑,雄辩地向世界表明中华民族有创造人间奇迹的智慧和力量。 ( ) ①都江堰②郑国渠③万里长城④灵渠 A.①② B.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2 1974 年 3 月,在整修都江堰水利工程工地上,出土了东汉时雕刻的一尊石头人像。 石像高 ,完好无损。 你认为此人应该是 ( ) A.秦始皇 B.郑国 C.白公 D.李冰
③④ B. ②③④ C. ③④ D. ①②③ 解析:选 C。 雪莱是英国人、薄伽丘是意大利人,故排除 ① 和 ②。 10.通过描 绘阳光下的物象,表现微妙的变化,追求强烈的个人感受。 下列符合上述风格的画作是 ( ) A.《命运交响曲》 B.《干草堆》 C.《毕加索自画像》 D.《坐在椅子上的女人》 解析:选 B。 题干中所述的艺术风格是印象派的艺术风格,选项中只有 B 项是印象派的画作。
C.开发上海浦东地区 D.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9.英国《卫报》专栏作家的断言: “ 21 世纪始于 1978 年 ” ,因为这一年 “„„ 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始从平均主义向市场经济走出了尝试性的一步,它创造了一个完全不同的历史。 ” 文中的 “ 一步 ” 是指 A.结束 “ 两个凡是 ” B.对内改革,对外开放 C. 提出 “ 一国两制 ” D.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体制 20. 20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