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邱城北工业项目区详细性规划说明书(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划建设用地 统计 表 序号 用地 代号 用地名称 用地面积 ( ha) 占建设用地 ( %) 1 D1 军事用地 2 C 公共设施用地 其中 研发与 办公用地 展览与 商 贸 用地 3 M 工业用地 其中 一类工业用地 二类工业用地 4 W 一类仓储用地 5 S 道路广场用地 其中 道路用地 社会停车场用地 6 U 市政公用工程设施用地 其中 供应设施用地 其它市政公用 设施用地 7 G 绿化用地 其中 公共绿地 防护绿地 规划建设总用地 347 100 第六章 道路交通规划 一、规划原则 1.正确处理工业 项目 区道路与对外交通的关系,一次规划、分步实施,充分考虑道路建设的长期性与阶段性,对不同时期的道路建设作出远近结合的安 12 排。 2.明确道路功能,满足各功能区交通量的需求,合理布置道路广场系统,使区内道路与城镇道路有良好的衔接,尽可能便捷、通达。 3.适应工业 项目 区特定时段交通 流量集中的特点,发挥工业 项目 区内道路的作用,将进入 项目 区的交通流在区内合理分散。 4.合理分布静态交通用地,深化道路交通设施规划,随工业 项目 区路网的建设相应配置各级各类道路交通设施,提高道路系统的使用效能。 二、道路系统规划 1.道路网络与等级 在明确各类道路的技术标准、用地布局及交通管理要求的基础上,倡导系统性、远近期结合,结合道路两侧土地使用特征,合理定位道路功能,确定道路等级。 规划区依托主干道与次干道,基本形成分片网格状路网系统。 区内道路分为主干道 、 次干道 和支路三 个等级。 ① 主干道 “两纵三横”的主干 道系统 是工业 项目 区道路系统形成的基本骨架,南北向主干道为 霍临大道、滨河北路 两条交通道路,红线宽度为 40m,形成便捷的交通系统。 另外规划了三条东西向主干道,联接两条南北向主干道,组织 项目区 内部的主要交通。 ② 次干道 以满足区内交通为目的,且紧密联系主干道,与之组成区内基本路网的道路,道路红线宽度为 24m 和 30m。 ③ 支路 联系主、次干道与工业项目厂区的道路,道路红线宽度为 18m。 支路的规划尽量与次干道相连,不直接开口与主干道,减少对主干道的交通影响。 2.静态交通设施规划 ① 社会停车场 从满足区内公 共停车要求出发,规划设置了 2 处社会停车场,分别布置在 两个工业片区内,总停车面积为 ,总停车泊位 540 个。 ② 配建停车 13 工业企业、 展览 商贸、行政办公 等公共设施 用地 内,必须建设与之相配套的机动车停车泊位和自行车、摩托车停车点。 配建停车泊位的指标应符合有关规定。 第七章 绿地及景观系统规划 一、规划理念 1.规划理念 (1) 构筑以自然要素为主的景观框架 —— 露水、见绿,加强自然景观与城市空间的视觉联系与渗透,构筑“水 —— 城 —— 绿 ”一体的空间格局。 (2) 加强各功能区的景观特色 —— 体现生态的异质性、环境的个性 ,基于共生的原则,创造舒适宜人的现代工业 项目 区环境。 2.规划目标 顺应时代,体现现代化工业 项目 区的高品质环境;认同角色,塑造公园化、生活人性化及厂房科技化的工业 项目 区性格特征;以人为本,提供富有人文气息、绿意盎然的高科技工作、生活、 休闲 环境;强化工业 项目 区空间与景观特色,创造整齐、简洁、轻快的工业 项目 区环境。 二、景观规划结构 1.景观区 根据 城北 工业 项目 区用地功能区位及自然环境特征,规划将形成三类景观区: (1) 商务及科研景观区 (2) 传统加工工业景观区 (3) 物流及综合商贸服务景观区 2.景观轴 (1) 沿 公园路延伸的绿化景观轴 ; (2) 沿 军民路道路两侧延伸的绿化 景观轴; (3) 沿 环城北路道路两侧延伸的 绿化景观轴。 (4) 沿霍临大道南北向延伸的综合景观轴。 3. 重要节点景观 14 (1) 每个地块设置一个绿心,每个绿心作为绿地景观节点,规划共设置 10 个绿地景观节点。 (2) 规划设置 4 个建筑景观节点。 三、园林绿地系统规划 1. 公共绿地 规划根据功能布局结构在三个片区内分别设置了相应规模的公共绿地。 公共绿地总面 积为。 2. 防护绿地 规划沿主要的对外交通性道路, 项目 区内南北向主干道两侧以 及工业用地与居住生活用地的边界均设置了 15— 30m 宽不等的防护隔离绿带。 以提高工业 项目 区的交通和环境景观质量,防护绿地总面积为。 第八章 市政工程规划 一、给水工程规划 1.给水规划原则 ( 1)给水规划应在优先满足人民生活用水的前提下,逐步增加工业用水,使城市给水事业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 ( 2)采取积极保护措施,合理开发水资源,在保障城市发展的前提下,节约用水,在经济可能的基础上,提倡废水利用(工业循环用水)。 ( 3)在充分利用现状供水设施的基础上,随城市发展逐步完善供水体系,在城 区范围内形成统一的供水系统。 ( 4)加强城市给水的统一管理,近远期结合,统一规划、统一调配水资源。 2.用水量预测 城北工业项目区 规划总用地为 347 公顷 , 根据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 15 ( GB5028298)和 霍邱县县城总体规划( 20xx2020) ,确定 城北工业项目区 用水量如下: ( 1)工业用水量 根据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 GB 5028298)和工业 项目 区工业性质确定工业 项目 区一类工业用地用水量指标: 100 吨 /公顷日,二类工业用地用水量指标:150 吨 /公顷日。 工业 项目 区内一类工业用地 公顷,则一 类工业用水量为5774 吨 /日;工业 项目 区内二类工业用地 公顷,则二类工业用水量为 21377吨 /日。 则总工业用水量为 27151 吨 /日。 ( 2)其它用水量 市政用水量按工业用水量的 3%计算,为 815 吨 /日。 未预见水量、管网漏损和水厂自用水量等按工业用水量的 5%计算,为 1358 吨 /日。 ( 3)总用水量 根据上述计算可得 城北工业项目区的 总用水量约为 29500 吨 /日。 由于工业用水量大小还要取决于产业的性质,故总用水量只能为估计数。 3.给水来源与管网布置 ( 1)规划在 临河北路以东,军民路以北 设 置 一水厂, 可选 择 从 城西湖 取水 ,该水厂主要供应工业 项目 区 和北部城区 的生产和生活用水。 ( 2)本区供水主干管采用环状管网,局部为树枝管网, 以提高供水安全性。 在规划区内形成 DN600 mm 的供水主管, DN200~ 300 mm 的 次干管 形成 环形。 给水管管材尽量采用玻璃钢管和 PVC 给水管。 给水管道一般布置在道路南侧和东侧的人行道或非机车道下面,埋深一般为~。 给水管道具体布置见《给水工程规划图》。 4.消防给水 规划要求按规范设置消防栓,生活区消防栓最大间距不超过 120 米,工业 项目 区消防栓间距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增 大,连接消火栓的管道直径应不小于100mm。 消火栓一般设在靠交叉路口的人行道上,距建筑物距离在 5m 以上,距离车行道不宜大于 2m,使消防车易于接近,区内还应适当设置一些消防水池和消防车取水点。 16 二、排水工程规划 1.规划原则 ① 符合城镇总体规划的要求,并和其它单项工程规划密切配合,相互协调; ② 满足环境保护方面的要求; ③ 排水系统充分考虑区内自然地形、水系进行合理分片、分流排放,雨水应就近通过管渠排入水体,污水送至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 ④ 管网布置宜简便,排水管尽量布置于地块区内较低地段,以节约工程投资 费用。 ⑤ 便于近远期结合,分期建设实施。 2.排水体制 按照高起点、高标准的要求,与总体规划相协调, 该 区内采用雨污分流制排水体系,雨水就近排入自然水体,污水经各级污水管收集后送至污水处理厂站处理,达标后排入河道。 3.雨水工程规划 ( 1)规划原则及雨水出路 规划的雨水管渠应充分利用现有河道,以最短路线排入河道水体中。 ( 2)雨水管道布置 由于规划区地势有一定高差 起伏变化 ,所以区内的雨水可全部采用重力流排放,规划区雨水管渠的布置应遵循以下要求: ① 根据地形、道路坡向、雨水干管及河流的位置来布置雨水管渠,使雨 水就近排放。 ② 雨水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