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临汾市20xx届高三考前适应性训练考试三文科综合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内容摘要: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民族国家兴起的大背景下,英国教育家埃利奥特用本民族的语言 —— 英语,而不是拉丁文,书写了《统治者之书》。 在书中,他提出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教士,而是培养新的统治者(行政官员) —— 绅士。 而绅士不仅要有广博的学识、高尚的品德,还要有强健的体魄。 该书表现出 16 世纪英国教育思想的重大转变,新的教育思想适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它既有一般资产阶级要求的共性,又突出了英国资产阶级发展的个性。 —— 摘编自刘明翰、陈明莉《欧洲文艺复兴史》 材料二 民国 之初, “皖省教育自受军事影响以后,即萧索不堪 —— 全省学校则亦只有四十余所 ”。 据民国二十四年( 1935 年)的一项统计,当时安徽省尚有私塾 14388所,塾生 188935人,塾师 14424 人。 而当时安微省的近代初等学校总计 5415 所,可见当时私塾依然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 且近代式小学依然 “沿用四书五经、《女儿经》《千字文》等书 ”。 根据当时的教育视察报告可知,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多县教育 “经费困难 ”,难以维持现状,甚至多有债务。 —— 摘自李发根《试析近代中国教育所透视出的社会特征》 (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 析《统治者之书》所体现的基本教育思想,并简 析该教育思想出现的原因。 ( 13 分) (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民国时期安徽省教育的状况,并分析造成该状况的社会背景。 ( 12 分) 41. ( 12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中国近代史上,林长民绝对算得上是一位成云人物,他曾在晚清和民国政治舞台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林长民生平 1876 年 出生在福建一个书香门第之家。 1906 年 进入日本早稻田大学政治经济科学习。 1909 年 执教福州法政学堂。 1911 年 武昌起义后赴上海,以福建省代表的身份参加独立各省临时会议。 1912 年 担任临时参议院秘书长,参与草拟《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917 年 7 月 出任段祺瑞内阁司法总长, 11 月辞职。 1919 年 发表《外交警报敬告国民》,反对巴黎和会袒护日本。 1923 年 任北京政府宪法起草委员会委员。 1923 年 9 月 反对直系军阀曹锟贿选总统,南下上海参与反直运动。 1925 年 11 月 24 日 参与郭松龄反秦时殒命于流弹。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选取林长民生平中的重大活动进行解读。 (说明 : 选取一项即可,解读时要体现与前后活动的联 系。 史论结合,思路清晰,逻辑严密) 请考生在第 4 4 46 三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