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峰山3号隧道施工阶段风险评估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不高于风险发生后的损失。 极高 (Ⅰ级) 不可接受 此类风险最大,必须高度重视并规避,否则要不惜代价 将风险至少降低到不期望的程度。 四、风险评估的内容 评估 对象:雪峰山 3 号隧道在施工过程中可能造成的人员伤亡、工程经济损失、工期延误、环境破坏等风险事件。 评估目 标:通过对风险评估,识别所有潜在的风险因素,确定风险等级,提出风险处理措施,将各类风险降到可接受水平,从而达到保障安全、保护环境、保证建设工期、控制投资提高效益的目的,后果或损失与评估目标关系见下表 41。 14 表 41 后果或损失与评估目标关系 评估目标 后果或损失 安全风险 人员伤亡、经济损失、第三方人员伤亡、第三方经济损失、工期延误 工期风险 工期延误、经济损失 投资风险 经济损失、第三方经济损失 环境风险 环境破坏、经济损失、第三方经济损失 雪峰山 3 号隧道 工程地质极为复杂,隧道地质灾害性不良地质地段长,合同工期紧迫,施工组织管理难度大。 在施工高峰期,组织平行作业面多达 26 个 (其中开挖作业面 5 个 )、参建人员达 1000 余人、施工机械达 300 余台套。 按隧道地形、地质、设计情况,隧道进行风险因素识别, 雪峰山 3号隧道 风险因素核对如下表 42。 表 42 雪峰山 3 号 隧 道施工风险因素核对表 风险事件 塌方 瓦斯 突水突 泥 大变 形 岩爆 风险因素 施工准备情况 气象调查 ★ ★ ★ ★ ★ 与施工有关法令调查 ★ ★ ★ ★ ★ 设计文件的核对情况 ★ ★ ★ ★ ★ 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 ★ ★ ★ ★ 施工地质勘察 资料收集情况 ★ ★ ★ ★ ★ 常规地质法情况(地质素描) ★ ★ ★ ★ ★ 超前地质预报情况 ★ ★ ★ ★ ★ 开挖情况 开挖方式 ★ ★ ★ ★ ★ 循环进尺 ★ ★ ★ ★ ★ 瓦斯预抽放 ★ 爆破器材检查和落实 ★ ★ ★ ★ ★ 预留变形量 ★ 掌子面减压措施 ★ 应力释放措施 ★ 地下水处理 ★ ★ ★ 爆破方法 ★ ★ ★ ★ ★ 隧道超挖情况 ★ ★ ★ 15 进洞 ★ 落底 ★ ★ 挑顶 ★ ★ 断面变化处或工法转化处 ★ 通风情况 通风系统 ★ 通风设备 ★ 通风质量 ★ 施工期防 排水 注浆堵水措施 ★ 排水措施 ★ 降水措施 ★ 其他 火源控制 措施 洞口火源检查 ★ 焊接切割等危险作业规章制度及执行 ★ 进洞人员禁穿化纤服装 ★ 支护及衬 砌情况 支护刚度 ★ ★ 超前支护 ★ ★ ★ 预注浆 ★ 隔离措施 ★ 气密性混凝土 ★ 施工缝沉降缝处理 ★ 地层与加固与改良 ★ 支护时机 ★ ★ ★ ★ 支护方法 ★ ★ ★ ★ 支护质量 ★ ★ ★ ★ 闭合成环周期 ★ ★ ★ 防护情况 机械设备防护 ★ ★ ★ 人员防护 ★ ★ ★ 电器设备 与作业 机械 电缆选型 ★ 设备选型 ★ 电器与保护情况 ★ 风电闭锁 ★ 监控量测 水量 ★ 水质 ★ 水压 ★ 掌子面稳定情况 ★ ★ ★ ★ 量测器材及布置 ★ ★ ★ ★ ★ 16 量测频率 ★ ★ ★ ★ ★ 规范要求监测项目 ★ ★ ★ ★ ★ 监控量测制度 ★ ★ ★ ★ ★ 信息反馈及处理 ★ ★ ★ ★ ★ 瓦斯(浓度、压力) ★ 施工管理 培训情况 ★ ★ ★ ★ ★ 监测情况 ★ ★ ★ ★ ★ 应急预案情况 ★ ★ ★ ★ ★ 人员管理情况 ★ ★ ★ ★ ★ 施工队伍状况 ★ ★ ★ ★ ★ 机械装备程度 ★ ★ ★ ★ ★ 施工质量 ★ ★ ★ ★ ★ 施工经验辅助工法的掌握与应用 ★ ★ ★ ★ ★ 监理情况 ★ ★ ★ ★ ★ 隧道特征 埋深 ★ ★ ★ ★ ★ 断面大小 ★ ★ ★ ★ ★ 长度 ★ ★ ★ ★ ★ 坡度 ★ ★ ★ ★ ★ 辅助坑道 ★ ★ ★ ★ ★ 注:其中打“★”表示该风险因素对风险事件有影响。 根据以上分析,本隧道施工中存在的主要风险为:突水 、岩爆 、塌方 、大变形, 4 大 主要 风险;识别结果见表 43。 并存在地表失水 、洞口危岩落石 等风险。 风险评估内容 根据《铁路隧道风险评估与管理暂行规定》,施工阶段风险评估应在施工图阶段风险评估的基础上,结合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对所有隧道进行评估 ,主要侧重于施工安全,重点对塌方、瓦斯、突水突泥、岩爆、大变形等典型风险进行评估。 表 43 隧道风险清单 序号 风险事件 风险产生的原因 险源类别 后果 备注 1 掉块、塌 断层、软岩变形、地质 地质、地形、施 可能引发重 17 方 构造、地下水、初支 失效和 施工质量 工因素 大安全事故 2 突泥、突 水 富水 、断层等地质构造 地质、地形等因 素 可能引发重大安全事故 3 大变形 施工方法不当或施工 质量因素 顺层、浅埋等地 形地质因素 可能引发重大安全事故 4 岩爆 施工方法不当 地质、地形、施 工因素 可能引发重大安全事故 安全风险情况分析 ①突水 雪峰山 3 号 隧道区 隧道区发育有 7 条断层,其中 3 条为实测, 4条为推测断层,断层在平面上延伸较长,切割错动地层,为良好的地下水导水带和富水带,长期接受大气降水和地下水的下渗补给,含水量较丰富。 隧址区沟谷切深较大,泉水多呈渗出状, 虽 然流量较小,但多为常年流水,可见隧道区基岩裂隙水补给较稳定,节理、裂隙较发育,且连通性较好。 地下水对隧道围岩及施工有一定的影响, 隧道通过基岩裂隙水中等富水区时,预计洞身及 宝山斜井、 1 号斜井开挖时,可能发生集中 突 水、渗漏水等危害 ;隧道穿越基岩裂隙水弱富水区时,施工中可能发生渗漏水、滴渗水等危害,局部段落也不排除有 突 水的可能性。 洞内在施工 断层地段时,有突然涌水的可能, 在穿越 断层 前后 100— 200m 范围做好超前地质预报工作。 表 44 雪峰山 3 号 隧道 分段正常、最大 涌水量 表 分段 编号 起点里程 讫点里程 L K H 正常 Qs 最大 Qa (m) (m/d) (m) (m179。 /d) (m179。 /d) 1 DK264+400 DK264+490 90 50 2 DK264+490 DK265+080 590 80 3 DK265+080 DK265+180 100 130 4 DK265+180 DK265+780 600 140 5 DK265+780 DK265+860 80 120 6 DK265+860 DK266+370 510 150 7 DK266+370 DK266+500 130 250 8 DK266+500 DK266+710 210 275 18 9 DK266+710 DK266+900 190 280 10 DK266+900 DK267+650 750 300 11 DK267+650 DK267+725 75 360 12 DK267+725 DK267+875 150 370 13 DK267+875 DK267+950 75 380 14 DK267+950 DK268+150 200 385 15 DK268+150 DK268+340 190 400 16 DK268+340 DK268+650 310 410 17 DK268+650 DK268+725 75 415 18 DK268+725 DK268+875 150 420 19 DK268+875 DK268+950 75 415 20 DK268+950 DK269+325 375 400 21 DK269+325 DK269+400 75 385 22 DK269+400 DK270+515 1115 240 23 DK270+515 DK270+650 135 160 3893 24 DK270+650 DK271+130 480 100 25 DK271+130 DK171+220 99910 45 ②塌方 隧道以砂岩和板岩为主,并且穿越的 7 条主要断层破碎带,断层破碎带内,岩体普遍为粉砂岩、炭质板岩 ,岩体破碎,裂隙发育,地下水发育,易发生突水、突泥并引起坍塌。 同时,因雪峰山 3 号隧道工期极其紧张等因素影响,也是隧道塌方风险影响因素。 ③大变形 DK265+250 ~ DK265+780 段、 DK266+900 ~ DK267+650 段、DK268+340~ DK268+650 段、 DK268+950~ DK269+325 段、 DK269+400~DK270+515 段为炭质板岩区和炭质板岩与砂质板岩互层,施工时易发生大变形,应加强超强地质预报和支护。 辅助坑道与正洞交叉口,跨度大,角度一般在 45176。 ,容易形成锐角处支护集中受 力,引发初期支护大变形。 ④岩爆 19 隧道洞身深埋地段砂质板岩、石英砂岩、粉细砂岩、炭质板岩、绢云母板岩等,根据岩性分布,结合隧道埋深,推测 DK266+820~DK267+560 段粉砂质板岩、石英砂岩、粉细砂岩和 DK267+960~DK269+730 段粉砂质板岩、粉细砂岩有发生岩爆的 4 性,但岩爆规模及危害程度均较小。 初始风险 评估 通过风险分析,对雪峰山 3 号隧道各段落中存在的初始风险评价结果见 下 表 45。 20 表 45 雪峰山 3 号隧道初始风险等级表 典型风险 风险段落 长度 突水、突泥 岩爆 塌方 大变形 瓦斯 起讫里程 概率等级 后果等级 风险等级 概率等级 后果等级 风险等级 概率等级 后果等级 风险等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