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市20xx年高考数学二模试卷文科word版含解析内容摘要:

(﹣ 1, +∞ ) C.(﹣ ∞ ,﹣ 2) D.(﹣ 1, +∞ ) 【考点】 7C:简单线性规划. 【分析】由约束条件作出可行域,化目标函数为直线方程的斜截式,结合目标函数 z=kx+y仅在交点( 8, 10)处取得最小值即可求得 k的取值范围. 【解答】解:由约束条件 作出可行域如图, 联立 ,解得 A( 8, 10), 化目标函数 z=kx+y为 y=﹣ kx+z, ∵ 目标函数 z=kx+y仅在交点( 8, 10)处取得最小值, ∴ ﹣ k> 2,则 k< ﹣ 2. ∴ k的取值范围为(﹣ ∞ ,﹣ 2). 故选: C. 10.如图为一个多面体的三视图,则该多面体的体积为( ) A. B. 7 C. D. 【考点】 L!:由三视图求面积、体积. 【分析】如图所示,由已知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为正方体去掉两个倒立的三棱锥.利用体积计算公式即可得出. 【解答】解:如图所示,由已知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为正方体去掉两个倒立的三棱锥. ∴ 该多面体的体积 V=23﹣ ﹣ =7. 故选: B.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5小题,每小题 5分,共 25分. 11.已知奇函数 f( x) = ,则 f(﹣ 2)的值为 ﹣ 8 . 【考点】 3T:函数的值. 【分析】由 f( x)为 R上的奇函数可得 f( 0) =0,从而可得 a值,设 x< 0,则﹣ x> 0,由f(﹣ x) =﹣ f( x)得 3﹣ x﹣ 1=﹣ f( x),由此可得 f( x),即 g( x),即可求得 f(﹣ 2). 【解答】解:因为奇函数 f( x)的定义域为 R, 所以 f( 0) =0,即 30﹣ a=0,解得 a=1, 设 x< 0,则﹣ x> 0, f(﹣ x) =﹣ f( x),即 3﹣ x﹣ 1=﹣ f( x), 所以 f( x) =﹣ 3﹣ x+1,即 g( x) =﹣ 3﹣ x+1, 所以 f(﹣ 2) =g(﹣ 2) =﹣ 32+1=﹣ 8. 故答案为:﹣ 8. 12.过点( 1, 1)的直线 l与圆( x﹣ 2) 2+( y﹣ 3) 2=9相交于 A, B两点,当 |AB|=4时,直线 l的方程为 x+2y﹣ 3=0 . 【考点】 J9: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分析】当直线 l 的斜率不存在时,直线 l的方程为: x=1,不符合题意;当直线 l 的斜率存在时,圆心到直线 kx﹣ y﹣ k+1=0的距离 d= = ,解得 k=﹣ ,由此能求出直线l的方程. 【解答】解:直线 l:经过点( 1, 1)与圆( x﹣ 2) 2+( y﹣ 3) 2=9相交于 A, B两点, |AB|=4,则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为 , 当直线 l的斜率不存在时,直线 l的方程为: x=1,不符合题意; 当直线 l的斜率存在时,设直线 l: y=k( x﹣ 1) +1,即 kx﹣ y﹣ k+1=0 圆心到直线 kx﹣ y﹣ k+1=0的距离 d= = ,解得 k=﹣ , ∴ 直线 l的方程为 x+2y﹣ 3=0. 故答案为: x+2y﹣ 3=0. 13.若按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运行后,输出的结果是 63,则判断框中的整数 M的值是 6 . 【考点】 EF:程序框图. 【分析】由图知每次进入循环体, S的值被施加的运算是乘以 2加上 1, 由此运算规律进行计算,经过 5次运算后输出的结果是 63,故 M=6. 【解答】解:由图知运算规则是对 S=2S+1,执行程序框图,可得 A=1, S=1 满足条件 A< M,第 1次进入循环体 S=2 1+1=3, 满足条件 A< M,第 2次进入循环体 S=2 3+1=7, 满足条件 A< M,第 3次进入循环体 S=2 7+1=15, 满足条件 A< M,第 4次进入循环体 S=2 15+1=31, 满足条件 A< M,第 5次进入循环体 S=2 31+1=63, 由于 A的初值为 1,每 进入 1次循环体其值增大 1,第 5次进入循环体后 A=5; 所以判断框中的整数 M的值应为 6,这样可保证循环体只能运行 5次. 故答案为: 6. 14.定义运算 “ ⊗” : a⊗b=a+b﹣ ( a, b 为正实数).若 4⊗k=3,则函数 f( x) = 的最小值为 1 . 【考点】 3H:函数的最值及其几何意义. 【分析】先利用新定义运算解方程 4⊗k=3,得 k的值,再利用基本不等式求函数 f( x)的最小值即可. 【解答】解:依题意, 4⊗k=4+k﹣ 2 =3,解得 k=1, 此时,函数 f( x) = = = = + ﹣ 1≥ 2 ﹣ 1=2﹣ 1=1. 当且仅当 x=1时取得最小值 1. 故答案为: 1. 15.已知点 A(﹣ 2, 3)在抛物线 C: y2=2px的准线上,过点 A的直线与 C在第一象限相切于点 B,记 C的焦点为 F,则 |BF|= 10 . 【考点】 K8:抛物线的简单性质. 【分析】由题意先求出准线方程 x=﹣ 2,再求出 p,从而得到抛物线方程,写出第一象限的抛物线方程,设出切点,并求导,得到切线 AB的斜率,再由两点的斜率公式得到方程,解出方程求出切点,再由两点的距离公式可求得. 【解答】解: ∵ 点 A(﹣ 2, 3)在抛物线 C: y2=2px的准线上, 即准线方程为 : x=﹣ 2, ∴ p> 0,﹣ =﹣ 2即 p=4, ∴ 抛物线 C: y2=8x,在第一象限的方程为 y=2 , 设切点 B( m, n),则 n=2 , 又导数 y′=2 ,则在切点处的斜率为 , ∴ = ,即 m+2 =2 ﹣ 3 , 解得: =2 或( 舍去), ∴ 切点 B( 8, 8),又 F( 2, 0), ∴ |BF|= =10. 故答案为: 10.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 6小题,共 75分. 16. △ ABC的内角 A, B, C的对边分别为 a, b, c,已知 2cosA( ccosB+bcosC) =a. ( I)求 A; ( II)若 △ ABC的面积为 ,且 c2+a。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