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市20xx-20xx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历史试卷word版含解析内容摘要:

‟之间做出了严格的界分,因为后者是一种自我强制 ”,可知强调雅典人遵守自己制定的法律,注重自律. A 项反对贵族政治的不公平,材料无法体现,排除; B 项遵守正当程序制定的法律,符合材料,材料强调雅典人 遵守法律这一自我强制,是正确答案; C 项更加注重对自我的约束,说法不符合材料,材料无法体现更加注重对自我的约束,排除; D 项主张自由是法治的基础,说法不符合材料,材料中雅典人认为法治需要自我强制,排除; 故选 B 【点评】 本题考查古代希腊的政治制度,以雅典人对法律的态度为切入点.注意区别比较古代东西方对待法律的不同. 10.孙中山在最初开展革命活动时,主要赢得了秘密会社、下层阶级和海外华侨的支持,却没有得到士大夫阶层的拥护,他们普遍支持康有为和梁启超。 1900年后,越来越多的士人加入了孙中山的事业,孙的形 象由原先 “犯上作乱者 ”一变而成为爱国志士。 促成这种转变的主要因素是( ) A.列强加剧侵略扩张 B.革命思想的不断传播 C.清廷日益腐朽反动 D.孙中山个人声望提高 【考点】 98: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辛丑条约》. 【分析】 本题解答的关键是从 “1900年后,越来越多的士人加入了孙中山的事业,孙的形象由原先 “犯上作乱者 ”一变而成为爱国志士 ”“主要因素 ”切入,结合八国联军侵华进行思考. 【解答】 本题解答的关键信息是 1900 年后,列强加剧侵略扩张是在甲午中日战争后,所以 A 错误; 革命思想的传播没有被士大夫阶层接受 ,他们接受康、梁的维新思想,通过改革救国的思想,他们对政府还抱有幻想,所以 B 错误; 1900 年后,八国联军侵华失败,签订《辛丑条约》,清王朝成为了 “洋人的朝廷 ”,人们对清政府彻底绝望,促成了孙中山形象的转变,所以 C 符合题意; D 是因素之一,但不是主要因素; 故选 C. 【点评】 本题考查了八国联军侵华后,孙中山形象的变化,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调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难度适中. 11.如图是苏联人心目中的马歇尔计划。 对其理解正确的是( ) A.美国摧毁了西欧经济基础 B.西欧成 为美国的政治附庸 C.揭示了马歇尔计划的本质 D.反映了当时冷战国际形势 【考点】 E4:马歇尔计划. 【分析】 本题考查马歇尔计划,具体考查马歇尔计划的目的和影响. 【解答】 材料给出的是一幅漫画,是与马歇尔计划有关的.苏联这个时候已经与美国敌对,所以对马歇尔计划是一种否定的态度. A 项,说法错误,马歇尔是一个帮扶计划; B 项,说法不符合漫画的含义; C 项,材料没有揭示本质,只是表现出一定的情感色彩; D 项,说法正确.故选 D. 【点评】 本题考查马歇尔计划的目的和影响,重点考查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探讨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注意马歇尔计划的目的、主要内容、影响. 12.《庄子 •让王》: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 ”这话( ) ① 反映了小农经济下人们的理想和追求 ② 展现了自给自足,生活富裕的画面 ③ 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④ 表达了人们对社会安定的期盼。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考点】 32:百家争鸣. 【分析】 本题考查百家争鸣,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的能力. 庄子的思想是以老子为学说为基础而发展的.《庄子》一书更像是以故事的形式对道家学说加以解说. 其中的语言形式对中国的古代小说和传奇的文本表达有重大的影响.道家思想讲究一切讲究自然,不可强求,与儒家思想相反. 【解答】 题干材料 “心意自得 ” 展现了自给自足的生活画面,但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具有落后性的特点,结合题干无法得出 “生活富裕 ”的结论,故 ② 错误; ①③④ 均符合题意,故 ①③④ 正确. 故选 C. 【点评】 本题属于组合型选择题,最好用排除法. 13.郭沫若在《奴隶制时代 •中国古代史的分期问题》一文中认为:《春秋》在鲁宣公十五年(前 594 年)有 “初税亩 ”的记载,虽然仅仅三个字,却含有极其重大的社会变革的历 史意义。 这里所说的 “重大的社会变革的历史意义 ”主要是指( ) A.承认了私人对土地的所有权 B.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C.土地国有制度不断完善 D.井田制在历史上完全消失 【考点】 24: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演变. 【分析】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考查鲁国实行 “初税亩 ”的作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对中国古代土地制度演变历程的掌握. 【解答】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 594 年,鲁国实行 “初税亩 ”,规定不论公田和私田,一律 “履亩而税 ”,这实际上承认了私田主 人对私田的所有权,故 A项正确. B 项是商鞅变法的影响,与题意不符,应排除. CD 两项表述错误,应排除. 故选 A. 【点评】 奴隶社会土地所有制:井田制 ( 1)性质:井田制是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它是土地私有制不发达的表现. ( 2)兴衰:它始于商朝,完备推广于西周,春秋后期逐渐瓦解. ( 3)内容(权利与义务):土地所有权属于国王,诸侯臣下能世代享用,奴隶主驱使奴隶集体耕作并剥夺奴隶的劳动果实. 封建社会土地所有制:建地主土地私有制,战国确立.商鞅变法规定:废井田,开阡陌,政府承认田地归私人所有,允许自由 买卖,标志着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的确立.地主占有大量土地,用地租剥削农民.这种制度是我国二千多年封建社会的主要土地制度. 封建土地所有制大体分为三种类型:国有土地所有制、地主土地所有制、农民土地所有制.其以地主土地所有制为主导;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包括王田制(新)、屯田制(三国)、均田制(北魏至唐中期)三种形式. 14.下表中英国就业人口比重发生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 农业 工业 服务业 1841 年 20% 4 3% 37% 1877 年 14% 55% 31% A.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B.工业革命的推动 C.海外市场的扩大 D.人口数量的减少 【考点】 5A: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分析】 本题考查第一次工业革命.需要掌握第一次工业革命对英国就业人口比重的影响.解题的关键是对题干材料的解读与分析,注意表格中的时间与数据变化. 【解答】 依据题干表格可知, 1841 年﹣ 1877 年英国农业与服务业人口比例下降,工业人口比例上升,结合所学可知, 1841 年﹣ 1877 年处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由于工业革命革命的开展使得英国就业人口比重发生变化,故 B 项正确. 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是在 17 世纪,与题干时间不符,故 A 项错误. CD 两项明显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故选 B. 【点评】 本题以英国就业人口比重变化表格为切入点考查对第一次工业革命对英 国就业人口比重的影响的把握,考查学生解读表格、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5.与明清时期产生并缓慢发 展的资本主义萌芽相比,近代出现的资本主义企业最突出的特点是( ) A.资金源于私人 B.产生发展于中国近代 C.受外商刺激而产生 D.使用机器生产 【考点】 A8: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的特点. 【分析】 本题考查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需要掌握近代民族工业的特点.解题的关键是注意限定信息 “最突出的特点 ”和对近代民族工业的特点的识记. 【解答】 注意限定信息 “最突出的特点 ”,结合所学可知,与明清时期产生并缓慢发展的资本主义萌芽相比,近代出现的资本主义企业最突出的特点是使用机器生产,故 D 项正确. ABC 三项均不是 “最突出的 特点 ”,应排除. 故选 D. 【点评】 本题考查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考查对近代民族工业的特点的把握, 考查学生抓住关键信息和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运用能力. 16.图 1 到图 2 的变化,反映我国古代农业生产中( ) A.铁犁牛耕的出现 B.耕犁技术的成熟 C.精耕细作的开始 D.单位亩产量提高 【考点】 22: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工具. 【分析】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农业经济.考查古代农业主要耕作方式的演变,学生材料处理、提取图片材料中的信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解答】 图一是出现于汉代的二牛抬杠的耕作方 式,图二是唐代的曲辕犁,它的 出现标志着我国传统步犁的基本定型.所以从图一到图二反映出了我国古代耕犁技术的成熟,故 B 项正确. A、 C 两项出现于春秋战国,应排除. 材料不能反映单位亩产量提高的信息,故 D 项错误. 故选 B. 【点评】 此题为以文补图型选择题.此类试题以图象为主题情境,另以文字来补充图象内容不能反映的信息.解答此种类型的试题,关键在于从图象中提炼信息,并以文字传递的信息为补充,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筛选,得出正确答案. 17.有人为简化教材内容,利用公式表示概念间的基本关系,下列表述基本正确的是( ) ① 小农经济 =农业 + 家庭手工业 ② 资本主义 = 商品经济 +雇佣关系 ③ 发昌机器厂 = 地主阶级 + 近代企业 ④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 国家干预 + 垄断资本主义。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考点】 26:中国古代小农经济; DA: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分析】 本题考查中外的经济.需要掌握小农经济 、资本主义、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特点和性质.解题的关键是对小农经济 、资本主义、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特点和性质的识记. 【解答】 结合所学可知, ③ 发 昌机器厂为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创办者属于民族资产阶级,故 ③ 错误. ①②④ 均正确,故 D 项正确. 故选 D. 【点评】 本题以公式的形式考查中外的经济,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运用能力. 18. 18 世纪中后期,一场对人类历史发展有着重大影响的革命首先在英国爆发。 这场革命虽没有刀光剑影,却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刻影响。 下 面对这次革命的本质特点叙述最为准确的是( ) A.雇佣关系取代师徒关系 B.手工工场取代手工作坊 C.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 D.生产高速发展取代缓慢增长 【考点】 5A:第一次工业 革命的影响. 【分析】 本题考查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需要掌握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本质和影响.解题的关键是对题干材料的解读判断出时间是处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结合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本质和影响解答即可. 【解答】 注意限定信息 “本质 ”,依据题干材料,结合所学可知, 18 世纪中后期的革命是指第一次工业革命. AB 在工业革命以前已经出现,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开展,使得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社会生产力获得飞跃式发展,故 C 项正确. D 项是阶级结构的变化只是表面现象,不是本质,应排除. 故选 C. 【点评】 本题考查第 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考查对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本质和影响的把握,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9. 1929 年发生了一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 当时人们最有可能的体验是( ) A. “牛奶面包价格都涨到天上去了 ” B. “找工作比买彩票中奖还要难 ” C. “整个西方世界像一潭死水般平静 ” D. “为共渡难关各国变得亲如兄弟 ” 【考点】 D1: 1929﹣ 1933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分析】 本题考查 1929﹣ 1933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的能力. 资本主义世界 的经济大危机在 1929 年通过股票市场猛然爆发,主要原因: 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依然存在,即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国民贫富差距拉大,限制了社会实际消费能力的增长. 分期付款的消费模式展现的是美国市场的虚假繁荣使原本存在的生产和需求之间的矛盾尖锐化. 无限制的股票投机活动,增加了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 导火线:纽约股市崩溃. 【解答】 1929~ 1933 年发生的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导致了农产品价格下跌,各国纷纷寻找国外市场,引发了各国之间的矛盾,而且 由于股市崩溃,股票价格一跌再跌,故 ACD 错误, B 正确. 故选 B. 【点评】 危机很快席卷了资本主义世界原因: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经形成,各国经济联系紧密.(联系两次工业革命的内容) 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地位.美国是资本主义世界头号经济大国,又是最大的债权国,它的经济状况对资本主义世界也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20.罗斯福新政最能体现的经济学思想是( ) A. “发展经济的最佳方法就是自由放任、听之任之、不加干涉. ”。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