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宁市20xx届高三物理一模试卷含解析内容摘要:
于 b、 f两点间电势差,故 C错误. D、 d、 f两点电势相等,则质子沿圆周由 h到 d与由 h到 f,电场力做功相等,故 D正确. 故选: D 4.如图所示,人造卫星 P(可看作质点)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在卫星运行轨道平面内,过卫星 P作地球的两条切线,两条切线的夹角为 θ ,设卫星 P绕地球运动的周期为 T,线速度为 v,万有引力常量为 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θ 越大, T越大 B. θ 越小, T越大 C.若测得 T和 θ ,则地 球的平均密度为 ρ= D.若测得 T和 θ ,则地球的平均密度为 ρ= 【考点】人造卫星的加速度、周期和轨道的关系. 【分析】由 θ 可确轨道半径,再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确定各量与半径的关系可得各选项的正误. 【解答】解: A、 B、半径 r= ( R为地球的半径),可知 θ 越大,半径越小,又运动周期: T=2 ,则半径越小,周期越小; θ 越小,半径越大, T越大.则A错误, B正确. C、 D、测得 T和 θ ,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m =G 得ρ= ,则 D正确, C错误 故选: BD 5.如图所示,用均匀导线做成 边长为 ,线框的一半处于垂直线框向里的有界匀强磁场中.当磁场以 20T/s的变化率增强时, a、 b两点间电势差的大小为 U,则( ) A. φ a< φ b, U= B. φ a> φ b, U= C. φ a< φ b, U= D. φ a> φ b, U= 【考点】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分析】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求出感应电动势的大小,根据楞次定律判断出感应电流的方向,再通过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求出电流以及电势差. 【解答】解:题中正方形线框的左半部分磁通量变化而产生感应 电动势,从而在线框中有感应电流产生,把左半部分线框看成电源,其电动势为 E,内电阻为 ,画出等效电路如图所示. 则 a、 b两点间的电势差即为电源的路端电压,设 l是边长,且依题意知: =20 T/s. 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得: E=N =120 V= V 所以有: U=IR= =, 由于 a点电势低于 b点电势,故有: Uab=﹣ V. 故选: A. 6.如图所示,一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匝数之比为 n1: n2=55: 1,原线圈接入电压u=220 sin100πt ( V)的交流 电源,图中电表均为理想电表,闭合开关后,当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 P从最上端滑到最下端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副线圈中交变电流的频率为 100Hz B. t=,电压表的示数为 4V C.电流表的示数先变小后变大 D.电流表的示数先变大后变小 【考点】变压器的构造和原理. 【分析】根据交流电的瞬时值表达式得出交流电的圆频率,由 f= 即可求出交流电的频率;根据变压器的特点:匝数与电压成正比,与电流成反比,输入功率等于输出功率;根据电路的结构,得出电路中电阻的变化规律,然后结合欧姆定律分 析电路中的电流的变化即可. 【解答】解: A、由电压公式知交流电的 ω=100π , f= = =50Hz,故 A错误; B、原线圈两端的输入电压有效值为 220V,由电压与匝数成正比知, ,所以副线圈两端电压为: V(即为电压表的读数),故 B正确; C、 D、由图可知,滑动变阻器的上下两部分并联后与 R串联,根据串并联电路的电阻可知,当滑片 P位于中间位置时,并联电阻的电阻值最大,所以当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 P从最上端滑到最下端的过程中,电路中的总电阻先增大后减小,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的电阻值将先减小后增大. 变压器的输出电流先减小后增大,则输入的电流也是先减小后增大,即电流表的示数先变小后变大.故 C正确, D错误. 故选: BC 7.如图所示,匀强磁场分布在半径为 R的 圆形区域 MON内, Q为半径 ON 上的一点且OQ= R, P点为边界上一点,且 PQ与 OM平行.现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带电粒子以相同的速度射入磁场(不计粒子重力及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其中粒子 1从 M点正对圆心射入,恰从 N点出,粒子 2从 P点沿 PQ射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粒子 2一定从 N点射出磁场 B.粒子 2在 P、 N之间某点射出磁场 C.粒子 1与粒子 2在磁场中的运行时间之比为 3: 2 D.粒子 1与粒子 2在磁场中的运行时间之比为 2: 1 【考点】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 【分析】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确定圆心的方法:( 1)洛仑兹力指向圆心;( 2)弦的中垂线过圆心.由此方法确定运动轨迹.求粒子运动时间在磁场中运动时间的方法:( 1);( 2) , s为弧长.由此方法比较时间. 【解答】解:粒子 1从 M点正对圆心射入,恰从 N点出,根据洛仑兹力指向圆心,和 MN的中垂线过圆心,可确定圆心 O1,运动轨迹为蓝色圆弧,其半径 R.两个完全相同的带电粒子以 相同的速度射入磁场,粒子运动的半径相同.粒子 2从 P点沿 PQ射入,根据洛仑兹力指向圆心,圆心 O2应在 P点上方 R处,连接 O2P、 ON、 OP、 O2N, O2PON为菱形, O2N大小为 R,所以粒子 2一定从 N点射出磁场. A正确, B错误. ∠MO 1N=90176。 ; ∠PO 2N=∠POQ , cos∠POQ= ,所以 ∠PO 2N=∠POQ=45176。 .两个完全相同的带电粒子以相同的速度射入磁场,粒子运动的周期相同.粒子运动时间与圆心角成正比.所以粒子 1与粒子 2在磁场中的运行时间之比为 2: 1. C错误, D正确. 故选: AD. 8. 如图所示,带有挡板的光滑斜面固定在水平地面上,斜面的倾角为 θ=30176。 .质量均为 l kg的 A、 B两物体用轻弹簧拴接在一起,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5N/cm,质量为 2kg的物体 C用细线通过光滑的轻质定滑轮与物体 B连接.开始时 A、 B均静止在斜面上, A紧靠在挡板处,用手托住 C,使细线刚好被拉直.现把手拿开,让 C由静止开始运动,从 C开始运动到 A刚要离开挡板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取 g=10m/s2)( ) A.初状态弹簧的压缩量为 1cm B.末状态弹簧的伸长量为 1cm C.物体 B、 C与地球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D.物体 C克服绳的拉力所做的功为 【考点】功能关系;功的计算. 【分析】根据胡克定律求初状态弹簧的压缩量和末状态弹簧的伸长量.根据机械能守恒的条件:只有重力和弹力做功,分析机械能是否守恒.由系统的机械能守恒,求出末状态时 C的速度,再由动能定理求物体 C克服绳的拉力所做的功. 【解答】解: A、初状态弹簧的压缩量为 x1= = =1cm,故 A正确. B、末状态弹簧的伸长量为 x2= = =1cm.故B正确. C、对于物体 B、 C与地球组成的系统,由于弹簧对 B做负功,所以系统的机械能不守恒.故C错误. D、初末状态弹簧的弹性势能相等,对于弹簧、物体 B、 C与地球组成的系统,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mCg( x1+x2) =mBg( x1+x2) sinθ+ 对 C,由动能定理得 mCg( x1+x2)﹣ W= 解得物体 C克服绳的拉力所做的功 W=,故 D正确. 故选: ABD 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 9题~第 1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 13题~第 1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 9.如图 1所示,某同学设计了一个测量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的实验装置,装有 定滑轮的长木板固定在水平实验台上,木板上有一滑块,滑块右端固定一个动滑轮。山东省济宁市20xx届高三物理一模试卷含解析
相关推荐
the cross country trip, he was volunteering about 200 hours a year at various places. He’s made sandwiches fo r homeless families in Washington . He’s taught math to fifth graders in Cuernavaca,
、 C、 D四个选项中 , 选出一个能填入文章中相应空白处的最佳答案。 ( 10 分) My name 61 Gina. I am a girl. I have a big family. There are 62 people ( 人 )in my family. They are my grandparents, my parents, my 63 Jack and I. My 64
2、入。 发病适宜温度为 2527,低于 12不发病,秋季的温度正好适宜病菌繁殖。 当田间缺水肥或沙地条件下,或葱田蓟马等虫害重时,利于发病。 这位菜农反映他已经用过 3 次药,包括杀毒矾在内的对症药剂。 根据当前条件,我感到是连续降雨的高湿条件降低了防治效果。 建议采用综合方法加强防治力度。 第一,已经干枯的病叶应剪除并烧毁。 减少再传染的菌源。 第二,轮换用药,用 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 90分) 注意事项: Ⅱ卷所有题目的答案考生须用黑色签字笔、钢笔或圆珠笔在试题卷上答题,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和第Ⅱ卷一并上交。 ,密封线内答题无效。 题号 1621 22 23 24 25 26 27 总分 分数 二、非选择题(共 90分,基础题 72分,发展题 18 分)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 6个小题,每小题 4分,共 24分。 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的横线上。 )
效措施。 ( 4 分) 37. (22 分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由汉江中上游的丹江口水库引水,重点解央北京、天津、石家 庄、郑州等沿线 20多座大中城市的缺水问题,并兼顾沿线生态环境和农业用水,干渠总长达 1277 公里。 中线工程分二期实施,第一期工程建设主要目标:丹江口大坝加高,通过硬化明渠 输水到河南、河北、北京、天津四省市,平均每年可调水 95 亿立方米
your school? Write to me soon. Yours, Emma at C. see D. sees 39。 s 60. A. because B. so C. of D. but . with B. and C. of D. for V.补全对话阅读对话,从每题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佳答案完成对话。 ( A: 66 B: Yes, need a sweater.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