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德州市20xx-20xx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word版含解析内容摘要:

之事》( 4分 ) 14. 阅读下面这首清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 ) 帐 夜 ① 吴兆骞 穹帐连山 ② 落月斜,梦回孤客尚天涯。 雁飞白苹 ③ 年年雪,人老黄榆夜夜笳。 驿路几通南国使,风云不断北庭 ④ 沙。 春衣少妇空相寄,五月边城未著花。 【注】①诗人因科场案而流放宁古塔(今黑龙江省宁安)二十余年,此诗约作于抵宁古塔三年之时。 ②连山:就着山势。 ③白苹:白草。 ④ 北庭:汉时北匈奴所居之地,这里指诗人所居之地。 ( 1)诗歌第二联是如何写景的。 请简要分析。 ( 4分) ( 2)结合诗歌尾联,对“空”字加以赏析。 ( 4分)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 8分) ( 1)《离骚》中 表现诗人宁愿突然死去随着流水消逝,也不肯做出世俗小人的模样的句 子是: 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 2)《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努力或沮 丧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 3)《蜀道难》中,表现诗人面对 蜀道艰险,屏住呼吸、抚胸长叹的句子是 ,。 ( 4)《论语》中表示见到贤人就向他们学习和看齐,见到没有德行的人就会反省自己 的句子是:“ ,。 ” 五、( 12分) ,使上下文语意连贯,只填序号。 (4分) 自宋元至明清,清明节除了要祭扫家墓,还要在门楣、窗户上插上柳条。 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 , __________, __________。 ① 达到人丁兴旺、身体健康的目的 ②于是在郊游踏青时 ③它便成了人类文化中生命力的象征 ④人们企盼将这种生命力转移到自家门庭和家庭成员身上 ⑤不会忘记顺便折一些柳条回来 ⑥由于柳树最先送来春的消息并且具有旺盛的生殖力 17. “ 任性 ” 已经成为网络上使用频率最高的流行词之一,请根据语境,解释它的具体含意。 ( 4分) ( 1)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说大道至简,有权不可 任性 . .。 各级政府 都要建立简政放权、转变职能的有力推进机制,给企业松绑,为创业提供便利,营造公平竞争环境。 ( 2)政协发言人吕新华在回应反腐问题时表示,党和政府以及群众在反腐问题上态度是一致的,套用一个网络热词,就是“大家都很 任性 . . ”,在这点上大家没有分歧。 “选择”为话题,仿照例句,另外再选择两位人物,各写一句话。 ( 4分) 例句: 面对名利之巅,庄子却选择拒绝世俗于漆园蓬门之外的自由生活。 六、( 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9~ 22题。 平淡的隽永 —— 悼丁聪先生 陈四益 丁 聪先生去世的消息,毫不令我意外。 他静静地躺在医院里已经一个多月了。 十天前,丁太太打来电话,说这一次恐怕比较“麻烦”。 我懂她的意思。 多少回,他大难不死,虽有凶险,终于化险为夷。 但这次,一直高烧不退,一直昏迷不醒,结果实难逆料。 丁先生和丁太太都是实实在在的人,从不愿麻烦别人,也从不肯做劳师动众的事情。 丁太太说,如果丁先生这次在劫难逃,不打算开追悼会或向遗体告别。 老朋友,大多已届高龄,大热天往返劳顿,于生者有伤,于死者何益。 一动不如一静,或可写一些文字,留下他生活的痕迹,留下一片情谊。 怀念他,就请好 其书,好其画,从而想见其人。 她劝我不要去医院探望,因为探望昏迷不醒的病人已经没有意义。 造化弄人,这是一句老话,谁不曾受过命运的拨弄。 丁聪先生的一生,有太多的事是他万万不曾料到的。 丁先生的父亲丁悚是知名画家。 丁聪从小喜欢画画,父亲却坚决反对他走上绘画的道路。 这大概就叫“干一行,怨一行”吧。 可是万万不曾料到,父亲的坚决反对,反倒促成了丁聪的决心。 我不知道当他饱尝绘画道路的无尽艰辛之后,是否领悟了父亲用心之苦,我只知道,在他晚年,时时怀念着反对他学画的“老丁”。 不过他不曾后悔,他说:“我就是要画。 ” 丁 聪提着画笔走上过抗日的战场,走上过反独裁、争民主的战场,他也进过被通缉的黑名单,被迫逃亡香港。 他当时的漫画直到前些年还被台湾一家报纸整版刊出,编者写道:①要知道国民党为何丢掉了大陆,请看丁聪的漫画。 可是他万万没有料到的是,当他欢天喜地庆祝“解放”,热情洋溢投入新社会的建设时,他忽然变成了“人民的敌人”──钦定的罪名是“反党反人民反社会主义的资产阶级反动派”。 但是他不曾颓唐,他说:“我还是要画。 ” 戴在他头上的“帽子”摘掉以后,他回到了北京。 满以为从此就回到了人民的队伍。 但一到“文革”,他又被一顿“横扫” ,劳动改造去了。 他在“干校”养猪,以为此生将终老异乡,不再有重操画笔的希望。 可他万万不曾料到,竟会有那一声惊雷,那一道电闪,刺破长空。 他终于放下了喂猪的料勺,又拿起了画笔。 他还是要画,只要一息尚存。 数十年的磨难,在这期间,丁聪追求的梦想曾经幻灭过,但却成就了他对社会更为深沉浑厚的理解与剖析。 这或许可说是造化那一点残酷的公正。 但这公正却不是人人都可领有,得到的人要付出血和泪的代价。 丁聪画笔虽然犀利,但待人却万分仁厚。 他平日里对人总是笑脸相迎,骨子里却刚直不阿。 为此,他吃尽苦头。 “反右”的时候,有人要他 检举一位朋友的反动言行,他不会无中生有,也不会落井下石,于是,他自己成了右派。 “文革”之时,又有人强逼他交代一位朋友的“罪行”,并列举此人种种“劣迹”以作“诱导”。 丁先生听后说:“这个人真坏。 ”逼他的人大喜过望,催他赶快交代。 丁先生慢悠悠地说:“我同他相交那么多年,他做了那么多的坏事,居然一点也不告诉我。 天底下竟有这么坏的人。 ”为此,他挨了一顿铁棍,被打得头破血流。 此事若非丁太太谈及,谁也不会知道。 丁先生生命的最后两年,最遗憾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