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1doc(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仔细检查机身、螺栓、卡套、弹簧和支架是否正常,管接头是否牢固,有无漏风,钻 杆是否弯直,是否堵塞,不符合要求应修理或更换。 凿岩机支架应放置稳定,钻速由慢到快。 同时在钻 眼过程中要仔细监听钻声,一旦发现异常,立即检查修理。 ⑤放稳风枪支腿 开钻眼前,要把地上的弃渣清理干净,整平地面,把风枪的支架放置稳妥,防止风枪倾倒伤人。 ⑥严禁无水钻孔 当使用风动凿岩机时,为了防止空气污染,超速过热损坏钻机,要始终保持钻头供水充足。 如供水软管损坏应及时修理或更换。 ⑦严禁人为助力 钻孔时钻头适当压紧在岩石上,保持均衡压力,严禁用人的身体推压助力,以免断钎伤人。 钻机下严禁站人。 ⑧安全撤出钻机 炮眼钻 成后,撤出钻机要小心。 先升起前后支撑,再撤出钻机,然后关闭风源,收回整理好风水软管,最后把钻机移到爆破安全区以外的地方。 ⑨安全使用电钻 使用电钻机钻眼时,认真检查手柄胶套和防止电缆脱落的装置是否良好。 电钻钻工必须戴绝缘手套、穿绝缘鞋。 同时电气供电箱内要安装漏电保护器。 不得用手导引回转钢钎。 ⑩妥善处理卡钎 钻眼机的钻钎被卡住时,用板钳松动慢慢拨出,不可敲打或用机械牵拉。 严禁使用电钻处理被卡住的钻钎。 四 ) 爆破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在隧道开挖前必须做好爆破设计,以便确定炮眼的密度、角度、深度 和炸药的用量及装药的方法。 在施工爆破设计过程中,要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本地省市政府及有关部门规定,坚持安全、可靠、有效的原则: ①分工划片装药 在装药前,针对炮眼的布局和装药规定,规范装药的顺序和安全有效的装药程序,划片分工负责,保持安全距离,防止相互碰撞。 装药剩下的炸药雷管要立即装箱退回到被授权的炸药库房内。 ②清除炮眼内杂物 清孔是为了满足药卷顺利装填。 在清除炮眼内杂物时,要通知在场人员注意躲避,防止被吹起的石头伤人。 持吹风管的人和送风的人要配合默契,防止吹风管伤害。 ③ 爆破品要远离危险物 加工好的爆破器材运到装炮点后,分别放在安全地点,防止其它物件倾到被砸。 装药完成后剩余的炸药雷管应立即送回炸药库。 在装药和运送炸药期间应远离任何形式的易燃易爆材料和危险场所。 ④应用木棒装药 装药时必须用木棒轻轻送进,轻轻地捣实,严禁用力强行装药。 起 爆药不得捣得太实。 严禁使用铁棍(棒)装药。 严禁边钻孔边进行装药作业。 ⑤封存堵好装药炮孔 严禁擅自增加装药量。 炮眼封堵使用粘土或者专用的封孔材料,不允许使用石硝或其它物品封堵炮眼。 ⑥撤出机械设备 在炸药雷管即将运到之前,装炮区的所有机械或 机具必须停止运转,撤到装药区 30m以外的地方。 ⑦停止其它工作 一旦开始装药,在炮眼 20m范围内不准继续钻孔作业,严禁一边打一边装药。 同时,不允许在装药区域内进行与装药作业无关的其它工作。 ⑧供电设备安全 移动设备的供电线路和临时配电电缆应与装炮点和爆破物品保持一段安全距离。 爆破区域内附近的电缆必须断电、绝缘、上锁。 为防止中途停电,装药人员要带有安全灯具。 ⑨保护装药安全 严禁在装好炸药的炮眼里钻孔加深。 炮眼在装上炸药后和连线时应有专人看管或防护,防止意外发生。 隧道施工爆破是一项严谨而又 危险的系统组织工作,在炸药雷管的运进、装药和起爆、检查、瞎炮处理一条龙工作中必须确定一名合格的, 经验丰富的人员统一组织指挥,确保每次爆破的安全。 ①安全加工爆破器材 爆破器材加工必须在专用加工房里进行,加工房要远离洞口不少于50m以外适合的地方,严禁在加工房以外任何地方加工爆破器材。 加工爆破器材必须使用合格的专用雷管钳连接。 装药人员、爆破作业人员、爆破器材加工人员和向洞内运送爆破器材的人员严禁穿戴化纤衣物和携带火柴、打火机等危险品。 ②撤离到起爆安全距离以外 实施爆破前,所有人员必须撤离起爆现场,其安全距离 为: 独头隧道撤离不少于 200m;相临的上下坑道撤离不少于 100m;相临的平行隧道、横通道及洞与洞之间撤离不小 50m; ③确定爆破时间 爆破时间的安排确定是爆破工的责任,严禁非爆破工和其它人员任意确定。 ④使用专用点火器材 点火起爆必须使用专用点火器具或器材。 火花起爆必须使用导火索专用点火器材,严禁用火柴、烟头和打火机等明火点炮。 ⑤突出警告信号 爆破区的警告信号要求明显突出显示。 在距爆破掌子面安全距离以外设立移动或固定的警戒,禁止任何人通过。 起爆前在明显处悬挂都能读懂的可视警告标志,使每位人员都能清楚知道 正在装药,爆破即将发 生。 在通往爆破危险点的道路上设旗手,阻止爆破作业期间的交通。 在爆破前和爆破结束时都要发出声响警告信号。 通过安全教育和班组活动,解读安全警告标志和声响警告信号,使全体员工都能听懂、看懂、熟知、记牢、遵守。 黄色-爆破前 20分钟-挂黄旗,同时持续鸣响长笛1分种,间歇 10秒的警笛。 红色-爆破前 5分钟-挂红旗,同时鸣响一次 60秒的警笛。 全部解除-挂绿旗,同时鸣响一次 30秒的警笛。 警告信号:全部停止工作,立即撤离禁区。 爆破监督员打电话通知警戒安全警卫人员,禁止任何人员进入爆破禁区。 解除信号:重新开 始通风,进行安全检查。 爆破监督员打电话通知警戒区安全警卫人员,允许人员进入洞内。 只有在爆破监督员已经调查并确认爆破掌子面没有瞎炮,方能发出全部解除信号。 如果怀疑或确认有瞎炮时,禁区内仍然应处于红色状态,直到重新起爆或者使其安全为止,按照爆破监督员指令时间,才能发出绿色状态信号。 ⑥爆破后的工作 立即把起爆线与起爆器断开;用一定的时间进行排烟,然后再进行安全检查有无瞎炮和可疑点;有无残余的炸药雷管;顶板两帮有无松动的危石;支护有无损坏和变形。 在爆破工检查确认没有异常情况下,允许人员返回掌子面洒水降尘;进行全 面清理,敲帮问顶,处理松动的危石,保证人员在安全状态下工作。 ⑦爆破效果 拱部和墙体执行强制性标准。 光面爆破,轮廓清晰,无超挖和欠挖 现象,残眼率达到 85%以上。 ⑧贯通安全 当在同一隧道两个工作面接近贯通时,与对面施工方加强联系,服从统一协调指挥。 两工作面距离接近余留 8倍循环进尺时,应时报告驻地监理、总监办、桃巴高速业主,由驻地监理、总监办、桃巴高速业主决定另一端停止掘进,将人员设备撤走。 并在安全距离处设置警示,禁止人员入内,直至全面贯通。 4. 瞎炮的安全处理 全面搜索现场:起爆结束后应全面搜索、清理现场 ,对未起爆的炸药进行全部线路搜寻,如有瞎炮立即做好标识,通知爆破安全监督人员。 专人处理瞎炮:发现瞎炮存在,指派爆破工专人处理,必要的人员协助。 其它工作一律停止,人员、设备撤离现场。 讲究处理方法:严禁从未起爆的炮眼中拉扯导火索或炸药雷管,严禁用铁钩、铁丝、钢筋或其它刚性物件掏取炸药雷管,向孔里放一支新的起爆药包重新引爆。 如果感到危险,可以用水冲出炸药雷管。 5 严肃处理纪律:在所有瞎炮未重新起爆前,未经授权人批准,任何人不准进入瞎炮处理现场,瞎炮处理区不允许进行任何其他工作。 五 ) 洞内通风与防尘安全保证 措施 1. 做好通风规划工作 隧道通风规划是保证通风质量的重要环节,机械选型、软管配置应适合满足通风要求,能够充分地清除空气中的污染物。 开挖面风流中, 按体积计氧气不得低于 20%,二氧化碳不得超过 %。 2. 足额输送新鲜空气 隧道施工的通风工作,必须设专人进行管理,保持通风设备正常运转。 保证向每天每个人提供大于 4m3的新鲜空气。 洞内的空气质量每月至少取样分析一次;风速、含尘量每月检测一次。 3. 把风送到掌子面 通风管线的送风口距掌子面不得大于 15m。 除了爆破期间和管线接长以外,其它时间应保持连续不断的 送风。 爆破以后,立即送风排烟。 4. 要保证通风管线顺直 通风管线挂设要在一条水平线上,挂设在拱顶或拱角部位,不得弯曲,挤压。 衬砌台车的设计要求留有通风管的穿越通道,作业台架的移动及喷锚支护时不得损坏风管。 5. 严防通风管伤害 无论通风机是否运转,严禁人员在通风管进出口停留,不得将任何物品放置在通风管或管口上。 在通风机停止运转时,任何人不得靠近软管,防止一旦送风管线伤人。 6. 尽量减少人为污染 施工时使用湿式凿岩机钻孔,用水炮泥进行水封爆破及湿式喷混凝土施工工艺,机械、车辆要设置净化装置,有利于减少粉尘 浓度,净化环境,提高洞内空气质量。 7. 做好掌子面的降尘 在钻孔和出碴工作面上要做好防尘工作。 爆破后进行喷雾或洒水,出碴前要用水淋透石碴堆。 在注入式风管出风口处可以放置喷雾器协助降尘。 8. 使用清洁的卫生水 施工用水要进行化验,被污染的水源不能作为施工或降尘用水。 水源或水池要远离污染源和交通要道,保持水质清洁,并有沉淀和过滤设施。 防尘用水的固体质含量不应超过 50mg/L,大肠杆菌不得超过 3个 /L。 六 ) 喷锚支护安全保证措施 1. 坚持安全支护原则 根据要求和地质围岩稳定的实际情况采取安全、有效的支护。 材料质量要满足维持、防止松石下落或坍塌的要求。 2. 随时检查安全状态 施工期间,要对支护的工作状态进行定期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