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xx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word版含解析内容摘要:

人礼貌而亲郊送之 ,谓淳于髡曰:“荆人攻薛,夫子弗为忧,吾无以复侍矣。 ”淳于髡曰:“敬闻命矣。 ”至于齐,毕报,王曰:“何见于荆 ?”对曰:“荆甚固,而薛亦不量其力。 ”王曰:“何谓也 ?”对曰:“薛不量其力,而为齐先王立清庙。 荆固而攻薛,薛清庙必危,故曰薛不量其力,而 荆亦甚固。 ”齐王知颜色,曰:“嘻 !先君之庙在 焉.。 ”疾举兵救之,由是薛遂全。 故善说者, 陈. 其势,言其方,见人之急也,若自在危厄之中,岂用强力哉 ?强力则鄙矣。 说之不听也,任不独在所说,亦在说者。 (选自《吕氏春秋报更》,有删减 ) 【注】①髋 (wěi):弯曲。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食足以 食 . 天下之贤者 食:供养 B. 羞 . 行乞而憎自取 羞:使„„羞 C.济济多士,文王以 宁 . 宁:安宁 D.故善说者, 陈. 其势,言其方 陈:陈述 10.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此文王 之 . 所以王也 不知将军宽 之 . 至此也 B.宣孟曰:“ 而. 名为谁 ?” 君子博学 而 . 目参省乎己 C.先君之庙在 焉.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 焉 . D. 若 . 自在危厄之中 王曰:“ 若 . 是其甚与 ?” 11.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淳于髡为齐/使于荆还/反过于薛/孟尝君令人礼貌而亲郊送之 B.淳于髡为齐/使于荆还反过于薛/孟尝君令人礼/貌而亲郊送之 C.淳于髡为齐使于荆/还反/过于薛/孟尝君令人礼貌而亲郊送之 D.淳 于髡为齐使于荆/还反过于薛/孟尝君令人礼/貌而亲郊送之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国家即使小,只要用钱财对待天下的贤士,国家就会安定,百姓也会免除灾祸。 B.在去绛的路上,赵宣孟遇到一个饿倒的人,赵宣孟不仅给了他食物充饥,还又给他肉干和钱财。 C.孟尝君对淳于髡以礼相待,后来在淳于髡的劝说下,齐国出兵保全了薛。 D.齐国出兵的原因,不仅是为了救薛国,更是为了保护在薛国的齐先王宗庙。 第Ⅱ卷 (114 分 ) 四、 (24 分 )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 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 ) (1)反走对曰:“何以名为 ?臣骫桑下之饿人也。 ”还斗而死。 宣孟遂活。 (5 分 )。 (2)说之不听也,任不独在所说,亦在说者。 (5 分 ) 【答案】 9. B 10. D 11. C 12. A 13. (1)(他 )反 /转身快跑回答说: “为什么问名字 /问名字干什么呢。 我是弯曲的桑树下饿倒的那个人。 ”他返回身去与兵士搏斗而死。 赵宣孟于是得以活命。 (2)劝说而不被听从,责任不单单在被劝说的人,也在劝说者自己。 【解析】 9.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 B 项,羞 :以 …… 为羞。 10.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 A项,助词,定中之间,相当于 “的 ”,不译 /代词,我; B 项,代词,你的 /连词,表递进; C 项,代词,那里 /语气词,可译为 “啊 ”; D 项,动词,像,好像。 11.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要理解句意。 本句是说淳于髡为齐国出使到楚国去,返回的时候,经过薛。 孟尝君让人以礼相待并亲自到郊外送他。 “齐使 ”意为齐国的使者,中间不能断开,故排除 A项、 B项; “礼貌 ”意为以礼相待,中间不能断开,故排除 D项。 12. 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的能力。 A项, “钱财 ”之说不全面,文中无 “百姓也会免除灾祸 ”之说。 13.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 关键字:( 1)反:反身;走:跑;何以:为什么;斗:搏斗。 ( 2)说:劝说;任:责任。 【备注】【附参考译文】 国家即使小,它的粮食也足以供养天下的贤士,它的车辆也足以乘载天下的贤士,它的钱财也足以礼遇天下的贤士。 与天下的贤士为伍 /成为一类人,这是周文王称王天下的原因。 现在虽然不能称王,用它来安定国家,还是容易做到的。 与贤士为伍,这是赵宣孟 (赵盾 )免于被杀、孟尝君使楚军退却的根本原因所在。 古代建立功名和安定国家、免除自身灾难的人,没有别的途径,必定是遵循这个准则。 贤士,不可以用高傲的姿态使他受到屈辱。 从前,赵宣孟将要到蓟 j236。 国都绛 ji224。 ng邑去,看见一棵弯曲的桑树下,有一个饿倒躺在那里起不来的人,宣孟停下车,让人 给他食物吃,他咽下两口后,能睁开眼看了。 赵宣孟对他说,“你为什么饿到这种地步 ?”他回答说: “我在绛给人做仆隶,回家的路上断了粮,以去乞讨为羞,又厌恶私自拿取别人的食物,所以才饿到这种地步。 ”宣孟给了他两块干肉,他拜着接受了却不敢吃。 问他为什么,他回答: “我家有老母亲,我想把这些干肉留给她。 ”赵宣孟说:“你全都吃了它,我另外再给你。 ”于是又赠给他两捆干肉和一百枚钱,就离开了。 过了二年,晋灵公想杀死赵宣孟,在房中埋伏了兵士,等待赵宣孟到来。 灵公于是请赵宣孟饮酒,赵宣孟知道了灵公的意图,酒喝到一半就走了出去。 灵公 命令房中的士兵赶快追上去杀死他。 有一个人追得很快,先追到赵宣孟跟前,说: “喂,您快上车逃走,我愿为您回去拼命。 ”赵宣孟说: “你名字叫什么 ?”他反身快跑回答说; “问名字干什么。 我是弯曲的桑树下饿倒的那个人。 ”他返回身去与灵公的兵士搏斗而死。 赵宣孟于是得以活命。 这就是《尚书》上所说的 “恩德再微也无所谓小 ”的意思啊。 赵宣孟对一个人施恩德,尚且能使自身活命,更何况对万人施恩德呢 !所以《诗经》上说: “雄赳赳的武士,是公侯的屏障。 ”“人才济济,文王因此安康。 ”君主怎么可以不致力于爱怜贤士呢。 贤士是很难了解到的,只有广泛 地寻求才可以,广泛地寻找,就不会失掉了。 孟尝君在薛的时候,楚国人攻打薛。 淳于髡为齐国出使到楚国去,返回的时候,经过薛。 孟尝君让人以礼相待并亲自到郊外送他 ,对他说: “楚国人攻打薛,如果先生您不为此担忧,我将没有办法再侍奉您了。 ”淳于髡说; “我遵命了。 ”到了齐国,禀报完毕,齐王说: “到楚国见到了什么 ?”淳于髡回答说: “楚国很贪婪,薛也不自量力。 ”齐王说; “说的什么意思 ?”淳于髡回答: “薛不自量力,给齐先王立了宗庙。 楚国贪婪而攻打薛,薛的宗庙必定危险。 所以说薛不自量力,楚国也太贪婪。 ”齐王变了脸色,说, “哎呀。 先王的宗庙在那里呢。 ”于是赶快派兵援救薛,因此薛才得以保全。 所以善于劝说的人,陈述形势,讲述主张,看到别人危急,就像自己处于危难之中,这样,哪里用得着极力劝说呢。 极力劝说就鄙陋了。 劝说而不被听从,责任不单单在被劝说的人,也在劝说者自己。 14.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后面的问题。 (8 分 ) 【南乡一剪梅】招熊少府 虞集 南阜小亭台,薄有山花取次开。 寄语多情熊少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