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黄山市20xx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内容摘要:

临时„„又是不可或缺的排涝通道。 为保障城内居民用水和控制城内外水位,城墙的某些地段建设有进出水关,用闸板控制启闭,依靠它们调配拉制出入城水流。 此外,南京沿江分布着大量面积不一的圩田,为阻止江河入侵,保障农业生产和人身时产的安全„„后因南京官府缺乏中央拔款、秦淮河淤塞、外湖逐渐被填为圩田、水关失修等原因,至道光年间,南京多次出现内涝„„ —— 选编自徐智《清代南京水患治理研究》 材料二: 1898年,德国通过《胶澳租借条约》强租青岛,其中在青岛划分华人区和德国人区两片分别进行城市建设;城 市水利方面,德国人区给排水网系统采用环状配水方式,灵活调节城市用水量,且下水管道铺设与道路建设同步,防止了重复建设。 城市污水处理方面,设置不同的雨水和污水地下管道,分流管理雨水和污水,先将污水汇集于市内的污水处理站,经过简单过滤处理后,用泵直接输送到海中。 当时,德国殖民者在青岛沿海建立了座污水处理站,有些污水站至今仍在城市污水处理中发挥作用。 华人区则采用雨污水合流制,并处在污水排泄的通道。 —— 选编自谭文婧《德占时期青岛城市规划研究》 (1)根据材料一,指出清代南京城市水利系统的设计思路,说明其与清代社会 特征的联系。 ( 12 分) (2)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指出德占时期青岛城市水利建设的特点,比较清代南京及德占时期育岛城市水利建设的区别。 ( 13分) 41. (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20年 11月 9日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新结构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林毅夫,与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市场与网络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张维迎,就产业政策这一当下最热门的经济话题之一进行了一场面时面的深入交流与讨论。 目前,林、张两位教授针锋相对的观点,已经发酵成为一场关于产业政策理论与实践问题的全民大辩论。 两者的“恩怨”已经断续上演了 2O多年,不管当事人是否认可,外界将他们之间的交锋简化为“市场派” 与“政策派”的对垒,坚决挥卫市场自由的张维迎被称之为“市场先生”,而强调“有为政府”的林毅夫则被很多人指为“官方经济学家”。 —— 【凤凰网 财经】 根据材料并结合世界近现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市场自由与产业政策”自行拟定一个论题。 并对所拟论肠进行简要阐述。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请考生在第 4 4 46三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个题目计分。 做答时请用 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 44.【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韩愈曾针时佛教的兴盛上表宪宗(即 805820)说,佛教的流行使“乱亡相继,运柞不长”,对封建统治有害而无益。 他着重指出:“佛本夷狄之人,与中国言语不通,衣服殊制。 口不言先 王之法言,身不服先王之法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