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黄山市20xx-20xx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解析内容摘要:
革命 —— 社会主义思潮 A. ②④ B. ①② C. ①③ D. ①④ 【答案】 C 【解析】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原因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明之一是电报、电话的出现,这符合题意,故① 正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主要体现为改革与开放,对外开放的等级层次高于设置海南经济特区,故 ② 错误。 凡尔赛 —— 华盛顿体系的构成之一是华盛顿会议,华盛顿会议又有《四国条约》签订,故 ③ 正确。 十月革命是社会主义思潮的成功实践,其等级层次应该低于社会主义思潮,故 ④ 错误。 故 ① ③ 组合正确,故 C 项正确, ABD 项都错误。 故选 C。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关键信息 “ 一个历史事实可由若干事件构成,事件又由若干小事件构成 ” ,同时熟练掌握选项中的四个史实事件的相互关系,尤其注意事件之间的等级和层次的关系,据此即可正确判断。 15. “ 万里长征,辞却了,五朝宫阙。 暂驻足,衡山湘水,又成离别。 绝徼移栽桢干质,九州遍洒黎元血 „„ 待驱除仇寇,复神京,还燕碣。 ” 这首大学校歌出现的时期应是 A. 1919— 1926年 B. 1927— 1936年 C. 1937— 1945年 D. 1945— 1949年 【答案】 C 【解析】 据材料 “ 万里长征,辞却了 „„ 待驱除仇寇,复神京,还燕碣 ” 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红军长征已结束,抗日战争已全面开始,故 1937—1945 年符合题意,故 C 项正确。 1919—1926 年属于国民革命时期,没有抗击日本帝国主义,故 A 项错误。 1927—1936 年属于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以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为主要任务,故 B 项错误。 1945—1949 年属解放战争时期,也不符合题意,故 D 项错误。 故选 C。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近代中国各个历史阶段的时间范围和特征与重大事件,例如国民革命时期 、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 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再结合材料关键信息 “ 驱除仇寇,复神京,还燕碣 ” 即可正确判断是抗日战争时期。 16. 在十月革命前两周,列宁指示布尔什维克控制的军队要给士兵放假,以便组织他们回乡进行 “ 关于立宪会议的鼓动工作 ” ,争取农民选票以便 “ 在立宪会议中获得多数 ”。 在十月革命的前夜,布尔什维克的机关报《工人之路》以通栏标题向人民发出号召: “ 把唯一彻底的和坚忍不拔的革命党一一布尔什维克选进立宪会议。 ” 文中的 “ 号召 ” A. 主张立即发动武装起义 B. 体现了和平过渡的设想 C. 希望与临时政府分 享权力 D. 实践《和平法令》的精神 【答案】 B 【解析】 据材料 “ 在立宪会议中获得多数 ” 、 “ 把唯一彻底的和坚忍不拔的革命党﹣﹣布尔什维克选进立宪会议 ”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通过议会选举的方式参与政权的思想,属于和平过渡的设想,故 A 选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武装起义夺取政权的思想,故 B 选项错误;《和平法令》是十月革命后的史实,故 C 选项错误;材料未涉及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问题,故 D 选项错误。 故选 A。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提取材料关键信息 “ 在立宪会议中获得多数 ”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议会选举是常见的政党政治的 特点,即以选举的方式在议会中占据一定的席位来参与政权,据此即可正确判断。 17. 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影响深远,他提出的 “ 君子和而不同 ” 已成为中国政治智慧的结晶,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把它运用于国际关系领域。 下列史实符合这种思想的有 ①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 ② 《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 ③“ 一国两制 ” 方针的提出 ④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②④ D. ①③④ 【答案】 C 【解析】试题分析:因为 “一国两制 ”方针的提出主要是解决国家统一问题,不属于国际关系领域,因此 ③ 错误,而 ① 无法体现出保持的各自不同,故本题选 C。 18. 下表列出了 1917— 1940年欧洲主要国家社会发展部分指标的年均增长率。 对该表解读正确的县 苏联 德国 英国 每千居民受过普教人数 - - 每千人口拥有医生数 12 — 城市人口比重 婴儿死亡率 ① 苏联现代化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② 斯大林模式产生了积极作用 ③ 各国指标变化与其起点有关系 ④ 苏联社会生活水平 超过西方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 A 【解析】 据材料表格 “ 1917—1940 年欧洲主要国家社会发展部分指标的年均增长率 ” 可知,苏联每千居民受过普教人数最高,城市人口比重也最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苏联正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这说明苏联现代化建设取得重大成就,故 ① 正确。 当时苏联建设以斯大林模式为主,这说明了斯大林模式产生了积极作用,故 ② 正确。 苏联、德国、英国的国情不同,经济、社会生活水平的起点不同,故各项指标也不同,故 ③ 正确。 仅仅凭材料数据无法说明苏联社 会生活水平超过西方,故 ④ 错误。 故 ①②③ 组合正确,故 A 选项正确, BCD 选项都错误。 故选A。 19. 中共八大、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共十四大、中共十五大都是党历史上的重要会议,其中关键词表述最恰当的一组是 A. 主要矛盾 —— 国企改革 —— 计划经济 —— 科学发展观 B. 三大改造 —— 经济特区 —— 初级阶段 —— 一国两制 C. 经济建设 —— 中国特色 —— 市场经济 —— 三个代表 D. 探索开端 —— 改革开放 —— 市场经济 —— 邓小平理论 【答案】 D 【解析】试题分析:中共八大是在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即将结束,社会主义制度即将建立的情况 下召开的,所以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中共十四大提出改革的目标是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所以选择 D。 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 党历史上的重要会议 【名师点睛】中共八大于 1956 年在北京政协礼堂召开,大会完全肯定了党中央从 “七大 ”以来的路线是正确的,同时正确地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中国阶级关系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确定把党的工作重点转向社会主义建设。 大会提出,生产资料私有制 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国内的主要矛盾不再是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而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为此,大会作出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必须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的重大战略决策。 大会在总结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经验的基础上,继续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 20. 1947年苏联在东。安徽省黄山市20xx-20xx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解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