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蚌埠市五河县高考辅导学校20xx届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内容摘要:
v2a> v2b> v3 B. v1< v2a< v2b< v3 C. v2a> v1> v3> v2b D. v2a> v1> v2b> v3 10. 地球赤道上有一物体随地球的自转而做圆周运动,所受的向心力为 F1,向心加速度为a1,线速度为 v1,角速度为 ω 1;绕地球表面附近做圆周运动的人造卫星(高度忽略)所受的向心力为 F2,向心加速度为 a2,线速度为 v2,角速度为 ω 2;地球同步卫星所受的向心力为 F3,向心加速度为 a3,线速度为 v3,角速度为 ω 3;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 g,第一宇宙速度为 v.若三者质量相等,则( ) A. F1=F2> F3 B. a1=a2=g> a3 C. v1=v2=v> v3 D. ω 1=ω 3< ω 2 二、实验题 (每空 2分,计 12分 ) 11.如图所示,在竖直板上不同高度处各固定两个完全相同的圆弧轨道,轨道的末端水平,在它们相同位置上各安装一个电磁铁,两个电磁铁由同一个开关控制,通电后,两电磁铁分别吸住相同小铁球 A、 B,断开开关,两个小球同时开始运动。 离开圆弧轨道后, A球做平抛运动, B球进入一个光滑的水平 轨道,则: ( 1) B球进入水平轨道后将做 ▲▲▲▲▲▲▲▲ 运动;改变 A轨道距离 B 轨道的高度,多次重复上述实验过程,总能观察到 A球正好砸在 B球上,由此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 是: ▲▲▲▲▲▲▲▲▲▲▲▲。 ( 2)若某次两个小球相碰的位置恰在水平轨道上的 P点处,固定在竖直板上的方格纸的正方形小格每边长均为 5cm,则可算出 A铁球到达 P点的速度为 ▲▲▲▲ m/s。 (取重力加速度 g= 10m/s2) 12.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牛顿第二定律(交流电频率为50Hz): ( 1)如图乙所示是某同学通过实验得到的一条纸带,他在纸带上取 A、 B、 C、 D、 E、 F、 G等 7个计数点。安徽省蚌埠市五河县高考辅导学校20xx届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
相关推荐
重培养新式人才 C两者都主张通过向西方学习,以解决统治危机 D两者结局相同,都以失败告终 18.“关注民生”始终是“两会”的热点。 20 世纪初,一位伟人将民生主义作为革命的指导思想之一。 这位伟人是 A孙中山 B陈独秀 C李大钊 D毛泽东 、辛亥革命的共同点不包括 A都主张维护封建专制统治 B促进了中国近代化 C都在资产阶级领导下进行 D都向西方学习 ,是海峡两岸共同尊崇的伟人。
补偿点、光饱和点单位为千勒克斯〕 物种 指标 马尾松 苦槠 石栎 青冈 光补偿点 7 3 1 光饱和点 11 6 A.光强大于 7千勒克斯 ,马尾松幼苗叶肉细胞中产生的 O2全部进入线粒体 B.光强小于 6千勒克斯 ,影响苦储幼苗光合速率的环境因素是 CO2浓度 C.森林中生产者积累有机物的能量总和,即为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D.在群落演替过程中,随着林冠密集程度增大,青冈的种群密度将会增加
化在继承的基础上 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二者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不分先后。 不能说先继承,后发展;也不能说先发展,后继承。 14. 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研究过 21种在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后来又相继消亡的文明,结论是这些文明死亡的原因无一例外都不是他杀,而是自杀。 他们由于失去了创新的活力,被历史淘汰出局。 这说明 A. 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B.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1)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借古伤怀抒发理想幻灭、人生失意的两句是 ___ _, _ _______。 (2)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 ____ , ____ ” 两句,表达 作者对刘裕北伐立下赫赫战功的赞叹。 (3)李煜《虞美人》中“ ____ , ”两句,表现了作者 对江山易主,物是人非的怅恨和叹惋。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25 分) ,完成 (1)一 (4)题。 ( 25 分)
和电流表组成 闭合电路 ,下列几种操作 ,电流表中有电流的是 A 导体棒在磁场中不动时 B 导体棒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 C 导体棒连同金属导轨平行于磁感线运动时 第 9题图 D 以上操作都没有电流产生 10.如图所示 ,匀强磁场方向竖直向下 ,有一条与磁场方向垂直的通电直导 线 ,电流方向是水平向右 ,则导线受到的安培力方向为 A 竖直向上 B竖直向下 C 垂直纸面向外 D垂直纸面向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