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生产关键技术攻关与示范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化 ***市 是一个传统的钢铁、煤炭工业城市,钢铁工业每年排放的废渣高达一千多万吨,煤矸石每年排放近千万吨,将废渣充分利用,实现资源化,对我市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将起到极为重大的作用。 陶瓷是燃料消耗型行业,燃料燃烧的排出物对环境有重要影响。 高温过程的节能化和燃烧污染物的治理是燃料的清洁化关键。 调整产品结构,加快产业化进程 材料是人类进化的基石,社会进步的支点,当代文明的依托。 尤其是新材料,特别是其中的新型陶瓷材料,更是社会持续发展的必备条件,现代科技进步 与技术创新的物质基础,也是发展一切高新技术的前提、先导与支撑。 充分利用国家科技攻关成果,对市场急需和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陶瓷新材料加快产业化进程,逐步形成特色陶瓷产业体系。 加强信息技术在陶瓷行业的应用 8 加强陶瓷行业的信息化建设,促进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增强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加快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进程,是实现陶瓷行业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 加强信息化的基础建设,重点做好数字化信息的采集和集成,促进管理过程由经验型向数字型转化。 全面提高基础自动化水平, 提高生产效率、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改善生产环境。 三、现有基础条件和优势 ***市 是 我国无机非金属材料的重要生产基地,实施 “ 陶瓷产业关键技术攻关与示范工程 ” 具有明显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区域优势显著 ***市 位于 ***省 省东北部,北靠燕山,南临渤海,资源丰富,交通方便。 城市距渤海 40公里、北京 180公里、天津 120公里、秦皇岛125 公里,地处环渤海经济圈中心位置,毗邻东北制造业基地和京津两个大市场,是 ***省 省实行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 ***市 港口、铁路、高速公路、电讯等现代化基础设施完备,与北京联合建设的京唐港,已与国内外 120 多个港口实 现通航,可以方便地将产品辐射到国外市场。 京哈、京秦、大秦三条干线铁路和京榆、唐秦、京唐三条国道穿境而过,京沈( ***市 段)、唐津、唐港、 ***市 西外环四条高速公路交织成网,环城立体互交,构成了现代化交通网络。 (二)矿产资源丰富 ***市 地区矿产资源品种多、储量大、质地优良、分布集中、易于 9 采选。 目前已发现并探明工业储量的矿藏有 47种。 陶瓷生产所必需的石灰石、白云石、耐火粘土、石英、膨润土、硅灰石、辉绿岩、蛭石、萤石、铝矾土等储量十分丰富。 ***市 还与矿产资源丰厚的东北地区、内蒙、山西等省邻近 ,这些地区丰富的 自然资源为 ***市 陶瓷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三)产业基础雄厚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陶瓷已经成为我市的主体产业,形成了较强的产业和技术优势。 目前, ***市 拥有多家大型知名企业和多个国内名牌产品,形成了我国少有的陶瓷、水泥、玻璃、耐火材料、新型建筑材料等门类齐全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工业群。 同时,配套的水泥机械、陶瓷机械等工业也十分发达,为项目建设提供了必要条件。 随着改革不断深化,陶瓷行业加快了企业改革步伐,非公有制企业发展较快,所有制结构得到了调整,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为 ***市 陶瓷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市 陶瓷股份有限公司 1998 年在深交所成功上市; ***市 惠达陶瓷集团公司已发展成为全国卫生陶瓷行业中的三强之一。 (四)市场占有率高 ***市 陶瓷以悠久的历史、浓厚的陶瓷文化积淀、品种齐全的产品闻名世界,在国际市场有较强的竞争力。 英、德、美、日、韩等国一些知名企业纷纷来唐定牌生产,如英国的韦季伍德、基普森公司已在 ***市 华美陶瓷有限公司进行 OEM生产 , 10 德国 Ramp。 B 公司已在红玫瑰骨质瓷有限公司定牌生产。 ***市 拥有一批著名陶瓷生产企业和产品。 “惠达”商标荣获中国驰名商标,填补了国内陶瓷业无驰名商标的空白; “隆达”、“红玫瑰”“海格雷”品牌跻身中国陶瓷十强;产于 ***市 的中国第一件高档日用骨质瓷 “红玫瑰牌”骨质瓷,先后被选为香港特别行政区官邸用瓷、建国五十周年大庆中南海用瓷、澳门特别行政区官邸用瓷;“隆达”泰富铂金系列成为上海 APEC 会议和欧盟宴会指定用瓷。 ***市 陶瓷产品远销欧洲、美洲、东南亚等 55个国家和地区,年出口创汇达 元,创汇额占全市总额的 32%。 (五)技术装备先进 “十五”以来,陶瓷行业开发、引进了一批最先进的技术设备,使全行业的装备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我市陶瓷行业普遍采用了新型窑 炉,实现了明焰裸烧,开发应用了大吨位的压机、喷雾干燥塔、大吨位的球磨机、压力注浆、静压成型等先进的成型工艺和生产设备。 耐火材料方面通过引进德国来斯布赫公司的高速混炼机、气流磨、1000吨液压、摩擦真空压砖机,德国菲莱尔公司的真空高压油浸设备、1800℃的高温烧成窑炉及用于重结晶碳化硅生产的 2400℃真空气氛中频炉等关键技术装备,有效地提高了产品质量。 ***市 机械行业基础雄厚,拥有陶瓷机械、耐火机械等一批专业设备生产企业,为陶瓷行业设备升级换代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 11 (六)人才技术优势明显 ***市 陶瓷( 集团)有限公司、 ***市 惠达陶瓷集团、 ***市 隆达骨质瓷有限公司等一大批在全国有较大影响的陶瓷生产企业,都建立健全了自己的研发机构。 ***市 现有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5个,国家和省级技术开发中心 20 个, 初步形成了陶瓷的技术开发、技术研究、技术咨询、技术成果转化和应用的技术创新体系,一批企业获 ISO9000族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同时, ***市 拥有大批技术熟练、业务精良、经验丰富的产业技术工人 ,形成了技术创新和技术转化的人才梯队。 由 ***省 理工大学、 ***市 陶瓷(集团)有限公司、冀东水泥(集团)有限责任 公司三方联合组建的 ***省 省无机非金属材料实验室,近几年合作完成了一系列重大的技术开发和新产品项目。 多年来, ***市 加强与中科院、清华大学、天津大学、燕山大学、***省 理工大学等一大批在陶瓷领域具有雄厚科研实力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进行技术合作,形成了若干以技术与资本为纽带结合紧密的联合创新体 ,取得一大批科研成果。 (七)发展前景广阔 陶瓷行业是劳动密集型和资源消耗型产业,随着近年来世界性产业结构大调整,发达国家纷纷根据自己的优势和不足,采取战略大转移,转至发展中国家生产,这就为本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二十一世纪,国家要实施农村城镇化计划,对陶瓷的需求量还将加大, 12 因此市场广阔。 四、项目的总体思路、目标和任务 (一)总体思路 认真贯彻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坚持“政府规划、政策支持、市场行为、法律约束、科技支撑”的指导方针,坚持可持续发展。 以科技进步为动力,建立和完善技术创新体系;以全面提升行业技术水平,增加市场竞争力为重点,大力开发高附 加值产品,加速推广转化陶瓷领域的高新技术成果,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大力推广采用先进工艺技术装备,降低成本、改善环境、提高质量;发挥国家火炬计划产业基地的示范作用和对区域经济的拉动作用,推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快速发展。 (二)总体目标 实现产业水平高技术化,产业组织集约化,产业创新持续化,产业效益最大化,产业发展生态化。 即充分利用 ***市 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统一规划,整合资源,突出重点,注重实效,加大投入力度,着力构建陶瓷产业研发、转化的支撑体系; 大力开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研究,力求在关键技术 上实现突破; 加快提升陶瓷企业的技术装备及工艺水平,增强企业经济效益和综合竞争力;引进一批高素质的科技创新人才,不断提高陶瓷企业的整体创新能力和产业化水平。 通过企业组织结构和产业布局的调整,培育一批在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企业或企业集团;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大幅度降 13 低资源消耗,改善环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建设成为具有技术辐射、产品导向、人才培养功能的陶瓷产业化基地。 (三)具体目标 ( 1)主要经济目标 到 20xx 年, 陶瓷工业增加值年平均增长 15%; 陶瓷出口创汇达到 5 亿美元;高档日用陶瓷和建筑陶瓷占总产量的 50%以 上。 ( 2)研发目标 构建完善的技术创新体系,技术创新能力大大提高。 到 20xx年,重点培育 10 家陶瓷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使其开发能力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把 ***省 省无机非金属材料实验室建设成为华北地区一流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实验室,成为 ***省 省陶瓷领域的科学研究中心、产品性能检测中心和信息交流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等服务机构日趋完善。 ( 3)产业化目标 到 20xx 年,培育 高新技术企业 5 家 ,重点实施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项目 30 项,高新技术产品产值率提高 20%。 陶瓷产品技术指标和综合性能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或国际水平。 到 20xx年, 行业共性技术、关键技术攻关和装备研发取得明显进展,新增生产能力技术装备水平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积极联合大专院所开发无铅日用瓷、特种工业陶瓷生产技术和装备,形成技术装备研发制造体系。 14 ( 4)能源利用和环保目标 全面推进清洁生产,建设成绿色陶瓷生产基地。 到 20xx年,主要陶瓷产品的平均能耗降低 20%。 淘汰产品达不到国家标准、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的陶瓷生产线。 五、项目课题设置和主要内容 按照以全面提升传统材料行业的技术水平,增加市场竞争力为主体,以加快新材料发展为导向,以加快培育和发展具有 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陶瓷产业为核心,推进陶瓷材料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提高陶瓷工业整体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原则,设置了 3大类型的课题 13大项,其中每项中又设置具体课题若。陶瓷生产关键技术攻关与示范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