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芜湖市20xx-20xx学年高一下学期模块考试生物试卷word版含答案内容摘要:

统多样性 ④ 基因多样性 A ①②③ B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31 已知小麦抗锈病由显性基因控制。 让一株杂合子小麦自交得 F 1 , 淘汰掉其中不抗锈病的 植株后 , 再自交得 F 2 , 从理论上计算 , F 2 中不抗锈病占植株总数的 A B6 C D 32 牵牛花的红花 ( A ) 对白花 ( a ) 为显性 , 阔叶 ( B ) 对窄叶 ( b ) 为显性。 纯 合红花窄叶和纯合 白花阔叶杂交的后代再与 “ 某植株 ” 杂交 , 其后代中红花阔叶 、 红花窄叶 、 白花阔叶 、 白花 窄 叶的比依次是 3∶1∶3∶1 , 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 某植株 ” 的基因型是 AaaBb B C D 33 科学的研究方法是取得成功的关键。 假说 - 演绎法和类比推理法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 法 , 人类探明基因神秘踪迹的历程中 ① 1866 年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 提出遗传因子 ② 1903 年萨顿研究蝗虫的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 , 提出假说 : 基因在染色体上 ③ 1910 年摩尔根进行果蝇杂交实验 : 找 到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 他们在研究过程所使用的科学研究方法依次为 A ① 假说 - 演绎法 ② 假说 - 演绎法 ③ 类比推理 B ① 假说 - 演绎法 ② 类比推理 ③ 类比推理 C ① 假说 - 演绎法 ② 类比推理 ③ 假说 - 演绎法 D ① 类比推理 ② 假说 - 演绎法 ③ 类比推理 34 减数分裂过程中 , 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 A 精原细胞生长增大时 B 第一次分裂结束时 C 第二次分裂结束时 D 精细胞变成精子时 35 甲 、 乙为两种不同的病毒 , 取甲病毒的蛋白质外壳和乙病毒的核酸 , 经病毒重建形成“ 杂种病毒 ” 丙 , 用丙病毒侵染植物细胞 , 在植物细胞内产生的新一代病毒可表 示为 36 如果用 15 N 、 32 P 、 35 S 标记噬菌体后 , 让其侵染细菌 , 在其产生子代噬菌体的组成成分中 , 能 够找到的放射性元素为 A 可在外壳中找到 15 N 和 35 S B 可在外壳中找到 15 N 和 32 P C 可在部分 DNA 中找到 15 N 和 32 P D 可在 DNA 中找到 15 N 、 32 P 和 35S 37 右图为雄性哺乳动物细胞分裂某时期的示意图。 已知基因 A 位于 1 上 , 基因 b 位于 2 上 , 则下图细胞产生 Ab 配子的可能性是 ( 不考虑基 因突变和交叉互换 ) A B C D 38 对下列各图分析不准确 的是 A 甲图中的 ①②③ 均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B 乙图中核糖体在 mRNA 上移动方向为从右到左 , 所用原料是氨基酸 C 对于丙图 , 人体内的神经细胞可以进行 ①②③⑤ 过程 D丁图中该段中共有 6 种核苷酸 39 在 DNA 分子中 , 两条链之间的两个脱氧核苷酸相互连接的部位是 A 碱基对 B 磷酸 C 脱氧核酸 D 任一部位 40 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 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 无论是地理隔离还是生殖隔离 B 亲代 A 的基因频率为 0 , 子代 A 的基因频率为 0 , 亲代遗传给子代过程中发生了进化 C 基因突变产生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