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播青贮玉米栽培要点内容摘要:
2、量。 因秋季地温下降很快,覆膜可以提高地温,延长生长期,提高成熟度和生物产量。 三、合理密植复播青贮玉米可适当增加种植密度,每 667 平方米达到 6500 株以上,收获株数达到 6000 株。 若采用人工收割,可选用 65 厘米窄膜,机械条播或点播,行距50 厘米,株距 1825 厘米;若用青贮收割机收割,应采用等行距播种,行距5560 厘米,株距 15 厘米。 四、均衡施肥青贮玉米需肥量较大,在小麦播种前每 667 平方米施农家肥 34 吨,玉米全生育期可施入磷酸二铵 1525 千克、尿素 2025 千克、硫酸钾 58 千克,磷肥、钾肥和 30%尿素全部做底肥,结合翻地在玉米播前施入土壤,70%尿 3、素在拔节期和大喇叭口期作为追肥分别施入 10 千克、5 千克。 缺锌地块播前用硫酸锌拌种,每 667 平方米用量为 60 克。 五、适时浇水7 月下旬玉米进入拔节期浇第一水,以后每隔 1015 天浇 1 次水,全生育期应浇拔节、孕穗、开花、灌浆 4 次水,注意用水量不宜过大,每 667 平方米灌水5070 立方米为宜,勤浇轻灌,防涝防倒。 六、病虫害防治复播玉米苗期,可采用辛硫磷拌种或杀虫剂拌青草撒于田间防治地老虎危害,玉米孕穗抽穗期第三代棉铃虫危害严重,可采用生物药剂 棉铃虫产卵高峰期连续喷洒两次,间隔 5 天,另外还有玉米螟和红蜘蛛危害,应早查早防。 七、适时收获在玉米籽粒乳熟期至蜡熟前期收获,此时青贮玉米的营养价值高,生物产量高。 一般在 10 月中下旬玉米仍青枝绿叶时收获,集中青贮。 专利查询。复播青贮玉米栽培要点
相关推荐
农业技术全集之植,3蔗) 【基本情况】品种来源:母本:本:福农 57征特性】植株直立,叶姿中等紧凑,中大茎,节间长丰满,圆筒形。 茎遮光浅红色,见光后紫色,被蜡粉,芽卵园形,顶端达生长带,无芽沟。 生长带突出,呈青绿色。 叶片弧形伸出,叶鞘绿色,无 57号毛群,具内叶耳,外叶耳退化为茸毛。 萌芽快,整齐,分蘖力强,宿根发株好,抗病性强。 高抗甘蔗黑穗病、花叶病。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1745(甘蔗) 选育单位:福建农业大学甘蔗综合研究所。 审定情况:1999 年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糖 990006。 品种来源:母本:粤糖 5965;父本:05。 特征特性:中大茎,蔗茎挺直,茎皮粉红色。 节间圆筒形,无水裂。 芽椭圆形,芽尖超过生长带,芽翼小,有芽沟。 叶片大小中等,挺立,57 号毛群稀少。 发芽快,萌芽率高,分蘖力强
革命道路,其主要依据是 ( ) A.总结大革命失败的教训 B.进攻长沙遭到严重挫折 C.中国的国情和当时的形势 D.井冈山具备了开辟根据地的条件 7.中国共产党开始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标志性历史事件是 ( ) A、南昌起义 B、秋收起义 C、广州起义 D、武昌起义 8.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里的 “转折 ”是指 ( ) ① 由以前的机会主义错误转到正确的路线上来 ②
” 结 束 后 的 世 界 形 势 是 ( ) A.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 B.世界面临核战争威胁 C.美国、西欧、日本成为“冷战”对手 D.多极化格局已形成 18 . 二 战 结 束 后 在 美 国 和 苏 联 的 支 持 下 分 裂 国 家 分 别 是 ( ) A. 朝鲜和日本 B.朝鲜和德国 C. 德国和法国 D. 英国和德国 19. 中 国 古 代 农 耕 方 式 经 历 的 过 程
B.缺乏科学理论指导 C.没有彻底革命精神 D.没有实行宗教改革 8.从内容上看,《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共同的局限性表现在 ( ) ① 不能对当时的社会主要矛盾作出正确的判断 ② 带有强烈的小农意识 ③ 只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④ 缺乏坚实的社会基础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①④ 二、综合题 “自古取江山,屡先西北而后东南,盖自上而下,其势顺而易 …… 况江之北,河之南
外发出任何指示。 下列哪一组言论是对该机构及其大臣的描述( ) ① “ 雍正七年,青海军兴,始设军机房。 ” ② “ 掌佐天子执大政,而总判省事。 ” ③ “ 掌书谕旨,综军国之要,以赞上治机务。 ” ④ “ 传述朕旨,令章京缮写,均不应稍有泄漏。 ”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9.《历史中的英雄》: “ 假如我们给英雄下这样一个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