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银川20xx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内容摘要:
分析. 8.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铝.在这个反应中,铝、氧气、氧化铝的质量比是( ) A. 27: 32: 102 B. 27: 24: 43 C. 4: 3: 2 D. 108: 96: 204 【考点】 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专题】 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分析】 借助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质量比等于相对分子质量和的比等知识解决. 【解答】 解:书写相关的方程式分别计算三种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和,然后得到结论. 4Al+3O2 2Al2O3 427 : 616 : 2 ( 227+316 ) 则三物质的质量比是: 54: 48: 102,只有 108: 96: 204与之相等正好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故选: D. 【点评】 此题是化学反应中各物质质 量比的考查,解决的关键是对各物质质量比等于相对分子质量和的比即可. 9.下列不符合科学道理的是( ) A.为防止煤气中毒,可以在煤炉上放一盆水 B.烧柴火时将木柴架空些 C.用石灰水保鲜鸡蛋 D.用棉纱球蘸取食醋擦拭铁器上的铁锈 【考点】 一氧化碳的毒性;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碱的化学性质;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 【专题】 化学与能源;化学知识生活化;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金属与金属材料;常见的碱 碱的通性. 【分析】 A、根据一氧化碳的溶解性进行分析; B、根据燃烧的条件进行解答; C、根据二 氧化碳和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进行解答; D、根据铁锈与酸能反应可除锈进行分析. 【解答】 解: A、一氧化碳难溶于水,在煤炉上放一盆水不能防止煤气中毒,故 A错误; B、将柴火架空可以使木柴与氧气充分接触,能使柴火燃烧更充分,故 B正确; C、鸡蛋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可与石灰水发生反应产生白色固体碳酸钙,覆盖在鸡蛋表面,可阻止细菌的进入,起到保鲜的作用,故 C正确; D、金属氧化物与酸能反应,食醋能与铁锈反应,起到除锈的作用,故 D正确. 故选 A. 【点评】 化学来源与生活,又服务与生活,此题是化学与生活的联系的题目,不但 使同学们了解了化学知识,也丰富了生活知识,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 10.制作叶脉书签使用的碱液是 12%的氢氧化钠溶液,现配制 200g这样的溶液,需称取氢氧化钠固体的质量为( ) A. 12g B. 24g C. 36g D. 48g 【考点】 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专题】 溶液的组成及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分析】 溶质质量 =溶液质量 溶质质量分数 【解答】 解:氢氧化钠质量: 200g12%=24g . 故选 B. 【点评】 通过回答本题知道了溶质质量的计算方法,要分清所给数据中是溶质还是溶剂还是溶液质量. 11.下列做法可以达到预期目的是( ) A.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稀释 1000倍,使溶液的 pH< 7 B.加入净水剂(如明矾),使硬水转化为软水 C.做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的实验时,蜡烛代替红磷 D.洗涤剂可以做乳化剂,用来清除油污 【考点】 酸碱溶液的稀释;空气组成的测定;硬水与软水;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溶液的酸碱性与 pH值的关系. 【专题】 溶液、浊液与溶解度;空气与水;常见的碱 碱的通性. 【分析】 A、根据碱溶液加水稀释后溶液仍显碱性考虑; B、根据硬水是因为含有较多的可溶性的钙镁离子,加入净水剂,净 水剂和钙镁离子不反应不能变成软水. C、根据蜡烛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分析. D、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能用于洗涤油污. 【解答】 解: A、碱溶液加水稀释后溶液碱性减弱,但仍显碱性,溶液 pH值始终> 7,故 A错; B、硬水是因为含有较多的可溶性的钙镁离子,加入净水剂,净水剂不能和钙镁离子反应,得不到软水,故 B错; C、蜡烛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在消耗氧气的同时不能生成气体,故错. D、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能用于洗涤油污,故正确;. 故选 D. 【点评】 知道溶液溶解溶质后溶液的沸点升高,凝固点降 低.熟悉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的注意事项. 12.鉴别下列各组物质,括号中选用的试剂或方法,不合理的是( ) A.酒精和氯化钠溶液(闻气味) B.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酚酞试液) C.澄清的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稀盐酸) D.高锰酸钾和氯酸钾(观察颜色) 【考点】 物质的鉴别、推断. 【专题】 物质的检验、鉴别与推断. 【分析】 A、酒精易挥发有酒特殊的芳香气味, NaCl溶液没有挥发性; B、 NaOH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溶液显红色,稀硫酸显酸性,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 C、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都能与稀盐酸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都没有明显的现象; D、 KMnO4是紫黑色固体,氯酸钾固体是无色的晶体. 【解答】 解: A、闻气味,有特殊芳香气味的是乙醇,无气味的是 NaCl溶液,故 A合理; B、分别取溶液少许,加入酚酞溶液,能使酚酞试液显红色的是氢氧化钠溶液,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的是稀硫酸,故 B合理; C、澄清石灰水氢氧化钠溶液都能与稀盐酸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都没有明显的现象,无法区别,故 C不合理; D、紫黑色固体是 KMnO4,白色的固体是氯酸钾固体,故 D合理. 故选: C. 【点评】 鉴别物质时只有所使用的试剂或方法能出现明显不同现象,物质才可以鉴别;若现象不明显或无现象时,鉴别操作则不能达到预期效果. 13.将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和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进行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气体发生装置可能相同 B.反应条件相同 C.气体收集方法可能相同 D.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相同 【考点】 氧气的制取装置;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反应类型的判定. 【专题】 压轴实验题;综合实验题. 【分析】 主要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来选择不同的发生装置,根据生成的气 体的性质选择收集装置. 【解答】 解:由于在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是用石灰石固体和稀盐酸在常温下进行,而用高锰酸钾固体制取氧气则需要加热,因此它们的发生装置不可能相同;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密度都比空气要大,因此都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故选: C. 【点评】 主要考查了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反应装置和收集装置选择的依据. 14.下列化学方程式符合题意,且书写正确的是( ) A.铁和稀盐酸反应: 2Fe+HCl═2FeCl 3+3H2↑ B.熟石灰和盐酸反应: CaO+2HCl═CaCl 2+H2O C.洗去试管壁上附着的铜 : Cu+H2SO4═CuSO 4+H2↑ D.吸收 H2中含少量 HCl气体 NaOH+HCl═NaCl+H 2O 【考点】 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 元素与化合物;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 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正误的方法需考虑: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化学式书写是否正确;是否配平;反应条件是否正确; ↑ 和 ↓ 的标注是否正确. 【解答】 解: A、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Fe+2HCl═FeCl 2+H2↑ B、氢氧化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 Ca( OH)2+2HCl═CaCl 2+2H2O. C、铜的金属活动性比氢弱,不能与稀硫酸反应,故选项错误. D、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 故选: D.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然后再根据方程式的书写规则进行判断;化学方程。宁夏银川20xx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
相关推荐
何梦吉《英国脱欧原因探析》 (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经济政策演变的特点以及经济政策发生演 变的原因。 ( 13 分) (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加入欧共体的背景;分析英国加入欧共体对欧洲和世界格局的影响。 ( 12 分) 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分) 流行语,一种词汇现象,反映了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在一个时期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和事物。 下面是《流行词语
D.洪涝灾害 6. 下列关于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刚刚起步,发展缓慢 B.决定高新技术产业布局的主导因素是知识和技术 C.现代生物技术没有为我国农业的增产增收发挥作用 D.辽中南、京津唐、沪宁杭 、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四大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 二、读图题(本题有 2小题,共 18分) 7.( 8分)读“中国的疆域图”,完成下列问题。 ( 1)我国疆域广阔
农业技术全集之植,油 15” “沪油 15”是上海市农科院作物所培育的双低(低芥酸、低硫甙)油菜新品系(原编号 9715)。 1998 年和 1999 年参加市油菜区域试验,在 1998 年的市区试中,“沪油 15”平均亩产 斤,比对照“汇油 50”增产 在 1999年的市区试中,“沪油 15”平均亩产 斤,平均比对照“汇油 50”比“沪油 12”增产 1999 年“沪油 15”,平均亩产达 斤
下滑即可 B.放开小车,小车能够匀速下滑即可 C.放开拖着纸带的小车,小车能够自由下滑即可 D.放开拖着纸带的小车,小车能够匀速下滑即可 ( 2)关于橡皮筋做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橡皮筋做的功可以直接测量 B.通过增加橡皮筋的条数可以使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成整数倍增加 C.橡皮筋在小车运动的全程中始终做功 D.把橡皮筋拉伸为原来的两倍,橡皮筋做功也增加为原来的两倍.
n her books that require children to think and discover the answers as they read. This creates an engaging experience for children, so it is no wonder why younger readers are hooked on her books.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