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电视新闻摄像的几个要点内容摘要:

关于电视新闻摄像的几个要点 关于电视新闻摄像的几个要点电视新闻拍摄是电视节目制作的第一个技术步骤。 由于技术运用和表达要求的差异,电视摄像大致可以分为新闻(纪实性)摄像和虚构(创造性)摄像两大类。 新闻摄像侧重于新闻性,不在影像美学方面有苛刻要求,在特殊情况下,尤其是突发事件现场,有时甚至连画面稳定、亮度等基本技术要求都可以忽略,最为遗憾也是最为可贵的是,新闻摄像不能重新而来,除非是不影响新闻性的组织拍摄。 在拍摄前,一定要提前对所拍新闻的报道主题、报道角度以及相关切入点的情况了然于胸,才能理清思路;其次,在拍摄时,一定要以后期编辑的思想来构思相关的镜头。 具体就当前我国的新闻类型来说,主要分为三类:时政新闻、主题报道、事件新闻。 一、时政新闻拍摄要求(一)省级以上领导单人近景(讲话和听会的镜头都要有),特别注意要抓拍领导人发言时,表情和手势等营造气氛的镜头(正、侧面多角度)。 小全画面的拍摄,要分主要领导讲话和不讲话时拍两组。 括各州市主要领导):两人以上卡或者摇镜头。 带会议横幅的)正面全景、左右侧全景和中景。 听众分切镜头、由主席台摇到听众席的镜头、听众席的全景(站在主席台上或适当的位置拍摄固定、摇的镜头)。 若会议内容较长,应增加听众画面的拍摄。 注意: 会议新闻的画面一定要饱满、整洁,尽量避免会场工作人员及服务人员等进入画面。 2. 拍摄人物时对景别的要求:不能切半个人,画面要饱满,主体突出;主要领导人要求有正面、左右侧面、讲话和不讲话时的近景。 在拍摄主要领导人时,应避免在有损领导人形象的角度拍摄(背景上的树枝、窗格,前景桌面上的话筒、花束、茶杯,领导人面部缺憾、领导人或其后排人物的小动作等)。 不需要单独给镜头的领导,可以两个或多个人分切或横摇。 (若领导职务有较大差别的,可从职务高的单人近景拉到两人或双人近景拉到三人中景落幅)。 在认真记录的听众,可以出特写(从笔记本拉出的),特别要注意的是画面中不要出现打哈欠、睡觉、揉眼睛、喝水等杂乱的动作。 把握好摇镜头和起落幅的节奏,起落幅要左右对称,并且要有足够的长度。 A. 整条新闻片要求清晰明亮、色温要准确。 (主席台、听众席若照明条件不同,应分别调白)尽量在会议开始时拍,此时参会人员精神状态最佳。 (二)视察调研等拍摄要求1、省领导到各州市县视察、调研的时政新闻拍摄中,省领导镜头要拍足、拍够。 尽量多拍摄体现领导工作认真、作风务实的镜头,注意抓住领导看图纸、看产品等精彩瞬间;必须拍摄到省领导与基层干部群众交谈、沟通、做指示时生动的场面。 用画面语言体现领导作风,塑造好领导形象;2、拍摄省领导参加的活动,一定要注意突出省领导的镜头,切不可只注意拍当地陪同的领导,喧宾夺主。 3、空镜头的拍摄:空镜头需内涵丰富,要与领导调研、视察时所关注的内容相吻合。 空镜头和领导镜头之比要在 3:1 以上。 括特写、近景、中景、全景)括观看事物的反打和交谈对象的反打)政记者应该提前到达拍摄空镜。 (三)传送省台的编辑剪辑及传送要求1、素材与成片比不低于 5:1。 即,省委常委以上领导活动成片大约45 秒左右,需传送的素材不低于 3 分 45 秒。 一般副省级领导活动传送素材不少于 2 分 30 秒。 2、省领导的中近景长度不少于 8 秒,其他的固定镜头不少于 5 秒,摇镜头的起幅、落幅不少于 3 秒。 3、整段素材中,省领导单人镜头不少于 5 个。 要求画面中领导表情好,整体画面干净整洁。 4、传送时当地党政一把手的镜头不能是单人的,须为两人或多人镜头,可以是书记、市长在一起的镜头,也可以是书记、市长分别和陪同省领导调研的秘书长、厅局长们在一起的镜头。 二、主题报道(一)首先一定要深入了解报道的主题思想,用后期编辑的思想构思镜头组成。 (二)拍摄时要严格遵守稳、多、细1、稳主题报道中,一般情况下要求所有镜头(包括采访及空镜头)都要使用脚架拍摄。 2、多有镜头必须成组,景别、镜头运动和拍摄角度都要丰富(同一场景的不同镜头不能少于 5 个),总之,要考虑在后期编辑中的拍摄量与编辑量至少要达到 5:1 以上的片比,画面方能展现出美感。 3、细着重捕捉能够贴切拍摄主题的细节,突出故事性。 三、其他拍摄注意事项(一)被采访者景别:站:带风纪扣,第三个扣子,肘关节处。 坐:第三个扣子角度:尽量让镜头和被采访者形成 60的最佳拍摄角度,要求带出台标。 (二)双人镜头站立采访人(采与被采)充满画面 45 度角由双人推到采访者,画面要干净,不能带记者任何部分。 在抓拍时尽可能由双人镜头推到单人镜头。 过肩镜头带着采访或被采访者的半个后脑,两人充满画面,出台标。 (三)三个备用镜头双人镜头,过肩镜头,记者反打镜头。 其中记者的反打要注意轴线,严禁出现跳轴反打(四)不再以台标做为剪辑点的镜头,所有剪辑点的镜头以三个备用镜头为主。 (五)对于记者在现场的出镜a:出镜的画面一定要经过记者与摄像充分沟通,并能体现出对现场的设计,避免记者与所在环境毫无关联的万能镜头。 b:出镜的背景,应该选择新闻事件的第一现场和最相关的场景,不能随意选取与新闻本身毫不相关的背景。 (六)所有镜头必须有同期声。 (七)建议大家平时外出采访时,一定带张白纸,手动调白平衡。 如非紧急情况,不要用自动白平衡跟踪,因为这一功能是以高光点为基准自动进行白平衡校正的,但在实际中,这些高曝光点通常不是标准白色的,这就是大家为什么经常拍出来的片子色调不统一的原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