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20xx-20xx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1内容摘要:

发展更为合情合理。 作者运用语言、外貌等人物描写手法塑造了程奋和郑波两个人物形象,他们在面对已经走到生命尽头的老人时的不同表现令人深思。 ( 2)小说第一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请简要分析。 (6分 ) ( 3)小说中郑波这一形象有哪些特点。 请概括并简要分析。 (6 分 ) ( 4)有人认为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是郑波,有人认为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是程奋。 请结合全文,说说你的看法。 (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 25 分) 12.阅读下面的文 字,完成( 1)~( 4)题。 屠呦呦与青蒿素 2020 年 10 月 5 日,从瑞典斯德哥尔摩传来令人振奋的消息 :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获得2020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理由是她发现了青蒿素,这种药品可以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 屠呦呦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 10月 6日上午,一直不愿意接受采访的屠呦呦终于把记者请进家门,一再强调“也没什么好讲的”,她还通过央视发表自己获奖感言,她说,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 获得诺贝尔奖是一项很大的荣誉,青蒿素这项生物研究成功是多年研究集体公关的成绩,青蒿素获奖是中国科学家集体的荣誉。 在诺贝尔奖之前,大部分人或许都不知道屠哟哟是何许人,一夜之间她蜚声国内外,而以她为领导的研发小组研制的新型抗疟疾药青蒿素也被大家所熟知。 屠呦呦 1930 年 12 月 30 日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诗经•小雅》的名句寄托了屠呦呦父母对她的美好期待。 她自幼耳闻目睹中药治病的奇特疗效,立志探索它的奥秘。 1951 年,屠呦呦如愿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院药学系,选择了当时一般人缺乏兴趣的生药学专业。 在专业课程中,她对植物化学、本草学和植物分类学最感兴趣。 大学 毕业后,屠呦呦就职于中国中医研究院。 那时该院初创,条件艰苦。 屠呦呦在设备简陋连基本通风设施都没有的工作环境中,经常和各种化学溶液打交道,一度患上中毒性肝炎,但她心无旁骛,埋头从事中药研究,取得了许多骄人的成果。 其中,研制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 —— 青蒿素,是她最杰出的成就。 当年轻的屠呦呦开始这项研究的时候,她当然不会意识到,在漫长而曲折的研究“抗疟”的道路上,有一顶金光闪闪的王冠正在等待她来摘取。 疟疾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世界性流行病。 世界卫生 组织报告,全世界约数10 亿人口生活在疟疾流行区,每年约 2 亿人患疟疾,百余万人被夺去生命。 特别是上世纪60年代初,全球疟疾疫情难以控制。 当时正值美越交战,在越美军因疟疾减员 80多万人。 美国不惜投入,筛选出 20 多万种化合物,却未找到理想的抗疟新药。 因疟原虫对喹啉类药物已产生抗药性,所以,防治疟疾重新成为各国医药界攻克的目标。 继美国之后,英、法、德等国也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寻找有效的新结构类型化合物,但一直未能如愿。 我国从 1964年重新开始对抗疟新药的研究,从中草药中寻求突破是整个工作的主流,但是,通过对数千种中草 药的筛选,却没有任何重要发现。 在国内外都处于困境的情况下, 1969年, 39岁的屠呦呦临危受命,出任该项目的科研组长。 她从整理历代医籍着手,四处走访老中医,搜集建院以来的有关群众来信,编辑了以 640方中药为主的《抗疟单验方集》。 然而筛选的大量样品,对抗疟均无好的苗头。 她并不气馁,经过 200多种中药的 380多个提取物进行筛选,最后将焦点锁定在青蒿上。 但大量实验发现,青蒿的抗疟效果并不理想。 她又系统查阅文献,特别注意在历代用药经验中提取药物的方法。 当她再一次转向古老中国智慧时,东晋名医葛洪《肘后备急方》中称:“青 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可治“久疟”。 琢磨这段记载,她认为很有可能在高温的情况下,青蒿的有效成分被破坏了。 于是她改用乙醇冷浸法,所得青蒿提取物对鼠疟的效价显著提高;接着,用低沸点溶剂提取,效价更高,而且趋于稳定。 终于,在经历了 190次失败后,青蒿素诞生了。 这剂新药对鼠疟、猴疟疟原虫的抑制率达到 100%。 疟疾,一个肆意摧残人类生命健康的恶魔,被一位中国的女性科学家制服了。 屠呦呦,以百折不挠的拼搏精神在中华科技史上谱写了一部精彩的人生传奇。 “这一医学发展史上的重大 发现,每年在全世界,尤其在发展中国家,挽救了数以百万计疟疾患者的生命。 在基础生物医学领域,许多重大发现的价值和效益并不在短期内显而易见。 但也有少数,它们的诞生对人类健康的改善所起的作用和意义是立竿见影的。 由屠呦呦和她的同事们一起研发的抗疟药物青蒿素就是这样一个例子。 ”这是 2020 年度在美国最有影响的生物医学奖 —— 拉斯克奖的颁奖词。 2020 年的诺贝尔奖虽然有些姗姗来迟,但毕竟是令人庆幸的。 当颁奖词庄严的声音回响在地球上空的时候,各种肤色的人都在向这位耄耋老人表达深深的敬意。 (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 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5分) A.屠呦呦的名字寄托了父母对她的美好期待。 小鹿在原野上呦呦地叫着,吃着青草,象征和谐之意,父母希望女儿健康成长。 B.疟疾是摧残人类生命健康的恶魔,世界上每年有百余万人被它夺去生命。 许多国家的科学家都在努力研发制服它的新药物,我国的科学家率先完成了这个任务。 C.在基础生物医学领域,许多重大的发现,不可能在短期内让人们看见它们显著的价值和效益。 例如,屠呦呦和她的同事们一起研发的抗疟药物青蒿素就是这样。 D.本文在平实的叙述中穿插一些富有文学色彩的描写,增强了 文章的生动性和感染力;作者重点记叙屠呦呦研发青蒿素的艰难历程,描写细腻,有很强的说服力。 E.拉斯克奖是美国最有影响的生物医学奖,正因为屠呦呦获得这个大奖,为她如今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2)屠呦呦获得突破性进展,最关键的步骤是什么。 请简要分析。 ( 6分) ( 3)屠呦呦获得成功的因素有哪些,结合文章进行概括并分析。 ( 6分) ( 4)文中说“各种肤色的人都在向这位耄耋老人表达深深的敬意”,结合全文,联系现实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 8分) 第 II卷 表达题( 80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 20分) 1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3分) ①一幅剪纸看似简单,制作起来可是个细致的手工活儿,手稍一哆嗦,就可能。 虽说难,但学生们乐此不疲,最后终于开心地向我秀出剪得千奇百怪的蝴蝶。 ②十年,有人漂洋过海,定居国外,他却选择抛下一切,执意回国;十年,有人安于现状,乐享生活,他却心无旁骛,埋头研发;十年,有人 ,退居一隅,而他却执意进取,愈战愈勇。 ③报复性涨价是中国房地产市场高投 机性的本质特点,这几乎已经伴随着调控全过程,并一次次使得调控成果 ,毁于一旦。 A.半途而废 前功尽弃 功败垂成 B.前功尽弃 半途而废 功败垂成 C.功败垂成 前功尽弃 半途而废 D.前功尽弃 功败垂成 半途而废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语意明确的一句是( )( 3分) A.为了解决电脑使用者经常忘记密码的问题,科学家推出操作者皮下植入射频识别芯片的方法,这对于电脑爱好者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 B.吸烟产生的烟雾中含有上 百种对人体有害的化学物质,这些物质使机体发生病变,会引发心血管、肺癌等严重疾病。 C.消费者建议,对一次性餐具要采取措施,从生产、流通到消费各个环节进行全程监管,从而保证其质量合格,使用安全。 [] D.针对我国有些地方不惜牺牲环境来发展经济的现象,有关专家指出,我们一定要吸取发达国家有过的经验教训,避免重蹈其覆辙。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3分) 中国封建社会的核心价值是“仁、义、礼、智、信”,其本质核心是“仁”。 ,。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