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年产10万公斤茶叶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末≤ % 一 级 工艺(技术)方案 22 工艺技术路线及流程图 路线及 工艺流程 乌龙茶加工技术采用浙江乌龙茶先进工艺加工生产,其工艺流程为: 鲜叶 摊凉 萎凋(晒青) 凉青 做青(摇青) 凉青 杀青(炒青) 反复包揉造型 足火。 及工艺流程 杜仲保健茶是我公司开发研制的保健茶新品种,采取绿茶制作工艺加工生产,其工艺流程为: 鲜叶 摊放 杀青 摊凉 揉捻 解决筛分 毛火 辉干 摊凉 包装入库 工艺技术流程说明 艺流程( 技术 要点 )说明 鲜叶采摘 以形成驻芽小至中开面 34 叶为标准。 采摘时间以晴天早上 9时以后无露水为好,最佳时间为下午 3时至 4时 30分。 手 采或用采茶剪逐个剪下,茶叶轻采轻放,以免碰伤。 采后及时收菁,避免晒伤,保持鲜叶的新鲜度。 摊凉 鲜叶进厂后,摊放在在清凉、洁净的竹筛上,每筛摊叶厚度为510厘米,摊叶量 千克,具体摊叶厚度和重量依品种和采摘时间而定,厚叶品种和早菁、晚菁宜薄摊,薄叶品种和中午菁宜厚 23 摊。 当气温高于 24℃时,则开启空调制冷保菁。 萎凋 萎凋分晒青和热风萎调两种,热风萎凋是解决阴雨天气无法晒青的问题。 乌龙茶晒青时间为下午 45 时,即在“花花”太阳下晒青为佳,晒青使用晒青专用布并薄摊,鲜叶不翻晒,或竹筛直接移到 室外晒青,以免在翻晒过程中损伤鲜叶。 晒青叶以第二叶下垂、叶面失去光泽转暗、微发“萎调香”、失水率掌握在 8%左右为适度。 晒青程度依品种、季节、天气、鲜叶含水率等灵活掌握。 叶色深绿、绿,叶较厚的品种如金观音、铁观音等晒青可采用两晒两凉,失水率通常掌握在 8%10%为适度;叶色黄绿、叶较薄的黄观音、黄旦等晒青程度可轻些,失水率通常掌握在 5%8%为适度。 春天鲜叶含水率高,晒青时间宜长,程度宜重;秋天鲜叶含水率低且天高气爽湿度小,晒青时间宜短,程度宜轻。 晒青结束后移入做青间,摊凉在竹筛上养青。 做青 做青通常 由摇青和凉青组成,是乌龙茶品质形成的关键工序。 乌龙茶做青关键技术为: ◆轻摇:摇青次数为 24 次,每次摇青时间由少到多。 叶厚、叶色深绿或绿的品种摇次多,摇青时间长;叶薄、叶色较黄绿色的品种摇次少,摇青时间短;时机掌握以青草气消退,清香气显露时摇青,青草气散发时下叶摊凉。 ◆薄摊凉青:每次摇青后均薄摊在竹筛上,每筛摊叶量随摇青 24 次数的增加而减少,最后 1 次每筛摊叶量以 千克为宜;凉青时间先短后长,前两摇摊凉时间一般为 24 小时,最后 1 次凉青时间长达 8 小时以上。 ◆轻发酵:做青结束后,做青叶叶色转黄绿透亮,叶 缘梢有红边红点,叶质软如绸,青草气消退,花香显露即可杀青。 ◆做青间温湿度控制:做青间温度超过 25℃,相对湿度超过 75%时开启空调,控制做青温度为 20℃ 24℃,相对湿度 60%75%。 ◆看青做青、看天做青:做青程度依茶树品种、叶色、叶相、发酵程度和天气等因素灵活掌握。 杀青(炒青) 杀青是固定茶叶品质的关键工序。 做青达到要求后应及时杀青。 杀青时滚筒温度达 300℃左右,茶叶在滚筒内发出鞭炮响声为佳,每次投叶量 510千克,杀青时间 510分钟。 杀青相对“老杀”,以手握茶叶有刺手感,不成团,茶叶失水 30%40%为适度。 出叶时让筒体出叶端向下倾斜,利用重力将茶叶排出机外。 反复包揉造型 乌龙茶的紧结、重实、圆形的优美外形是通过速包机、包揉机(球茶机)、松包机等配合反复包揉造型的结果。 其工序为: 杀青叶 (揉捻)速包 (反复 68 次) 包揉(反复23 次) 初烘 定型 足火。 具体技术要点为:杀青叶放置回潮 23 小时,梗叶水分重新分布,叶片回软后揉捻,每次投叶量 510千克,作业时间 35分钟; 25 或不揉捻,直接用速包机包揉,每次投叶量 69千 克,作业时间 12分钟。 再用包揉机包揉,每次投叶量 818千克,作业时间 37分钟,之后用松包机筛末解块,每次投叶量 616千克,作业时间 12分钟,如此反复 68 次,再经烘干机初烘加热,趁热打包,快速解包,包揉造型,反复 23 次,直到茶叶外形达到圆球形(颗粒状)要求时再次进行速包定型。 名优乌龙茶定型时间不宜太长,以 23 小时为宜。 定型结束后解包足火。 足火 采用手拉式(液化气)烘干机,每次投叶量 2530 千克,杀青时间 1020分钟, 60℃ 70℃烘焙至足干。 足干茶叶含水率为 2%5%,有利于保持茶 叶的色泽和香气。 烘干后及时拣剔,然后包装,低温保存。 (技术要点)说明 鲜叶的验收、分级及处理。 ◆设定简便实用的分级标准。 ◆鲜叶在检验环节工的拣剔(针对不合格鲜叶)。 ◆分级分别摊放,摊放厚度一般不超过 20cm,时间不超过 12小时,每间隔 12 小时应翻动一次。 杀青 ◆杀青的原则:高温杀青,先高后低,快速短时,迅速摊晾,老叶嫩杀,嫩叶老杀。 ◆杀青适度的标准:鲜叶失水率达 30%左右。 感官判定时叶色由 26 鲜绿变暗绿,青草气逸失,青香显露。 ◆操作要求:杀青的原则和适度的 标准是通过合理的温度,适度的投叶量,适当的时间和恰当的操作方法来完成的。 温度:用炒干机杀青,温度一般开始为 200220℃左右,随后降至 180200℃,用滚筒连续杀青机杀青,温度可高达 230240℃,随后降至 200210℃。 杀青温度过高,会产生焦叶,焦边,从而在毛茶中出现胡星子和碎黄片;杀青温度过低时,会出红梗,毛茶有明显生味,青草气,香气明显不足。 投叶量:早期春茶,芽叶含水量高,投叶量宜少。 随着原料变老,含水量降低,应适当加大投叶量,雨水叶,露水叶应降低投叶量,杀青时投叶人、接叶人应 和烧火人随时保持对话,以确定是否升温或降温。 杀青时间:鲜叶由入口到出口的转动时间,一般在。 杀青时间不是绝对的,是否出叶,应看杀青适度与否,但杀青时间必须有一个合适的度,一般杀青超过 6 分钟,或时间短于 3 分钟都是不恰当的。 此外,老叶嫩杀,除了加大投叶量外,应适当缩短时间;嫩叶老杀,除减少投叶量外,应适当延长时间。 杀青叶的降温与摊凉:杀青叶出机后,应迅速降温至室温,然后摊凉,这期间应有专人负责。 如果杀青叶未经降温热堆或热的摊的,哪怕只有半个小时,制出的毛茶也会出现水闷气,滋味不鲜爽,汤色 泛黄,香气不高等弊病,杀青不足和过度都会对毛茶质量产生明显影响。 27 揉捻 揉捻的最重要目的是成条,就成条而言,即要向前看,看杀青效果,又要向后看,看干燥方式,这一点很重要,所以,不能孤立地认为成条只与揉捻有关。 ◆揉捻时间:嫩叶 3035分钟,中期鲜叶 3540分钟,老叶 4550分钟,时间超过 55分钟是不适当的,在合理的时间范围内不能很好成条的,应在加压、热揉、原料分级等方法上加以改进。 ◆投叶量:以 8090斤为宜,最低 60斤,最多 110斤。 投叶时自然装满揉筒,不能用力按,力求使杀青叶在揉筒内受力均 匀。 ◆加压方法 加压原则是加压和松压相结合,轻 重 轻相结合。 在实践中有三种方法可供选择:一是两轮次加压法:即把加压过程分成两个过程,第一轮从轻到重分 34 次加压,中间要松压 45 分钟,第二轮次又从轻到重分 34 次加压,最后压紧 12 分钟,松压 23 分钟出机。 二是逐次加压法:从轻到重分 78 次加压,即每揉 34 分钟就加压,最后松压出机。 第三种方法是第二种方法的改进,也是从轻到重分 78次加压,但到中压阶段至重压阶段时中间有 23次松压。 ◆揉捻适度的标准 有成条率、细脆破损程度和断碎比例三个尺度,一般来讲 ,一级春毛茶成条率要达到 85%以上,茶汁适度溢出,揉盘上不能看到茶汁痕迹,扁条很少,揉盘边缘断碎少。 揉捻过度时,因断碎多,茶汁过多溢出,反映在毛茶质量上表 28 现为条索不完整,碎茶多、末子多,茶汤浓度大,苦涩味重,汤色混沌不清。 干燥 分毛火,二青和足干三个工序。 ◆毛火:毛火的目的是迅速使揉捻叶失水,并弥补杀青不足。 温度:比杀青温度略低,一般开始温度为 170180℃,稍后降至 140150℃。 投叶量:一般为一揉筒揉捻叶,为避免沾锅,起锅巴,上叶时先用手抓撒 投叶,让机身转动 23 分钟后方可用簸箕倒入。 时间:一般为 1525 分钟,超过 30 分钟是不恰当的,时间长短与投叶量和温度相关。 毛茶出叶程度:使揉捻叶失水 30%左右,即二到三成于感官判定:叶色由暗绿转为墨绿,茶条变弯,锋苗显露,茶香明显。 毛火叶过度或“起虱子”,则由于失水太快,毛茶条型松散,干茶变枯黄,无油润光泽,等级低。 毛火叶摊凉。 ◆二青 温度:一般为 120130℃,手握茶叶有明显热感。 投叶量: 23 锅毛茶叶。 时间: 3040 分钟。 二青出叶程度:达到六 到七成干,此时叶色变黑,茶条弯曲变细变紧,锋苗明显,手抓茶条有微刺感。 29 二青茶摊凉。 ◆足干 应坚持投叶量大,温度低,时间长的原则。 温度:一般为 7080℃。 投叶量: 23 锅二青叶。 时间: 小时。 足干程度:含水量 67%,手捺茶条成末状,色泽瓦灰油润或有光泽。 摊凉装袋。 本项目生产技术和产品加工工艺均由 XX县茶叶协会负责,该协会精通上述技术和工艺,熟悉项目区建设环境,能熟练安装、调试上述生产设备,并掌握生产机械性 能,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形成了较完善的生产技术工艺,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管理经验。 同时 , 为了提升茶叶品质和档次 , 项目单位从江苏聘请高级农艺师、国内茶业界享有盛誉的专家 , 专门负责生产技术和新产品开发工作。 主要工艺技术参数 见 下 表 ( 53 54) 产品质量内控参数表 表 53 品 种 级别 外 形 肉 质 色泽 形状 香气 汤色 滋味 叶底 含杂劣度变味 杜仲一级 绿润 紧细显锋面匀整 鲜嫩高爽 清绿明亮 鲜醇 柔嫩匀整嫩绿明亮 30 保健 茶 二级 绿尚润 紧结匀整有锋苗 清高 绿明亮 浓醇 嫩绿明亮 三级 绿 紧实 尚匀整 清香 黄绿明亮 醇和 黄绿明亮尚嫩 乌龙茶 特级 油润砂绿润亮 紧结主实颗粒状 花香浓厚高长 黄绿鲜明 醇厚鲜爽 绿腹红边柔软鲜亮 一级 油润砂绿较明 较肥状结实沉重颗粒状 清高幽长 橙黄明亮 醇厚尚鲜 软亮匀齐红边欠匀 理化指标表 表 54 品 种 级 别 理 化 指 标 水份 总灰 份 水浸 出物 粉末 粗纤维 含量 杜仲 保建茶 珍 藏 ≤ % ≤ 7% ≥ % 碎茶≤ 6% ≤ 16% 特 级 ≤ 7% ≤ 7% ≥ % 碎茶≤ 6% ≤ 16% 主一级 ≤ 7% ≤ 7% ≥ % 碎茶≤ 6% ≤ 16% 乌龙茶 特 级 ≤ % ≤ % ≥ % 碎茶≤ 15% 粉末≤ % 一 级 设备方案 设备选型 本项目 由于是扩建项目,项目单位对生产加工设备性能已有全面了解,为此,拟 采用国内目前先进实用的成套设备,其中:乌龙茶生产设 备选用福建厦门裕能机械厂成套设备,杜仲保健茶生产设备选用浙江衢洲市上扬机械厂成套设备。 设备清单 31 乌龙茶设备按照年产 5 万斤规模配置,主要设备见下表: 乌龙茶生产设备表 表 55 序号 设 备 名 称 单 位 数 量 1 摇青机 台 4 2 Q茶机 Y006A 台 10 3 速色机 Y005 台 6 4 杀青机 Y003A 台 6 5 解块机 Y008A 台 4 6 揉捻机 Y004A 台 4 7 干燥机 Y001B 台 4 8 茶叶空调 台 4 9 竹 扁 个 1000 10 钢扁架 个 100 杜仲保健茶设备按照年产 5 万斤规模配置,主要设备见下表: 杜仲保健茶生产设备表 表 56 序号 设 备 名 称 单 位 数 量 1 6CSF500 热风杀青机组 套 1 2 网带冷却输送机 台 2。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