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薯黑斑病防治内容摘要:
布与为害:甘薯黑斑病是甘薯生产上的一种重要病害,分布广泛,我国各甘薯生产区均有发生。 症状:甘薯在幼苗期、生长期和贮藏期均能遭受病菌为害,主要为害块根及幼苗茎基部,不侵染地上部分。 育苗期病苗生长不旺,叶色淡,茎基部长出黑褐色椭圆形或菱形病斑,稍凹陷,初期上有灰色霉层,后逐渐产生黑色刺毛状物和粉状物。 严重时,幼苗呈黑脚状而死,或未出土即烂于土中,种薯变黑腐烂,造成烂床。 病苗移栽大田后,基部叶片变黄脱落,地下部分变黑腐烂,苗易枯死,造成缺苗新垄。 新形成的薯块,以收获前后发病最多,病斑为褐色至黑色,中央稍凹陷,上生有黑色霉状物或刺毛状物。 病薯变苦,不能食用。 发病规律:病菌以厚垣孢子和子囊孢子在贮藏窖或苗床及大田的土壤内越冬,有的以菌丝体附在种薯上越冬,成为次年初侵染来源。 病菌主要从伤口侵入。 温度在 10以上就能发病,2528最适宜发病。 地势低洼、阴湿、土质粘重利于发病。 防治方法:立无病留种田。 是种薯处理,用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浸种薯 35 分钟后晾干入窖,每千克药液浸种薯 10000 千克;二是药剂浸苗消毒,用 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 500700 倍液或 50%多菌灵 25003000 倍液,蘸根深610 厘米,用 23 分钟。 专利查询。甘薯黑斑病防治
相关推荐
r how to work D. was already a famous writer 32. When did Rowling think of the idea of writing her book? A. While she was telling her baby stories about superheroes. B. While she was going on a long
且仅当 m为何值时,经过两点 A( m, 2)和 B( m. 32 m1)的直线的倾斜角为 60○。 19. (本小题满分 10分) 如图所示,已知 AB为圆 O的直径,点 D为线段 AB上一点,点 C为圆 O上一点, 所在平面O圆PD。 求证: BCPA 20.(本小题满分 10 分) 在四棱锥 P﹣ ABCD中,底面 ABCD是直角梯形, ∠BAD=∠CBA=90176。 ,面 PAB⊥
1、斑病又叫黑疤病,是甘薯的主要病害,此病从育苗期、大田生长期和收获储藏期都能发生,引起死苗、烂床、烂窖,造成严重损失,且病薯含有毒物质(莨菪素),耕牛吃了会中毒,引发生气喘病,引起死亡。 因此彻底消灭黑斑病是保障甘薯生产的重要环节。 一、症状病菌主要危害薯块和病苗,在收获时可以见到薯蔓白色部分发病变黑,薯块发病产生圆形或近圆形的黑褐色病斑,病部中央稍凹陷,病健交界分明,轮廓明显,上生灰色霉层
反应 D.铝表面有致密的氧化膜 ( ) A. KOH溶液 C. NaOH溶液 D.稀硫酸 、铁、铝性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在地壳中的含量: AlFeNa B.均能与盐酸反应,生成物中金属价态数值: AlFeNa C.钠、铝均能从 FeCl3溶液中置换出铁 D. 少量金属钠保存在煤油里 ,可加入的试剂是 ( ) A. HCl B. NaOH C. CuCl2 D. H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