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薯窖藏的方法内容摘要:

1、薯贮藏期间正是严冬,寒冷季节,保持适宜的温度是安全贮藏的关键。 目前,贮藏甘薯普遍采用窖藏的方法。 因窖藏能利用地下热和薯块的呼吸热来保温防冻,比较安全。 首先,必须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窖型,桐庐县主要是采用山洞窖贮藏。 具体做法是:选择避风向阳、地势高燥的山坡或梯地,挖成洞口小、洞腹大的贮藏窖,农户一般可以挖长、宽各 1 米,高 的半圆形山洞窖。 在梯地上挖窖,窖顶上端须留土 1 米以上,以防塌方。 窖门位置要高于薯堆,以便通风散热。 入窖的薯块以堆到窖高的 1/22/3。 窖门一般可用竹帘或草片,待到严寒来临前再用砖石或木板密封洞口,以利保暖。 甘薯贮藏时间较长,多达 45 个月,入窖前,一定要严格挑选,剔除 2、破伤薯、病虫薯、裂薯及受冻薯等。 入窖前要在窖底和窖四周铺垫干草。 贮藏期间一定要专人管理,勤加检查。 管理工作主要是调节窖内温度,防止病害发生,并必须根据贮藏期的三个不同阶段做好管理工作。 (1)贮藏初期入窖后的 2030 天内称发汗期,要以通风、降温、散湿为主。 因初期薯块呼吸旺盛,窖温较高,湿度也大,必须注意通风散热,不要封闭窖门。 待到窖外气温接近 10时才可以封窖,使窖温稳定在 1214,相对湿度保持在 80%左右。 (2)贮藏中期入窖后的 3040 天至翌年温度回升之前称越冬期,管理工作要以保温防寒为中心。 因此阶段薯块呼吸减弱,发热量少,外界气温又低,因此,窖外必须加厚土层,严封窖门;窖内要盖草保温,保持窖温在 1214之间,并要防止雨雪渗入和老鼠为害。 (3)贮藏后期开春以后,气温回升之时称回暖期。 窖内经过冬季封窖;氧气缺乏,薯块生活力有所降低,如遇高温很容易感病,并会迅速蔓延。 这个阶段管理工作要以通风换气、稳定窖温为主。 在保持窖温 1214的前提下,减少覆盖,逐渐打开窖门,加强通风换气,保持薯块正常呼吸。 但此时的天气时冷时热不稳定,随时注意保温和散热。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