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薯优质高产栽培规程内容摘要:

1、品种选择。 优良品种是甘薯高产的基础。 甘薯生产中根据不同用途分别选用淀粉型、鲜食加工型、菜用型等不同类型的品种。 我省适宜淀粉加工用品种有徐薯 18、鲁薯 7 号、济薯 15 号等,适宜鲜食及加工用品种有北京 553、鲁薯 8号、济薯 18 号、济薯 5 号、烟紫薯 1 号等,适宜菜用品种有台农 71、福薯76。 2培育壮苗。 壮苗是甘薯高产的保证。 我省甘薯栽植期多在 4 月下旬(谷雨前后),因此育苗一般在 3 月下旬(春分前后)。 春薯要选择无病、无伤、无冻害湿害的夏薯,最好是经过脱毒的种薯,用 800 倍多菌灵浸种后,在火炕、温床或双膜覆盖的冷床育苗。 春薯壮苗的标准是百株重 500 克以上、顶三叶齐 2、平、叶片大而肥厚、茎粗而节匀、茎上无气生根、无病虫害、株高 20 厘米左右、苗龄 3035 天。 壮苗比弱苗一般增产 10以上。 夏薯用苗要建立无病采苗圃(二级育苗)。 夏薯用苗最好是采用蔓头苗,顶三叶齐平、叶片大而完整、节间不过长、腋芽较短、节上根点较大、无气生根,蔓头苗一般比下端苗增产10以上。 3土壤和肥水管理。 甘薯高产要求选择土质疏松、耕层深厚、保墒蓄水好、肥力适度的沙壤土。 特别是鲜食甘薯最好选择无甘薯病害的生茬地、土层较厚、排水良好,以保证较高的商品薯率。 甘薯施肥掌握的原则是基肥为主,追肥为辅;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增施钾肥为主、磷肥为辅。 亩产 3000 公斤的甘薯一般每亩施有机肥 35 立 3、方米,磷酸二铵 20 公斤,硫酸钾 2025 公斤,起垄时开沟施于垄下。 甘薯栽植要采用垄作栽培,垄距 7080 厘米,垄高 2030厘米。 春薯栽植密度一般为每亩 3500 株、夏薯每亩 4000 株。 春薯要适时早栽,“五一”后栽植每晚栽一天减产 1左右;夏薯要力争早栽,从 6 月下旬到 7月中旬,每晚栽一天减产 2左右。 鲜食春薯可适当晚栽 1015 天,过早易感染黑痣病且皮色不鲜艳。 晚栽虽略有减产,但商品性提高。 夏薯则要抢时早栽,否则小薯过多,商品性下降。 鲜食春薯适当增加密度,每亩 4000 株以上;夏薯适当减少密度,每亩 3500 株左右,以增加商品薯率。 4田间管理。 甘薯生长前期重点是查苗补 4、苗,栽后一周内对因病虫害或栽植不当造成的死苗选用壮苗及时补栽;生长中期为雨季,重点是排涝及食叶害虫的防治;生长后期重点是防旱和排涝及追施叶面肥。 田间管理上要注意及时中耕除草、禁止翻蔓,肥水条件好的地块发生徒长时,每亩可喷 200 毫克公斤浓度的多效唑 50 公斤。 5适时收获。 我省一般在 10 月上中旬开始收获,10 月下旬甘薯产量基本不再增加,淀粉含量明显下降,晒干率也相应降低,因此霜降前要收获完毕。 做种薯或鲜食用甘薯要选择晴暖天气上午收刨,经过田间晾晒当天下午入窖。 要注意做到轻刨、轻装、轻运、轻卸,要用塑料周转箱或条筐装运,防止破伤。 6安全储藏。 贮藏前要对贮藏窖进行清扫消毒,用点燃硫磺熏蒸或喷洒多菌灵方法杀灭病菌。 严格剔除带病、破伤、受水浸、受冻害的薯块,贮藏量一般占窖空间的三分之二。 窖温保持 1015,湿度保持 8590加强管理,确保安全贮藏。 7适宜推广区域。 适宜山东省内甘薯产区。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