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宝鸡某遗址博物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宫廷 文化文物的展示效益,同时也为考古研究提供便利条件,取得文化与经济双收效。 建成的 XX 遗址博物馆 主要有以下业务功能: (一)长年面向海内外接待嘉宾及旅游观光团体; (二)大、中、小学生进行文化教育的基地; (三)研究生、进修生、访问学者学习和研究的基地; (四)接待国际知名博物馆巡回展览; (五)国内各博物馆交流展出的平台; (六) XX 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基地; (七) 西部隋唐文化历史 考古工作站及研究中心; (八) 隋唐 文化研究中心; (九)市民休闲、娱乐场所。 第四章 场址选择及建设条件 场地选择的基本要求 陕西省 XX 遗址博物馆 选址位于 XX 县城范围。 博物馆作为重要的文化基础 设施,是地区经济、社会进步的标志,博物馆馆址的选择关系到博物馆建成后能否很好发挥收藏、陈列、教育和研究职能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等问题,因此,博物馆的规划选址应进行充分论证,在区位、成本、地质、环境、交通、发展等方面综合考虑,根据 XX 县县城建设 规划总体布局的要求,从实际情况出发,将选址中的诸因素综合分析比较,妥善作出决策。 地块区位 XX 遗址博物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0 选址应是今后城市发展和建设的重要区域,远离工业区,周边已有建成环境应具有相称的文化氛围,有利于建设高品位的文博设施。 土地成本 选址应具有较低的土地成本, 应尽量避免拆迁安置成本,选址基础设施水电气等完善的场地,尽量降低建设成本。 地质条件 地质条件应适合建设大型公共建筑,应通过有关部门的地质灾害评估。 环境条件 选址应环境条件优越,附近无污染源,风景优美,与周边环境协调。 在生态环境方面应满足环境评估的要求。 交通条件 选址应交通便捷,利于人群集散往来,满足消防、文物货运等条件。 发展余地 选址地块应规模适中,用地面积满足功能的要求,并富于弹性,有利于可持续发展,选址内建筑密度不应大于 30%。 场址位置 XX 遗 址博物馆 经过场址选择,定位于 XX 县县城西部。 基本上符合上述场地选择的要求。 同时,由文物 主管部门 牵头组织的会议上,会同城市规划行XX 遗址博物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1 政主管部门,专家论证也对项目用地作出了评价,认为本项目的选址条件,从项目与 县城 规划布局的协调,与 县城 交通、通讯、能源、市政 府 、防灾规划的衔接与协调,配套生活设施与公共设施规划的衔接与协调,与城市环境保护规范和风景名胜保护等专项规划的协调等方面综合考虑,项目建设用地是适宜的。 场地现状 XX 遗址博物馆 规划建设用地现状主要是农村住宅用地,为农民住宅建筑、绿地及树木,该地块还没有开 发,周边没有高大建筑。 街道 从该地块边上通过, 西 部还有 西海湖公园和碑亭广场。 建设条件 地理位置 XX 县位于陕西省宝鸡市东北部,距西安市 160 ㎞,距宝鸡市106 ㎞,距西宝高速公路眉县口 55 ㎞。 东邻永寿、乾县,西接千阳、凤翔,南俯扶风,岐山,北依彬县及甘肃灵台县。 总面积1740 ㎞ 2,全辖 5 镇 11 乡, 110 个行政村, 438 个村民小组,共有 22604 户、 万人,其中农业人口 万人,农村劳动力 万个。 境内群山结秀,诸水环布,气候宜人,是天然的避暑消夏、观光旅游胜地。 XX 县辖 5 个镇, 5 个乡: XX 镇、崔木镇、招贤镇、两亭镇、天堂镇、常丰乡、河西乡、丈八、桑树塬、酒房乡。 地形地貌 ( 2)自然条件 XX 遗址博物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2 地形地貌 :XX 县地处属渭北旱塬丘陵沟壑区 ,属华北地区陕甘宁盆地一部分。 县境地质构造复杂,地层分异明显,境内出露地层属华北区陕甘宁盆地边缘地层分区 XX 县、永寿地层组,地层自古生界至新生代均有出露。 地势西北高而东南低,平均海拔1271m。 境内山地皆为老爷岭的分支,一支东向横贯 XX 南部 ,是XX 县与凤翔,扶风,岐山的天然界限 ,称为页岭 ,长 40 多公里 ,平均海拔 1343 m,切割最大深度 500 米 左右 ,最高点宁留村山峰海拔。 页岭将 XX 分割两半,成为泾、渭水第的分水岭,南水入渭河,北水入泾河。 北坡有岭五条,长度均在 20 ㎞以上,向北逐渐降低,平均海拔 1300 m 左右,是沟壑相间的残塬沟壑地形。 南坡支脉长短不一,在 10 至 20 ㎞之间,平均海拔 1250m,沟壑相间。 XX 县境内按形态成因可划分为 4 个地貌单元,即南部切割中山区、中部丘陵沟壑区、东北残塬区、北部河谷夹道区。 XX 县境内山恋重叠,沟壑纵横,雨理充足,溪流遍布,地下水丰足。 由于地形错综复杂,河流、河道密度大, 条 /㎞。 以页岭为界, 以南为渭河流域。 属于泾河水第的主要支流为八条,均源出于南而流向北,汇入甘肃灵台县境内的达溪河流至长武县的秦口注入泾河。 其中酒房河、李家河、两亭河发源于千山余脉的老岭山麓,小庵川河、禅师河、常村河、普化河、转咀河等源于页岭;渭河流域中最重要的河流是漆水河,漆水河长 ㎟ ,境内长 71 ㎞ ,流域面积 975K ㎟ ,径深流 70 ㎜ .多年平均最大XX 遗址博物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3 流量 立方米 /秒 .境内有其一级支流五条 ,夺级支流十三条 ,这些河流南源于岐山、风山、北塬于页岭,控制这全县总面积的55%。 全县地下水的不给来源以降水为主,其次是河水、塘库 的渗透,地下水资源量为 6332万 m/a,其中可开采量 人民自古至今使用泉水,泉水各村皆有,著名的泉水有:五龙泉、三眼泉、紫眼泉、龙海泉、石家泉和御泉。 气象条件 气候条件: XX 县属温带半湿润 湿润季风气候区。 山脉多第东西方向,丘陵沟壑突出,切割深度大,山多塬少,沟壑峡窄,水分、光照、热量分布不足,立体气候显著,四季分明,干温季明显,夏短冬长。 因海拔高度不一,温差大,致使有些地区无夏季,各季时间长短差异较大:夏季多阵性天气,伴有雷阵雨、大风、冰雹,早涝不均;秋季降温迅速,多干旱 ;冬季干寒冷,降水稀少。 XX 境内年平均日照为 ,最多达到 ,最少为。 全年太阳总辐射平均为 ㎝ ,局全国同纬度地区的中下等,可满足作物生长要求。 年平均气温在 ℃℃ ,最冷 1 月平均气温在 ℃ 3℃ ,最热 7 月平均气温在℃ ℃ ,年极端最低气温为 ℃ ,年极端最高温度℃。 无霜期与各地的气候成正比。 年平均降水量 ㎜ ,属半湿润状况 .XX 对农业及其经济作物有影响的灾害天气主要是旱、涝、雹、霜、风,它限制着气候资源的充分 利用和农业效能的发挥。 XX 遗址博物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4 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 规划条件 (等规划部门材料修改 ) 按照规划部门的初步意见,博物馆选址用地区域,未来属于城市公共建设用地,拟建设服务城市的大型文化类建筑,地势较为平坦。 因此,博物馆建设符合 县城 规划设想。 因目前该地区未做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博物馆是首先拟建成的第一个大型建筑,其建设规划条件将影响日后其它建筑的规划要求。 博物馆建筑层数不宜太多。 位于该区域的建筑密度不宜太大。 博物馆建成后将成为全国唯一展示 隋唐 历史文化遗产的博物馆,也 将成为城市的地标,建筑造型、立面和色彩应具有 隋唐历史 特色。 交通组织应结合区域交通组织统一考虑。 在博物馆周边建设城市绿化休闲广场,同时作为紧急情况时的城市避难场所。 建筑布局要考虑传统空间特点。 交通条件 东距西安 160 公里,在宝鸡市东北方向的 120 公里处。 东临乾县、永寿,西接千阳,南与扶风、岐山、凤翔县毗邻,北和彬县、灵台接壤。 全县 10 个乡镇均有公路相连。 场地环境条件 本工程建设场地,具有优越的社会环境条件。 前有点将台,XX 遗址博物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5 后有梳妆台,左有醴泉铭髀、西海湖和髀亭广场,文化 旅游氛围浓厚。 且场地周边没有工业污染区,周围还将建成一个文化休闲、娱乐场所(可作为临时避难场所)具有与其相称的文化氛围,有利于建设高品位的文博设施。 且用地面积满足功能的要求,并富于弹性,有利于可持续发展,建成后在其所处环境中能尽最大可能发挥其社会效益。 法律支持条件 本工程建设场地的法律支持条件主要需有以下几个方面: 关于建设场地的法律支持文件; 批准的建筑工程性质、规模等法律文件; 工程建设可行性研究阶段的法律支持文件; 在场地上进行开工建设时必备的法律支持文件。 以上各个方 面的法律支持文件较多,在工程开工建设前必须具备。 当然,本项目属于国家、省、县政府重点支持的文化项目,以上所需条件会比较容易落实。 征地拆迁条件 本项目用地范围内土地属于农民群众集体用地,代征农村集体用地均需办理征地手续,需按规定进行原有建筑物和设施拆迁补偿、耕地及青苗补偿等工作。 用地范围的建筑多属于单层建筑,拆迁量不大。 场地及周边文物保护条件 本工程建设场地规划范围内经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勘探后,XX 遗址博物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6 场地内没有需要保护的文物,在此区域内进行基本建设不会对 隋唐历史 遗址造成影响和破坏。 施工条件 本工程建设场地现状目前还不具备施工条件。 根据前期工作的进展情况先后依次进行和完成以下工作后,才具备有开工建设的施工条件。 但项目建设场地是宽敞的,有利于施工。 ( 1)根据国土资源部发布的《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和《建设用地审查报批管理办法》,场地地质条件应通过有关部门的地质灾害评估,排除有地质灾害风险的备用地点。 ( 2)初步落实规划方案,办理用地批准手续,并取得城市规划部门的规划许可证。 ( 3)进行并完成征地和代征地范围内的房屋拆除和拆迁、树木保护和移栽等工作。 ( 4)场地施工用水 、供电、交通、电信基本具备。 ( 5)工程施工单位和工程监理单位均经通过招标工作确定。 ( 6)有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的具体措施。 ( 7)建设资金基本落实。 ( 8)办理开工前按规定应办理的各种手续并完成工程开工前的准备工作。 ( 9)办理施工许可证和其他有关手续。 市政配套条件 ( 1)给水管线:场地周边现有市政给水供线和进水口可供接XX 遗址博物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7 入。 ( 2)排水管线:场地周边现有市政雨水管线、雨水井、污水管线和污水井可供接入。 ( 3)供电电源:场地内可由市政干道引入的外电源作为主电源,可满足博物馆双回路供电条件。 ( 4)电信管线:场地周边现有电话、有线电视等电信管线,可由市政电信管线引入场地内。 ( 5)交通条件:场地四面均有道路连接,其旁边 30 米禹羌大道为县城的主要干道,交通十分便利。 各相关部门都承诺给予支持,建设场地附近都有接入点。 第五章 博物馆工艺设计要求 工艺设计的任务 博物馆的建设是新时代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文化工程,受到国家、社会的广泛重视。 博物馆的任务是承担着社会教育的功能,把博物馆作为宣传教育的机关,向公众开放,传播科学文化知识,进行思想意识方面的教育,也扮演了保存古文化出土 遗产的收藏和研究工作。 博物馆是公益性文化机构,为社会发展服务是博物馆的出发点和归宿,收藏和展出的是科学和文化的活化石,这些丰富的资源能够满足人们的学习、欣赏需求,能够提供人们与古人、自然对话的机缘,使人们能够找到人文关怀的家园和凝聚各族人民和XX 遗址博物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8 谐共处的场所,在展示宣传建筑载体和室内装饰工程及展览工艺的综合感受外,更要关心景观环境和建筑构筑物之间的协调融合,人们活动期间的舒适和安全,从而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同时承担着促进政治文明、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的建设重任,促进文化交流、世界和平的文化使命。 工艺设计的主要内容 博物馆的工艺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总体布局和工艺设计构思 鹰潭博物馆的未来建馆工程的总体定位是非常重要的。 为此,我们提出景观建筑的概念,这同仅仅以建筑单体加上园林绿化的工程概念是有所区别的。 建筑风格在多方专家论证形成的共识下,也勾勒出鹰潭建筑元素。 大量采用石材作为博物馆视觉感官的材质,石材也是具备亲和力的材料,便于就地取材。 石板、条石、景石、原木、竹材的元素的利用是工艺设计中的主角。 基础结构 为了保证筹建中的 XX 遗址 博物馆,能够达到抗震八度的结构安全要求,以 及工艺设计、装饰工程的组合效果,在基础结构防震技术上,我们建议运用联合国生态安全组织建筑安全委员会的防震设计资料及抗震标准,用以减轻 40%的震幅。 建筑主体结构 钢筋混凝土主体框架和楼板(预应力技法运用),外墙立面预XX 遗址博物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9 留钢筋插件,做为石材安全的接合。 内墙的空间分割采取弹性隔断,可依未来空间分配需求做调整。 公共服务空间的卫生间和配套教育服务功能的设备、设施都应该将机电、电气、弱电的专业需求作进一步的论证及预埋管路。 建筑外立面门窗 ( 1。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