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薯引种严防病害内容摘要:
前我省甘薯种植正在向非传统种植区扩展,这些地区甘薯储藏保种技术不过关,春季出窖时坏烂严重,使种薯供应得不到保证,部分薯农要从外地引种,增加成本。 由于薯农引种知识缺乏,引种时常将病薯种引入,造成病虫害流行。 甘薯的许多病虫害由薯块传播,引种成为传播病虫害的主要途径。 经种薯传播的主要病虫害有根腐病、黑斑病和茎线虫病、甘薯蚁象等。 近年来,苏北地区因盲目从病区引种,造成甘薯茎线虫病大面积流行,根腐病也在一定区域造成危害。 茎线虫病也叫糠心病,薯块染病后内部糠心而皮层完好,外形和好薯一样,但没有利用价值。 茎线虫病和根腐病引起土壤带病后难以根除,且病害会逐年积累,严重影响甘薯生产。 因此,甘薯引种首先要注意的问题就是不要引入病薯,此外还要注意甘薯的不同用途及品种的适应性问题。 不从病区引种。 目前北方薯区的甘薯病害主要是茎线虫病与根腐病。 这两种病害都会使甘薯不同程度减产,严重时甚至绝产。 引种时首先要对引种地进行调查,确认没有病害后才能引种,避免引入病种薯。 根据用途引种。 甘薯类型可分为淀粉加工型、食用烘烤型等。 其中淀粉加工型要求品种的干物率不能过低,一般淀粉型品种的干物率在以上,肉色以白色或淡黄色为佳。 食用烘烤型品种要求薯肉为黄色或橘红色,干物率可适当放宽。 注意品种适应性。 甘薯品种对土质、栽培方式、气候等因素有特殊适应性,可在示范试验的基础上扩大种植,不要盲目大批量引进。 专利查询。甘薯引种严防病害
相关推荐
H+, +H2O H2CO3+OH- , H++OH- H2O,由于 Al3+和水解互促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等,起到 灭火的作用,因此用 NaHCO3与 Al2(SO4)3两种溶液可作泡沫灭火剂; ⑦ 长期使用硫铵,硫铵水解生成硫酸,土壤酸性增强;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钾,碳酸钾水解呈碱性,铵态氮肥水解呈酸性,酸碱发生中和反应,水解互促,产生氨气,降低肥效,故草木灰与铵态氮肥不能混合施用。 故选 D
态系统物种 A和物种 B的关系,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信息可物种 A和物种 B之间相互传递 B.进化过程中物种 A和物种 B互为选择,共同进化 C.能量可在物种 A和物种 B之间单向流动 D.物质可在物种 A和物种 B之间循环流动 3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这是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基础 B.生态系统内部结 构与功能的协调,可以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的制备过程。 已知: ( R代表烃基 或氢原子, 下同。 ) ( 1) 请写出 A的结构简式 D的分子式 ( 2) B的系统命名法的名称 E中官能团的名 称为 检验 D中含氧官能团所用试剂的化学式 ( 3) 写出下列反应的反应类型: ① ⑤ ( 4) 已知 C4H6Br2是顺式结构, 写出② 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 ④ 的 化学反应方程式 反应 ⑤ 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5) F的同分异构体有多种
号简介鄂薯 2 号是湖北省农科院粮作所选育的高淀粉含量甘薯新品种,系国家“八五”攻关课题产生的新成果,1996 年 3 月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其主要特征、特性为:顶叶浅绿色,叶形浅复缺刻,叶色绿,叶脉紫色,茎绿间紫色,中蔓型匍匐生长,单株结薯 ,薯块纺锤形,薯皮红色,薯肉淡黄色。 萌芽性好,生长势强,苗质上等。 栽后返青快,结薯早;栽后 60d 平均单株薯重 公顷日增重 南薯
11. 该日,下列地理事物叙述正确的是 12 月22日 7时 20分 最短时刻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 59分) 12. ( 28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下图位欧洲局部简图和甲、乙两地各月降水统计图。 ( 1)分析甲乙两地降水的差异及其原因。 ( 8分) 差异: 原因: 料 1:德国鲁尔区是世界著名工业区。 图 7位鲁尔区第二、第三产业就业率状况。 ( 2)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