枇杷采收后的管理技术内容摘要:

2、早不宜迟。 对细弱的采后枝、病虫枝、枯枝要删剪。 对粗壮的采后枝进行短剪,促发壮实的夏梢。 同时进行疏梢,对夏季抽发的新梢应保留 23 个壮实的新梢,其余抽生过多的新梢可从基部流除。 及时防治病虫。 枇杷在高温、积水、湿度大的环境条件下易发生枝叶病害,特别是枝干腐烂病。 应在排水防渍的基础上于主干和主枝上刷石灰或涂 1:2:10波尔多液,同时可在树冠喷 灰倍量式波尔多液进行预防。 若发现枝干有裂皮、腐烂病状,可先修刮病部后涂药液,再喷树干和树冠。 主要的药液有:粉锈宁 800 倍液、绿风 95、多菌灵 1000 倍液。 枇杷黄毛虫虫卵散产于嫩叶背面,孵出的初龄幼虫群集,可人工摘叶片捕杀。 二龄后的幼虫分散为害,应喷20杀灭菊酯 2000 倍液或 50滴滴畏 1500 倍液防治。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