橄榄树病虫害的防治法内容摘要: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近年来陆续发现有新的病虫害。 橄榄病虫害主要有星空木虱、吹绵介壳虫、蚜虫、恶生叶虫、卷叶蛾和煤烟病。 在福建,橄榄星室木虱危害普遍,橄榄枯叶蛾危害也相当严重。 在广西,危害橄榄的害虫主要是星天牛及金龟子。 若虫、成虫危害新梢嫩叶,吸食汁液,致嫩梢萎缩,新叶畸形、卷缩、黄弱,大量发生时引致落叶,树势衰弱,23 年内不结果,甚至死亡。 若虫排泄物污染枝叶,还诱发煤烟病。 每年发生 34 代,世代重叠。 卵散生于嫩叶的主脉及其两侧附近,1 片嫩叶上常有卵 100 多粒。 若虫密集危害,34 月开始发生,5 月盛发,在福建春梢受害最严重。 防治方法:冬季清园后喷松脂合剂 1012 倍液。 每次新梢期喷药 2、 12 次保梢,用 40乐果乳剂 10002000 倍液,或 50敌敌畏乳剂 1000 倍液,或25亚胺硫磷 1000 倍液。 一般春、秋梢各喷 1 次,夏梢期喷 2 次。 致落叶、梢枯,树势衰弱,并诱发煤烟病,影响光合作用。 每年发生 34 代,10 月秋凉后虫口开始大量增殖,14 月常大发生,主要危害春梢,随着气温升高,虫口密度下降,盛夏初秋虫口大大减少。 防治方法:苗木检疫,不把害虫带入果园。 结合清园,剪除虫枝,集中烧毁,并喷松脂合剂 1012 倍液。 新梢期喷药防治,用 50马拉硫磷600800 倍液,或 40氧化乐果 8001000 倍液,或 40水胺硫磷 1000 倍液。 春梢期喷 2 次,秋 3、梢期喷 1 次。 保护和利用天敌防治。 小红瓢虫和澳州瓢虫都是吹绵介壳虫的天敌,可引进、保护进行防治。 若虫和成虫群集于嫩梢嫩叶上吮吸汁液,使新梢黄萎,新叶卷缩,阻碍生长,影响树势,也诱发煤烟病。 全年均有发生,尤以干旱季节发生、危害严重。 防治方法:新梢期喷杀。 有蚜虫时,可用50马拉硫磷 1000 倍液,或 25亚胺硫磷 1200 倍液,或 80敌敌畏 2000 倍液,或辟蚜雾 2000 倍液,或鱼藤精、烟碱等植物性农药。 保护和利用天敌。 瓢虫、草蛉、食蚜蝇和蚜茧蜂是蚜虫的重要天敌,若园中天敌数量多时,可不喷药或少喷药,以保护天敌。 虫喜食橄榄嫩芽、嫩叶,又因分泌粘液及粪便污染幼叶,使幼叶枯焦。 成虫危害嫩 4、梢、嫩叶、花和幼果,影响产量。 每年发生67 代,成虫于树干裂皮处、地衣和苔藓下、杂草、卷叶中越冬,34 月交配产卵,45 月孵化第一代幼虫,危害春梢且最严重。 防治方法:清除苔藓、地衣、卷叶和杂草,消灭越冬成虫。 在树干上捆稻草诱集下树化蛹的老熟幼虫,及时取下烧毁。 盛孵期喷药保梢,可用 40水胺硫磷 1000 倍液,或 50马拉硫磷 1000 倍液。 春梢期喷 2 次,夏梢期喷 1 次。 农业技术全集之植,食花果,造成大量落花落果,是新发生的重要害虫。 每年发生 6 代,以幼虫和蛹越冬。 成虫产卵于叶上,花期及幼果期盛孵,谢花后集中危害幼果。 1 龄幼虫咬食果皮,常吐丝将幼果系于叶片或小枝上,53 龄幼虫钻 5、入幼果蛀食,当幼果变黄、将落前,又转果危害。 防治方法:冬季清园,修剪虫枝,清除枯枝落叶,减少越冬虫口。 谢花后期摇枝摇落花瓣,减少幼虫潜伏场所。 虫口密度大的果园,在幼果期喷药,可选用 50敌敌畏 1000 倍液,或 90的敌百虫 1000 倍液,或 40水胺硫磷1000 倍液,或 50杀螟松 1000 倍液。 人工捕杀幼虫,摘除卵块。 海南岛危害鸡尖树,在福州、潮安等地危害橄榄,是新出现的橄榄害虫。 幼虫取食叶片,危害相当严重。 每年发生两代,34 月幼虫活动危害,白天群栖于树干,夜间食叶量较白天为大。 5 月中旬老熟幼虫作茧化蛹,6 月中下旬成虫羽化,6 月下旬至 7 月上旬新一代幼虫发生危害。 初龄幼虫 6、灰褐色至黑色,老熟幼虫灰褐色,体长 60 毫米左右。 防治方法:利用幼虫白天群集于树干的习性,集中捕杀。 喷 50敌敌畏1000 倍液,或 90敌百虫 1000 倍液,或 50杀螟松 1000 倍液。 在湿度大的条件下,可施用白僵菌或苏云金杆菌。 真菌必性病害,发生于枝叶和果实上,初呈暗褐色霉斑,继而向四周扩展成黑色霉层,呈煤烟状,易脱离。 该病只在介壳虫类、蚜虫和星空木虱危害较严重的果园发生,因上述害虫的分泌物可作为霉菌的“培养基”,当空气中的病原孢子散落到这些分泌物上时,便迅速繁殖。 荫蔽和潮湿的环境有利于该病的发展。 防治方法:防治好吹绵介壳虫、星室木虱有蚜虫。 冬季清园后,喷石硫合剂 波美度。 适当修剪,以利通风透光。 喷药保护。 常用的杀菌剂有1波尔多液(硫酸铜、生石灰各 1 公斤),50甲基托布津 800 倍液,50多菌灵 800 倍液。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