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产高效的棉花健身栽培法内容摘要: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花健身栽培法,就是通过选用抗病虫品种,采用防病虫育苗新技术,培育壮秆健株,构建合理的群体,充分发挥个体的增产潜力,实现棉花高产高效的综合栽培技术。 是棉花健身栽培的前提。 目前对棉花生产为害最大的病害有棉花枯萎病和黄萎病,均为害茎叶蕾铃。 棉花苗期即可发病,蕾期病害加重。 至今尚无有效的化学防治方法。 棉花的害虫主要有棉蚜虫、棉红蜘蛛、棉铃虫、斜纹夜蛾等,防治成本高,难度大。 选用抗病虫品种是最经济有效的防治措施。 当前推广的杂交品种中,高抗枯萎病的品种较多,抗黄萎病的品种极少,转基因单价抗虫品种多,双价或多价抗虫品种较少。 针对健身栽培的特点,湖南省可供选用的品种有农杂 62、农杂 66、 2、湘杂棉系列品种中的一些优良品种。 花漂浮育苗技术是以无土基质固定种子和棉苗,以泡沫托盘为载体,以营养液为苗床的一种漂浮育苗方法,隔断了棉花苗期的土传病害和地下害虫的为害,棉苗无立枯病、炭疽病、猝倒病、茎枯病等,也可减轻和推迟成株期棉花枯萎病、黄萎病的发生,无地老虎等地下害虫,是棉花健身栽培的基础。 )促壮苗早发。 移栽前施好底肥,选择晴天或阴天爽土移栽,移栽时保护茎叶和根系,以免受伤。 移栽后及时浇定根水和活棵水,将缓苗期缩短到 35 天。 (2)大棵稀植,稳施蕾肥,促壮蕾。 高产杂交棉品种每 667 平方米种12001400 株,行距 100120 厘米,株距 4555 厘米。 蕾肥适当少施氮,以磷钾肥为 3、主,实现健株壮秆,蕾多蕾壮。 (3)花铃期以促为主,培育健壮个体。 要构建高产群体必须重施花铃肥,花铃肥要占全生育期施肥量的 60%以上。 花铃期单株果枝数要达 2224 盘,单株果节数 90110 个,成铃率为 40%60%,单株成铃 50 个左右,群体成铃每 667平方米达 6 万7 万个。 花铃期及时防治棉铃虫、斜纹夜蛾、棉红蜘蛛。 (4)防早衰,争秋桃,形成健康高产群体。 棉花开始吐絮后,根系功能衰退,应适当进行根外施肥,如喷施叶面肥。 可采用 3%尿素水溶液或 2%磷酸二氢钾水溶液每隔 7 天喷施 1 次,每次 80 千克水,共 3 次,可防止脱叶早衰,多结秋桃,但要注意防止贪青晚熟。 通过合理的促控与调节,形成健康高产群体,每 667平方米籽棉产量达 400 千克,皮棉 150 千克以上。 专利查询。高产高效的棉花健身栽培法
相关推荐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 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北豆 5 号是由农垦北安科研所与北安华疆种业合作育成。 1992 年选用北丰 8 号为母本,北丰 11 号为父本,经有性杂交、系谱选择选育而成,决选代号疆丰98003 年在黑龙江省垦区鉴定命名垦鉴豆 25 号,2006 年 2 月在黑龙江省审定命名为北豆 5 号。 该品种 2003 年在农垦命名推广以来,面积迅速扩大。
w friends here. A. but B. so C. however D. because 13. _______do you go to school every day? Usually on foot. A. How B. Why C. Where D. When book is_______, the blue one , the red one or the black
农业技术全集之植, 号 吉利豆 2 号是高级农艺师魏占国先生(电话:0437经 8 年时间育成的集高产、高油、早熟、抗逆性强于一体的新型大豆品种。 是北方春大豆中早熟类的佼佼者。 2006 年 1 月通过吉林省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并升入国家大豆区域试验。 由农民日报推荐,通过了相关部门的审定,拟向全国适应区域宣传推广。 特征特性该品种为早熟品种。 出苗至成熟为 112 天,需活动积温 2350。
号 潞玉 6 号玉米新品种是由山西省长治市潞玉种业有限责任公司选育开发。 特征特性生育期 125 天,株高 285 厘米,穗位高 90 厘米,穗长 28 厘米,穗粗 米,穗行数 1820 行,行粒数 4650 粒,籽粒桔红色,半硬粒型,容量大,品质好。 千粒重 360 克左右,出籽率 综合抗性强,活秆成熟。 产量表现2002、2003 年二年品比试验分别亩产 斤和 斤,较农大 108 分别增产
原 23 号 “草原 23 号”是青海省农科院育成的豌豆新品种,2005 年 12 月通过青海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一、特征特性:幼苗直立、矮茎,株高 米,小叶变态为卷须且较发达,总状花序,花白色,籽粒皱,皮绿色,近圆形。 干籽粒千粒重 ,粗蛋白质含量 粗淀粉含量 春性,生育期 115白粉病,较抗根腐病,高抗倒伏,耐积水能力差。 二、栽培要点:改隔年轮作制为 2轮作制
号 富优 1 号水稻新品种,由西南农大选育,2002 年先后通过重庆市及国家审定,由德农正成种业有限公司开发。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在长江上游作中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58 天,比对照汕优 63 迟熟。 株高 米,穗着粒密,耐寒性强,熟期转色好。 每亩有效穗数 穗,穗长 米,每穗总粒数 ,结实率 千粒重。 抗性:叶瘟 7 级,穗瘟 7 级,穗瘟损失率 白叶枯病 5 级,褐飞虱 5 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