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资阳市20xx-20xx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内容摘要:
和 O2(g)反应生成 H2O(g),这是个吸热过程 B. 由 2 mol H2和 1 mol O2变成 4 mol H、 2 mol O原子,这是个放热过程 C. 2 mol H2(g)和 1 mol O2(g)反应生成 2 mol H2O(g),共放出 484 kJ能量 D. 4 mol H、 2 mol O生成 2 mol H2O(g),共放出 484 kJ能量 【答案】 C 【解析】试题分析: A.反应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总能量, H2( g)和 O2( g)反应生成 H2O( g),这是个放热反应过程, A错误; B.由 2mol H2 和 1mol O2 变成 4mol H、 2mol O 原子,这是个吸热反应过程, B错误; C. 2mol H2( g)和 1mol O2( g)反应生成 2mol H2O( g),共放出 1852kJ- 1368kJ= 484kJ 能量, C 正确; D. 4mol H、 2mol O 生成 2mol H2O( g),共放出 1852kJ 能量, D 错误,答案选 C。 考点:考查反应热的有关判断与计算 二、选择题:(本大题包括 5小题,每小题 3分,共 15分)每小题 只有一个 . . . . 选项符合题意。 18. 下列实验操作 不能 . . 达到预期实验目的的是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鉴别乙酸乙酯和乙酸 分别加入饱和 Na2CO3溶液 B 比较 Fe和 Cu的金属活动性 分别加入浓硝酸 C 比较 H2O和乙醇中羟基氢的活泼性 分别加入少量金属钠 D 比较 I2在 H2O和 CCl4中的溶解度 向碘水中加入 CCl4,振荡 A. A B. B C. C D. D 【答案】 B 【解析】 A、乙酸乙酯不溶于水,乙酸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放出二氧化碳气体,可以鉴别,选项 A正确; B、铁在常温下与浓硝酸钝化,不能比较二者金属性强弱,选项 B不正确; C、钠与水反应比钠与乙醇反应更激烈,可以比较二者羟基氢原子的活泼性,选项 C正确; D、通过萃取可以比较碘在水中和四氯化碳中溶解性的不同,选项 D正确。 答案选 B。 19. 用 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 mol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的数目为 3 NA B. 标准 状况下, L CCl4中含有的共价键数目为 2 NA C. 1 mol乙烯和乙醇的混合物完全燃烧时消耗 O2的分子数为 3 NA D. 常温常压下, mol 羟基含有的电子总数为 5 NA 【答案】 C 【解析】试题分析: A、苯分子中不存在 C= C 双键, A错误; B、标准状况下, CCl4不是气体, B 错误; C、 1mol乙烯完全燃烧消耗 3mol氧气, 1mol乙醇完全燃烧消耗 3mol氧气,所以 1mol乙烯和乙醇的混合物完全燃烧所消耗的氧气的物质的量为 3mol,所消耗的 O2一定为 3NA, C 正确; D、 1 个羟基含有 9 个 电子, 17 g 羟基含有的电子总数为 9NA, D 错误。 考点:考查了阿伏加德罗常数的相关知识。 20. 如右图, X、 Y、 Z、 M、 N是元素周期表中前四周期中的五种元素,其中 M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多 4。 下列说法 不正确 . . . 的是 M X Y Z N A. M形成的常见氢化物有 2种 B. M、 Y、 N的气态氢化物稳定性依次减弱 C. X、 Y、 Z的含氧酸酸性依次增强 D. Y的一种氧化物是大气污染物,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 【答案】 C 【解析】 M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多 4,原子只能有 2个电子层,最外层为 6个电子,故 M为 O元素, X为 P元素 ,Y 为 S元素 ,Z为 Cl元素 ,N为 Se 元素 A、 M形成的常见氢化物有 2种: H2O和 H2O2,故 A正确; B、同主族从上到下气态氢化物稳定性依次减弱,故 B正确; C、同周期从左至右,元素最高价氧化物所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增强(碱性减弱),不是含氧酸,故 C错误; D、 SO2是大气污染物,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故 D正确;故选 C。 21. 加热聚丙烯废塑料可以得到炭、氢气、甲烷、乙烯、丙烯、苯和甲苯,用下图所示装置探究 废旧塑料的再利用。 下列叙述 不正确 . . . 的是 A. 乙烯分子中共用电子对数为 5 B. 装置 B的试管中可收集到苯 C. 装置 C中的试剂可吸收烯烃 D. 最后收集的气体可做燃料 【答案】 A 22. 一定温度下,把 mol A和 mol B混合盛入容积为 2 L的密闭容器里,发生如下反应: 3A(g)+ B(s) x C(g)+ 2D(g),经 5 s反应达平衡,在此 5 s内 C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molL - 1s - 1, 同时生成 1 mol D,下列叙述中 不正确 . . . 的是 A. 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 A的转化率为 60% B. x=4 C. 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相同条件下容器内气体的压强与起始时压强比为 6∶5 D. 若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则该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答案】 C 【解析】 根据三段式,各组分的物质的量的变化量和平衡时各组分的物质的量,如下图所示,平衡时生成 C的物质的量为: , 解得 x=1; ........................... 点 睛: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的计算,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根据三段式法计算平衡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是解答该题的关键, C是易错点,注意 B的状态为固体。 第 Ⅱ 卷(非选择题 共 51分) 三、填空题(本大题包括 2小题,共 12分) 23. 分析下列物质中化学键类型(填字母代号): A.乙烯 B.醋酸钠 C.过氧化钠 D.苛性钠 E.氯化镁 F.氮气 ( 1)只含离子键的是 _____; ( 2)只含非极性键的是 _____; ( 3)只含离子键和极性键的是 _____; ( 4)只含离子键和非极性键的是 _____; ( 5)同时含有离子键、非极性键和极性键的是 _____。 【答案】 (1). E (2). F (3). D (4). C (5). B 【解析】 ( 1)氟化镁是由阴阳离子构成的,所以氟化镁中只含离子键,故选 E;( 2)氯气是非金属单质,只含非极性键,。四川省资阳市20xx-20xx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
相关推荐
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不涉及陶片放逐法 , 选项 D 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 A。 14. 罗马诗人维吉 尔指出:希腊人也许是更优秀的雕塑家、雄辩家和思想家,但唯有罗马人才懂得如何统治一个帝国。 维吉尔此言论基于 A. 罗马有更完备民主制度 B. 罗马法的适时调整 C. 雅典民主制不利于扩张 D. 希腊人尚浮华不务实 【答案】 B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
36. ( 24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波斯湾地区石油分布集中,超级大油田多,油井多为自喷井,开采出的原油基本不含碳。 图 7示意沙特阿拉伯(简称沙特)主要油田的位置。 沙特石油储量高达 22640亿桶,日产原油 1046万桶,日出口 765万桶,均居世界第一。 沙特石油产业的收入大约占全国总收入的 75%,出口收入的 90%。 数十年来,沙特政府对国内油价补贴较大,油价每升低至 美分
白银资本》 (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宋朝对外贸易架构的市场相比。 15001800年的世界市场有哪些发展变化。 谈谈你对经济全球化的认识。 ( 12分) 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 12分) 材料“工业革命” 是 一个颇有争议的 概 念。 传统的 观 点认为工业革命走一场“突变” ,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工业革命“渐进论”兴起。
P A.若增大 F,则 P所受摩擦力增大 B.若 减小 F,则 P所受摩擦力 不变 C.若在 P上放一物体,则 P所受摩擦力增大 D.若在 P上放一物体,则 P所受摩擦力不变 16. 如图 2所示是 A、 B两物体运动的 vt图线,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A. A物体做匀加速运动,其加速度为 B. B物体在 10s末的加速度小于 ,在 19s末的加速度大 于C. 20s末 A、 B两物体的速度相同
、 c 两点所产生的场强均 减小,则叠加后 a、 c两点场强都变小,故 B正确; C、作出过 a、 b、 c的电场线,如图,则可知,三点的电势都大于无穷远的电势,由于场强减小,则 a、 b、 c三点与无穷远间的电势差都减小,则 a、 b、 c三点电势都降低,故 C正确; D、由于 b点的电场强度为零,无穷远处电场强度也为零,则 a、 c间的电场强度大小无法确定,所以电场强度不一定有 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