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资阳市20xx-20xx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内容摘要:

和 O2(g)反应生成 H2O(g),这是个吸热过程 B. 由 2 mol H2和 1 mol O2变成 4 mol H、 2 mol O原子,这是个放热过程 C. 2 mol H2(g)和 1 mol O2(g)反应生成 2 mol H2O(g),共放出 484 kJ能量 D. 4 mol H、 2 mol O生成 2 mol H2O(g),共放出 484 kJ能量 【答案】 C 【解析】试题分析: A.反应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总能量, H2( g)和 O2( g)反应生成 H2O( g),这是个放热反应过程, A错误; B.由 2mol H2 和 1mol O2 变成 4mol H、 2mol O 原子,这是个吸热反应过程, B错误; C. 2mol H2( g)和 1mol O2( g)反应生成 2mol H2O( g),共放出 1852kJ- 1368kJ= 484kJ 能量, C 正确; D. 4mol H、 2mol O 生成 2mol H2O( g),共放出 1852kJ 能量, D 错误,答案选 C。 考点:考查反应热的有关判断与计算 二、选择题:(本大题包括 5小题,每小题 3分,共 15分)每小题 只有一个 . . . . 选项符合题意。 18. 下列实验操作 不能 . . 达到预期实验目的的是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鉴别乙酸乙酯和乙酸 分别加入饱和 Na2CO3溶液 B 比较 Fe和 Cu的金属活动性 分别加入浓硝酸 C 比较 H2O和乙醇中羟基氢的活泼性 分别加入少量金属钠 D 比较 I2在 H2O和 CCl4中的溶解度 向碘水中加入 CCl4,振荡 A. A B. B C. C D. D 【答案】 B 【解析】 A、乙酸乙酯不溶于水,乙酸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放出二氧化碳气体,可以鉴别,选项 A正确; B、铁在常温下与浓硝酸钝化,不能比较二者金属性强弱,选项 B不正确; C、钠与水反应比钠与乙醇反应更激烈,可以比较二者羟基氢原子的活泼性,选项 C正确; D、通过萃取可以比较碘在水中和四氯化碳中溶解性的不同,选项 D正确。 答案选 B。 19. 用 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 mol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的数目为 3 NA B. 标准 状况下, L CCl4中含有的共价键数目为 2 NA C. 1 mol乙烯和乙醇的混合物完全燃烧时消耗 O2的分子数为 3 NA D. 常温常压下, mol 羟基含有的电子总数为 5 NA 【答案】 C 【解析】试题分析: A、苯分子中不存在 C= C 双键, A错误; B、标准状况下, CCl4不是气体, B 错误; C、 1mol乙烯完全燃烧消耗 3mol氧气, 1mol乙醇完全燃烧消耗 3mol氧气,所以 1mol乙烯和乙醇的混合物完全燃烧所消耗的氧气的物质的量为 3mol,所消耗的 O2一定为 3NA, C 正确; D、 1 个羟基含有 9 个 电子, 17 g 羟基含有的电子总数为 9NA, D 错误。 考点:考查了阿伏加德罗常数的相关知识。 20. 如右图, X、 Y、 Z、 M、 N是元素周期表中前四周期中的五种元素,其中 M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多 4。 下列说法 不正确 . . . 的是 M X Y Z N A. M形成的常见氢化物有 2种 B. M、 Y、 N的气态氢化物稳定性依次减弱 C. X、 Y、 Z的含氧酸酸性依次增强 D. Y的一种氧化物是大气污染物,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 【答案】 C 【解析】 M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多 4,原子只能有 2个电子层,最外层为 6个电子,故 M为 O元素, X为 P元素 ,Y 为 S元素 ,Z为 Cl元素 ,N为 Se 元素 A、 M形成的常见氢化物有 2种: H2O和 H2O2,故 A正确; B、同主族从上到下气态氢化物稳定性依次减弱,故 B正确; C、同周期从左至右,元素最高价氧化物所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增强(碱性减弱),不是含氧酸,故 C错误; D、 SO2是大气污染物,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故 D正确;故选 C。 21. 加热聚丙烯废塑料可以得到炭、氢气、甲烷、乙烯、丙烯、苯和甲苯,用下图所示装置探究 废旧塑料的再利用。 下列叙述 不正确 . . . 的是 A. 乙烯分子中共用电子对数为 5 B. 装置 B的试管中可收集到苯 C. 装置 C中的试剂可吸收烯烃 D. 最后收集的气体可做燃料 【答案】 A 22. 一定温度下,把 mol A和 mol B混合盛入容积为 2 L的密闭容器里,发生如下反应: 3A(g)+ B(s) x C(g)+ 2D(g),经 5 s反应达平衡,在此 5 s内 C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molL - 1s - 1, 同时生成 1 mol D,下列叙述中 不正确 . . . 的是 A. 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 A的转化率为 60% B. x=4 C. 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相同条件下容器内气体的压强与起始时压强比为 6∶5 D. 若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则该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答案】 C 【解析】 根据三段式,各组分的物质的量的变化量和平衡时各组分的物质的量,如下图所示,平衡时生成 C的物质的量为: , 解得 x=1; ........................... 点 睛: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的计算,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根据三段式法计算平衡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是解答该题的关键, C是易错点,注意 B的状态为固体。 第 Ⅱ 卷(非选择题 共 51分) 三、填空题(本大题包括 2小题,共 12分) 23. 分析下列物质中化学键类型(填字母代号): A.乙烯 B.醋酸钠 C.过氧化钠 D.苛性钠 E.氯化镁 F.氮气 ( 1)只含离子键的是 _____; ( 2)只含非极性键的是 _____; ( 3)只含离子键和极性键的是 _____; ( 4)只含离子键和非极性键的是 _____; ( 5)同时含有离子键、非极性键和极性键的是 _____。 【答案】 (1). E (2). F (3). D (4). C (5). B 【解析】 ( 1)氟化镁是由阴阳离子构成的,所以氟化镁中只含离子键,故选 E;( 2)氯气是非金属单质,只含非极性键,。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