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树德中学20xx-20xx学年上学期高一物理10月阶段性考试试卷含解析新人教版内容摘要:

m 【答案】 D 【解析】 A、第 5s内的位移是 18m,有: 221211gt gt 18m22 =, t1=5s, t2=4s,解得: 2g 4m/s ,所以 2s末的速度: v gt 8m / s ,故 A错误; B、第 5s内的平均速度: xv 18m / st- = = ,故 B错误; C、 t=2s, t′=1s ,物体在第 2s内的位移: 2211x g t g t 6 m22= =,故 C错误; D、物体在 5s内的位移: 21x gt 50m2 =,故 D正确。 故选 D。 【考点】自由落体运动 10. 受沿线焚烧秸杆产生烟雾影响 ,高速发生多起多车辆追尾事故。 假设髙速公路上甲、乙两车在同一车道上同向行驶 .甲车在前 .乙车在后 .速度均为 v0=30m/ s0 = =0时刻甲车遇紧急情况后,甲、乙两车的加速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 .取运动方向为正方向 .下 面说法错误的是( ) A. .t=6s时两车等速 B. t=6s时两车距离最近 C. 06s内两车位移之差为 90m D.两车 09s在内会相撞 【答案】 D 【解析】 A、 B、由加速度图象可画出两车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t=6s 时两车等速,此时距离最近,故 A正确, B正确; C、 D、图中阴影部分面积为 0~ 6s 内两车位移之差: 11x 3 0 3 3 0 6 3 9 0 m22        () 所以 不会相撞,故 C正确 D错误; 故选 D。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二、实验题(每空 3分,共 21分) ,将宽度均为 b的挡光片 A、 B固定在小车上,如图所示,当小车做匀变速运动经过光电门时,测得 A、 B先后挡光的时间分别为 △t 1和 △t 2. A、 B开始挡光时刻的间隔为t,则小车的加速度 a= . 【答案】2111()ba t t t 【解析】挡光片通过光电门的平均速度可以认为是小车在此时刻的瞬时速度,故小车两次同过光电门的速度分别为:1212bbvvtt= , =,由 va t 得2111()ba t t t 【考点 】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 12.某同学利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小车的运动情况,图 11 所示为该同学实验时打出的一条纸带中的部分计数点(后面计数点未画出),相邻计数点间有 4个点迹未画出。 (打点计时器每隔 ) ( 1)为研究小车的运动,此同学用剪刀沿虚线方向把纸带上 OB、 BD、 DF„„ 等各段纸带剪下 , 将 剪 下 的 纸 带 一 端 对 齐 , 按 顺 序 贴 好 , 如 图 12 所 示。 简 要 说 明 怎 样 方法: ( 2)在图 12中 x1=、 x2=、 x3=、 x4=、 x5=、 x6=,则打下点迹 A 时,小车运动的速度大小是 _______m/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是 _______m/s2。 (本小题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 3)如果当时电网中交变电流的频率是 f=49Hz,而做实验的同学并不知道,由此引起的系统误差将使加速度的测量值比实际值偏。 (填 “ 大 ” 或 “ 小 ” )。 【答案】( 1)连接纸带左上角(上方中点或纸带中点)为一条直线或每条纸带比前一条纸带长度增加量相等。 ( 2) ( 3)大 ( 1)它们的长度分别等于 x vt ,因为剪断的纸带所用的时间都是 t=,即时间 t相等,所以纸带的长度之比等于此段纸带的平均速度之比;而此段纸带的平均速度等于这段纸带中间时刻的速度,最后得出结论纸带的长度之比等于此段纸带的平均速度之比,还等于各段纸带中间时刻的速度之比,即纸带的高度之比等于中间时刻速度之比,因此图 12 中的 B、 D、 F、 H、 J、 L,各点连起来恰好为一直线,说明每相邻两个纸袋相差的长度相等,即 2x aT ,所以说明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 2)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瞬 时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由此可得:12A xxv 0 .7 4 m / s2T =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 2x aT , 有: 26 3 1x x 3a T 、 25 2 2x x 3a T 、 24 1 3x x 3a T 、 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