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地小麦平衡施肥技术内容摘要:
1、地小麦增产的主要限制因素是土壤肥力问题。 增施有机肥及氮、磷肥可有效地培肥地力,提高小麦产量。 综合生产实践的经验,旱地小麦施肥应掌握以下技术要点:一、有机肥与无机肥配合施用旱地施用有机肥既可增加土壤的养分供给,又可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有利于土壤蓄水量的提高。 但有机肥养分含量低,供肥能力弱,随着小麦产量的提高,不能满足高产的要求,因而就需要增施速效化肥保障养分供给,以无机换有机,扩大有机物质的循环基础,迅速提高地力,增加产量。 二、氮、磷肥配合施用旱地薄田多缺磷,一般施磷肥的增产作用大于施氮肥的增产作用,而且氮、磷肥配合施用,互作效应显著。 因此,旱地小麦施肥必须氮、磷肥配合,并加大磷肥的比重,氮元素 2、与磷元素的比例一般以 1:1 为宜。 如以尿素和过磷酸钙计,每施 1 公斤尿素,要配合施用 4 公斤过磷酸钙。 三、采用“一炮轰”的施肥方法旱地小麦由于没有水浇条件,追肥效果差。 可以把全部肥料,包括有机肥、氮肥、磷肥、钾肥等在耕地时作底肥一次性施入,施肥深度一般控制在 30 厘米左右。 据实践发现,旱地小麦将全部肥料作底肥一次性施足,效果比后期追肥好。 但冬前麦苗可能呈现旺长趋势,应注意控制冬前小麦群体。 四、储备性施肥在旱地低产麦田,常年土层厚的旱地在较大的施肥量范围内,随施肥量增加小麦产量也会提高。 因此,为提高地力,所施肥料除满足当季小麦生长需要外,还应使土壤养分有所盈余;新开垦的旱薄地应尽量多施肥料,特别是磷肥,待地力提高后再适当减少,以降低成本。 专利查询。旱地小麦平衡施肥技术
相关推荐
NiO(OH)+H2O+e=Ni(OH)2+OH C.放电时, OH移向镍电极 D.充电时,将电池的镍电极与外电源的负极相连 (主要成分为 Fe2O SiO Al2O3,不考虑其他杂质)制备七水合硫酸亚铁 (FeSO4 7H2O),设计了如下流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溶解烧渣选用足量硫酸,试剂 X选用铁粉 1中一定有 SiO2,控制 pH是为了使 Al3+转化为 Al (OH)3进入固体
m 【答案】 D 【解析】 A、第 5s内的位移是 18m,有: 221211gt gt 18m22 =, t1=5s, t2=4s,解得: 2g 4m/s ,所以 2s末的速度: v gt 8m / s ,故 A错误; B、第 5s内的平均速度: xv 18m / st- = = ,故 B错误; C、 t=2s, t′=1s ,物体在第 2s内的位移: 2211x g t g t 6
1(本题满分 12分)已知两个定点 A(- 1,0)、 B(2,0),求使∠ MBA= 2∠ MAB的点 M的轨迹方程. (本题满分 12分)已知抛物线 C: y2= 2px(p0)过点 A(1,- 2). (1)求抛物线 C的方程,并求其准线方程. (2)是否存在平行于 OA(O为坐标原点 )的直线 l,使得直线 l与抛物线 C有公共点,且直线OA与 l的距离等于 55。 若存在,求出直线
1、、实行轮作倒茬,改进耕作制度采取三年或四年轮作制度,三年轮作制度为:玉米(或小麦套种玉米)小麦套种玉米)四年轮作制度为:玉米(或小麦套种玉米)小麦套种玉米)。 长期的连作会引起严重的病害及土壤肥力下降,从而导致减产。 二、蓄水保墒综合措施(一)秋季浅耕,旱春精细整地保墒一年一茬玉米地块,秋季浅耕 10春土壤解冻初期要及早进行耙耪,精细整地,达到上虚下实。 雨后待地表稍干后及时整地耙糖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本情况:1、项目来源:六五期间国家科委下达三江平原农业区域增产综合技术攻关项目之一。 国家攻关项目。 2、本项目经由我国大豆科学界著名教授王金陵、张子金等 20 名专家学者组成的鉴定委员会,于 1985 年 12 月,经鉴定认为该项研究方向正确,路子对头,措施得当,效果显著,对后茬作物也有明显增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