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20xx-20xx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4月月考试卷含解析内容摘要:

成易溶于水的盐,乙酸乙酯不溶于水溶,用分液的方法分离,故② 正确; ③ 石油的分馏是物理过程,石油的裂化、煤的干馏是化学变化,故 ③ 错误; ④ 溴乙烷在碱性环境下水解,所以检验溴乙烷中的溴原子应先加入硝酸酸化,再加硝酸银溶液,故 ④ 错误; ⑤ 淀粉遇碘酒变蓝色,葡萄糖含有醛基能与新制 Cu( OH) 2发生反应,故 ⑤ 正确; ⑥ 橡胶和纤维素有天然的也有合成的,故 ⑥ 错误; ⑦ 向蛋白质溶液中加入饱和 Na2SO4溶液,可以降低蛋白质的溶解度,该过程是蛋白质的盐析,故 ⑦ 正确; 故选 A. 【点评】 本题综合考查有机化学基本概念,题目难度不大,注意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与识记. 6.芳香族化合物 X的结构 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X分子中最多可有 9个碳原子共平面 B. X可以发生取代、加成、消去、聚合等反应 C. 1 mol X与足量 NaHCO3溶液反应所得物质的分子式为 C9H7O4Na D.苯环上的取代基与 X完全相同的 X的同分异构体有 5种 【分析】 该分子中含有苯环、酚羟基、碳碳双键、羧基,具有苯、酚、烯烃和羧酸的性质,能发生加成反应、取代反应、氧化反应、加聚反应、酯化反应等,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 解: A.苯环中所用碳原子共平面,与 C=C 键连接的 C原子共平面,则 X分子中最多可有 9个碳原子共平面,故 A正确; B.不能发生消去反应,故 B错误; C.只有﹣ COOH可与碳酸氢钠反应,则 1 mol X与足量 NaHCO3溶液反应所得物质的化学式为 C9H7O4Na,故 C正确; D.对应的含有相同基团的同分异构体中,官能团可能的位置如图 ,如固定﹣ CH=CH﹣ COOH,则两个﹣ OH 可有 2; 3; 4; 5; 3; 4等 6种不同的位置,则对应的同分异构体有 5种,故 D正确; 故选 B. 【 点评】 本题考查有机物结构和性质,明确官能团及其性质关系即可解答,侧重考查苯、酚、烯烃和羧酸的性质,难点是碳原子共面个数及同分异构体种类判断,易错选项是 D. 7.为了提纯下表所列物质(括号内为杂质),有关除杂试剂和分离方法的选择不正确的是( ) 选项 被提纯的物质 除杂试剂 分离方法 A 己烷(己烯) 溴水 分液 B 淀粉溶液( NaCl) 水 渗析 C CH3CH2OH ( CH3COOH) CaO 蒸馏 D 肥皂(甘油) NaCl 过滤 A. A B. B C. C D. D 【分析】 A.己烯与溴水发 生加成反应后,与己烷不分层; B.淀粉不能透过半透膜,而离子能; C.乙酸与 CaO反应,增大与乙醇的沸点差异; D.加 NaCl降低肥皂的溶解度,发生盐析. 【解答】 解: A.己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后,与己烷不分层,则分液不能分离,应选高锰酸钾除杂,故 A错误; B.淀粉不能透过半透膜,而离子能,则利用渗析法可分离,故 B正确; C.乙酸与 CaO反应,增大与乙醇的沸点差异,然后蒸馏可除杂,故 C正确; D.加 NaCl降低肥皂的溶解度,发生盐析,然后过滤可除杂,故 D正确; 故选 A. 【点评】 本题考查混合物分离提纯方法的 选择,为高频考点,把握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性质差异、混合物分离方法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有机物的性质,题目难度不大. 二、简答题. 8.有 A、 B、 C、 D四种元素, A元素的气态氢化物分子式为 RH4,其中 R的质量分数为 75%,该元素核内有 6个中子,能与 B形成 AB2型化合物, B在它的氢化物中含量为 %,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相等, C、 D为同周期元素, D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酸性最强的酸, C的氧化物为两性氧化物. ( 1) A元素的一种无色透明的单质,名称叫 金刚石 ,其晶体类型是 原子晶 体 ; ( 2) B的电子排布式为 1s22s22p4 其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比 H2S强的原因是 O的非金属性比 S强(或 H﹣ O键键能比 H﹣ S强) ,其沸点比 H2S高的原因是 H2O分子之间有氢键,故沸点比 H2S高 .以一个该分子为中心画出其晶体中微粒间的相互作用力 ;该微粒还可与 Cu2+形成 [Cu( H2O) 4]+ (填化学式)而使 CuCl2溶液呈蓝色; ( 3) A和 B形成化合物的分子空间构型为 直线型 ,属 非极性 分子(极性或非极性),其晶体的俗名为 干 冰 .其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为 sp .晶体中与之紧邻的微粒个数是 12 个; ( 4) C和 D的化合物溶于水后滴入过量 KOH,现象是 先生成沉淀后沉淀消失 ,离子方程式 Al3++3OH﹣ ═Al ( OH) 3↓ 、 Al( OH) 3+OH﹣ ═AlO 2﹣ +2H20 . 【分析】 A、 B、 C、 D四种短周期元素, A元素的气态氢化物分子式为 AH4,其中 A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75%,设 A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x,则 100%=75% ,解得 x=12,该元素原子核内有 6个中子,故 A为碳元素; A能与 B形成 AB2型化合物,则 B为﹣ 2价, B的氢化物为 H2B,B在它的氢化物中含量为 %,设 B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y,则 100%=% ,解得 y=16,B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相等,则 B为氧元素; C、 D为同周期元素, D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酸性最强的酸, C的氧化物为两性氧化物,则 D为 Cl元素、 C为 Al元素,据此进行解答. 【解答】 解: A、 B、 C、 D四种短周期元素, A元素的气态氢化物分子式为 AH4,其中 A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75%,令 A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x,则 100%=75% ,解得 x=12,该元素原子核内有 6个中子,故 A为碳元素; A能与 B形成 AB2型化合物,则 B为﹣ 2价, B的氢化物为H2B, B在它的氢化物中含量为 %,令 B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y,则 % ,解得 y=16,B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相等,则 B为氧元素; C、 D为同周期元素, D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酸性最强的酸, C的氧化物为两性氧化物,则 D为 Cl元素、 C为 Al元素, ( 1)碳元素的一种无色透明的单质是金刚石,属于原子晶体, 故答案为:金刚石;原子晶体; ( 2)氧原子的核外电子总数为 8,其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1s22s22p4;由于 O的非金属性比 S强(或 H﹣ O键键能比 H﹣ S强),所以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比 H2S强; 由于 H2O分子之间有氢键,大大增强了水分子之间作用力,导致水的沸点比 H2S高; 以一个该分子为中心的水分子晶体中微粒间氢键可以表示为: ; 铜离子与水分子之间可以通过配位键形成; [Cu( H2O) 4]+,所以溶液呈蓝色, 故答案为: 1s22s22p4; O的非金属性比 S强(或 H﹣ O键键能比 H﹣ S强); ;[Cu( H2O) 4]+; ( 3) A和 B形成化合物为 CO2,分子中 C原子呈 2个 C=O双键,不含孤对电子, C原子采取sp杂化,为直线型结构,正负电荷重心重合,为非极性分子,晶体类型是分子晶体;干冰是分子晶体, CO2分子位于立方体的顶点和面心上,以顶点上的 CO2分子为例,与它距离最近的 CO2分子分布在与该顶点相连的 12 个面的面心上, 故答案 为:直线型;非极性;干冰; sp; 12; ( 4) C和 D的化合物为氯化铝,溶于水后,向其中滴入过量 KOH,先发生 Al3++3OH﹣ ═Al ( OH)3↓ ,此时观察到有沉淀产生,后发生 Al( OH) 3+OH﹣ ═AlO2﹣ +2H20,则观察到沉淀消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