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木耳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内容摘要:
1、木耳绿霉病症状菌袋、菌种瓶、段木接种孔周围及子实体受绿霉菌感染后,初期在培养料段木或子实体上长白色纤细的菌丝,几天之后,便可形成分生孢子,一旦分生孢子大量形成或成熟后,菌落变为绿色,粉状。 防治保持耳场,耳房及其周围环境的清洁卫生。 耳房、耳场必须通风良好,排水便利。 出耳后每三天喷 1 次 1%石灰水,有良好的防霉作用。 若绿霉菌发生在培养料的表面,尚未深入料内时,用 石灰水擦洗患处,可控制绿霉菌的生长。 烂耳(又名流耳)症状耳片成熟后,耳片变软,耳片甚至耳根自溶腐烂。 防治针对烂耳的原因加强栽培管理,注意通风换气,光照等。 及时采收,耳片接近成熟或已经成熟立即采收。 可用 25mg/金霉素或土霉素溶液喷雾 2、,防止流耳。 耳菌块防霉菌产生原因木耳菌块霉菌污染是导致木耳菌块减产,影响产品质量的一个重要原因,青霉、木霉是木耳菌块上最常见的杂菌。 防霉措施选用抗霉能力较强的菌株。 选用新鲜原材料越夏。 在培养料中增添抗霉剂,目前认为比较有效的方法是用 锰酸钾水溶液,或用石灰清水拌料,后者还能防治培养料偏酸。 用已经满瓶的菌种压块,挖瓶。 压块用具和薄膜都要用 锰酸钾溶液消毒。 压块后 1 周时间内,菌丝尚未完全恢复,若有霉菌出现,可用饱和石灰水清液涂抹患处。 保护环境清洁出菇期间,在采收第 1 批木耳后,每 35 天在地面喷 1 次 1%石灰水,或 1%2%煤酚皂溶液,或 菌灵,可交叉使用,以控制杂菌生长。 室内发菌,室 3、外出耳,被认为是木耳菌块栽培的一项有效的防霉措施。 加强水分管理,要根据菌块水分散失情况和空气流量。 蓟马为害状从幼虫开始危害木耳,侵入耳片后吮吸汁液,使耳片萎缩,严重时造成流耳。 防治用 5001000 倍 40%乐果乳剂、10001500 倍 50%可湿性的敌百虫药液、1500 倍马拉硫磷喷杀。 伪步行虫为害状成虫啮食耳片外层,幼虫危害耳片耳根,或钻入接种穴内至食耳芽,被害的耳根不再结耳。 入库的干耳回潮后,仍可受到危害。 防治清除栽培场所的枯枝落叶,并喷洒 200 倍的敌敌畏药液,可杀灭潜伏的害虫。 虫害大量发生时,先摘除耳片,再用 10001500 倍的敌敌畏药液喷杀;也可用 500800 倍的鱼藤精、500800 倍的除虫菊乳剂、1500 倍的马拉硫磷防除,还可用 10002000 倍的 50%可湿性敌百虫药液浸段木。 在芒种和处暑期间,每次拣耳之后,都可用上述药物喷洒 1 次。 专利查询。黑木耳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
相关推荐
,虽然它的速度没有动车快,但价格低。 由此可见 A 商品价格的高低受供求关系影响 B 商品价格的高低反映商品质量的优劣 C 人们选择商品关注的是商品的有用 性 D 人们选择商品关注的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 17 周末,小陈同学陪妈妈逛商场,看到下图的情景,向妈妈解释了产生这一情景的下列几种原因,其中合理的是 A 不正当竞争引起洗衣机市场的混乱 B 洗衣机供过于求致使商家争抢客源 C
真实含义。 ③ 我曾经攀登过鲁滨逊山的一座高峰,在那里观看日落,俯瞰山下奎蒂科 —苏必利尔荒原的湖泊河流、起伏的山丘和溪谷。 当我到达光秃的山顶时,太阳正悬在地平线上,像一个燃烧的火 球,准备落入山下的黄昏。 山下更遥远的地方,在伸向湖面的一片松林里,是我那个倒写的 V字形白帐篷。 当夜色来临之际,它显得十分渺小。 ④ 当我观望和倾听时,渐渐地意识到昆虫缓慢沉稳的低鸣,透过虫鸣可以听到白喉带 鹀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18.“中国 式建筑是凝固的思想意识形态。 „„太和殿 内皇帝所用的‘御座’,安置在一个高约 2米 的基座上,使御座从平地升起,犹如须弥座托着太和殿的缩影。 ”其中体现的政治思想是 A.天人合一 B.皇权至上 C.大一统 D.法治 19.关于清朝军机处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军机大臣由皇帝的亲信组成 B.军机处能接触军国机要 C.军机大臣只是跪受笔录
酸菌. A. ①⑦⑧ B. ①②⑥⑧ C. ①③④⑧ D. ①②⑥⑦⑧ 25.如下表所示, a、 b、 c、 d最有可能是( ) 细胞结构 细胞壁 细胞大小 核膜 a 有 有 较大 有 b 有 无 较大 有 c 有 有 小 无 d 无 无 无 无 A.病毒、植物、动物、细菌 B.植物、动物、细菌、病毒 C.细菌、动物、植物、病毒 D.动物、植物、细菌、病毒 26.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是科学家探究
1、在全国各地试种,大部分地区表现突出,此玉米产值效益、品质、适应性均好于普通玉米。 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测定,糯性强,胚乳支链淀粉含量100%,味香溢,营养丰富,与普通玉米相比,硒的含量高于普通玉米 8 倍,锌、钙、铁含量也较高,人体所需 17 种氨基酸高于普通玉米。 水溶性黑色素高于黑大米、黑小麦、黑芝麻 ,是黑、糯、香、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