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广安、遂宁、内江、眉山四市20xx年高考生物二诊试卷word版含解析内容摘要:
子( b)的数目关系如图.正常情况下,此时期细胞内可能发生( ) A.两组中心粒分别移向细胞两极 B.细胞中某一极的染色体数为 N C.非同源染色体之间进行自由组合 D.染色体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 【考点】 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 DNA 的规律性变化;有丝分裂过程及其变化规律.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示是某二倍体生物的分裂时期,此 时期染色体数目等于 DNA 数目,说明着丝点已分裂,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解答】 解: A、两组中心粒分别移向细胞两极发生在前期,此时期染色体:核DNA 分子 =1: 2, A 错误; B、如果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则细胞中某一极的染色体数为 N, B 正确; C、非同源染色体之间进行自由组合发生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此时期染色体:核 DNA 分子 =1: 2; C 错误; D、染色体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发生在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此时期染色体:核 DNA 分子 =1: 2, D 错误. 故选: B. 【点评】 本题结 合柱形图,考查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染色单体和 DNA 分子数目的变化规律,要求考生识记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各种物质数目变化规律,能判断图中细胞所处时期,再结合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选出正确的选项. 6.秋水仙素的结构与核酸中的碱基相似,可渗入到基因中去;秋水仙素还能插入到 DNA 的碱基对之间,导致 DNA 不能与 RNA 聚合酶结合.据此推测,秋水仙素作用于细胞后不会引发的结果是( ) A. DNA 分子在复制时碱基对错误导致基因突变 B.转录受阻导致基因中的遗传信息 不能流向 RNA C. DNA 分子双螺旋结构局部解旋导致稳定性降低 D.转运 RNA 错误识别氨基酸导致蛋白质结构改变 【考点】 DNA 分子的复制;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分析】 分析题干可知,秋水仙素的结构与核酸中的碱基相似,可渗入到基因中去,会引起 DNA 分子在复制时碱基对错误,导致基因突变;秋水仙素还能插入到 DNA 的碱基对之间,导致 DNA 不能与 RNA 聚合酶结合,会阻碍转录过程,使基因中的遗传信息不能流向 RNA. 【解答】 解: A、根据 “秋水仙素的结构与核酸中的碱基相似,可渗入到基因中 去 ”分析可知, DNA 分子在复制时 碱基对错误导致基因突变, A 正确; B、根据 “秋水仙素还能插入到 DNA 的碱基对之间,导致 DNA 不能与 RNA 聚合酶结合 ”分析可知,转录受阻导致基因中的遗传信息不能流向 RNA, B 正确; C、根据 “秋水仙素的结构与核酸中的碱基相似,可渗入到基因中去 ”可知, DNA分子双螺旋结构局部解旋导致稳定性降低, C 正确; D、根据题干不能推测出,转运 RNA 错误识别氨基酸导致蛋白质结构改变, D错误. 故选: D. 【点评】 本题结合材料,考查 DNA 的复制和转录,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 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能力. 二、非选择题 7.( 10 分)( 2017•广安模拟)气孔是植物叶片新陈代谢过程中气体进出的通路.光照是影响气孔开闭的主要因素,一般情况下,气孔在光照下开放,在黑暗中关闭.适当提高温度也能增加气孔的开放度,但是如果叶片蒸腾作用强烈时,即使在适宜光照和温度条件下气孔也要关闭.某科研小组在夏季晴朗的白天,测定了6: 00﹣ 18: 00 间黄瓜幼苗叶片的气孔阻力(气孔开度减小,气孔阻力增大),结果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 1)空气中的 CO2通过气孔进入叶肉细胞的 运输方式是 自由扩散 .在叶绿体中, CO2 被固定后会形成 C3, C3 接受能量并被还原后,经过一系列的化学变化会形成 糖类、 C5 . ( 2)图中 10: 00﹣ 12: 00 之间,黄瓜幼苗叶片气孔阻力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叶片蒸腾作用强烈,气孔部分关闭 . 6: 00﹣ 10: 00 之间,黄瓜幼苗光合作用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逐渐)增强 ,引起这种变化的原因包括 光照增强,光反应速率增强;气孔逐渐开放,胞间 CO2浓度上升,暗反应速率增强;温度升高,酶活性上升 . 【考点】 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分析】 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 素: 温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在最适温度下酶的活性最强,光合作用强度最大,当温度低于最适温度,光合作用强度随温度的增加而加强,当温度高于最适温度,光合作用强度随温度的增加而减弱. 二氧化碳浓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光合作用强度随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而增强.当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到一定的值,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强. 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强.当光照强度增加到一定的值,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强. 【解答】 解:( 1)空气中的 CO2通过气孔进入叶肉细胞的运输 方式是自由扩散.在叶绿体中, CO2 被固定后会形成 C3, C3 接受能量并被还原后,经过一系列的化学变化会形成糖类、 C5. ( 2)图中 10: 00﹣ 12: 00 之间,叶片蒸腾作用强烈,气孔部分关闭,黄瓜幼苗叶片气孔阻力增加. 6: 00﹣ 10: 00 之间,光照增强,光反应速率增强;气孔逐渐开放,胞间 CO2 浓度上升,暗反应速率增强;温度升高,酶活性上升,因此黄瓜幼苗光合作用速率的变化趋势是逐渐增强. 故答案为: ( 1)自由扩散 糖类、 C5 ( 2)叶片蒸腾作用强烈,气孔部分关闭 (逐渐)增强 光照增强,光反应速率增强;气孔逐渐开放,胞间 CO2浓度上升,暗反应速率增强;温度升高,酶活性上升 【点评】 本题以图形为载体,考查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意在考查考生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与 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有:光照强度、温度、二氧化碳浓度等,其中光照强度主要影响光反应,二氧化碳浓度主要影响暗反应;影响光合作用的内在因素有:色素的含量、酶的数量、五碳化合 物的含量等. 8.瘦素是动物成熟脂肪细胞分泌的一种蛋白质激素,与肥胖密切相关,其部分作用机制如图所示( “+”为促进, “﹣ ”为抑制).回答下列问题: ( 1)动物成熟脂肪细胞中,瘦素经高尔基体分类、包装后包裹在 囊泡 中,再经过胞吐的方式分泌到细胞外,然后弥散到 血液(或体液) 中进行运输.据图可知,瘦素起作用的靶器官是 下丘脑 . ( 2)当体重增加时,成熟脂肪细胞分泌瘦素的量增加导致神经肽 Y 含量 降低 ,从而减少摄食.正常情况下,动物体内因为存在 反馈 调节机制,瘦素和神经肽 Y 的含量都会保持相对稳定. ( 3)现有两组原因不明的肥胖。四川省广安、遂宁、内江、眉山四市20xx年高考生物二诊试卷word版含解析
相关推荐
证培养料水分培养料含水量应保持在 6065%,水分过少原种不能成活或成活率低,超过 65%易感染杂菌,产生花脸菌或水底现象。 保证灭菌时间原种培养料灭菌时间为在常压灭菌的条件下 100保持 8 小时就可出锅,避免长时间闷锅。 顶温接菌顶温接菌就是在培养料的温度降到 30以下时就开始接菌,如温度低于 15时接菌,原种成活率低或成活后生长速度慢。 防止培养料变酸原种拌料以后要及时装瓶、及时灭菌
1、得了成功,如孤山镇每 50 公斤干料产干耳 5 公斤,每公斤 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地栽黑木耳主要就髟铖末子做培养料,装成塑料袋,在次、处发菌,在荫畦内出耳。 具体操作方法如下:锯末最好造反直的锯末子做增减料,首先将增减料每百徊式。 20 公斤,拌均后,使水份达到 5560。 然后装入 17米的聚丙烯塑料袋内,塞平底角,装料高为袋高 4/5,震动后使料松紧一致,压平表面的料
正确的是 A. 控制绿色 羽毛 的基因纯合致死 B. 羽毛的 绿色 为显性, 非 条纹为显性 C. F1 的 基因型 与亲本基因型都不相同 D. F2 的绿色非条纹 随机交配 得到绿色非条纹的概率为 2/3 26. 果绳的长翅( V)对残翅( v)为显性。 遗传学家曾做过这样的实验:长翅果蝇幼虫正常的培养温度为 25℃,将孵化后的 4~7天的长翅果蝇幼虫放在 35~37℃的环境中处理 6
aOH)= mol,故 ② 正确。 沉淀质量最大时,生成的 n g沉淀为氢氧化铝和氢氧化镁,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其中镁、铝元素的质量等于 m g,所以沉淀中氢氧根的质量为 (n- m)g,则反应过程中转移的电子物质的量 n(e- )= n(OH- )= mol,故 ① , ③ 正确。 根据电子得失守恒知,标准状况下 V(NO)=L,故 ④ 正确。 参加反应的硝酸有两种作用,起酸性作用的硝酸
,与制度变革无关, B错误。 人民公社体制是 1958年中央通过决议后确立的,农民被动地接受了下来, C错误。 农业生产责任制是改革开放前安徽凤阳小岗村村民自己闯出一条农业承包责任制的新路,符合 “ 反道而行 ” , D正确。 点睛:农业合作化运动、 “ 大跃进 ” 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都是由政府发动的,不能体现农民的自主性和 “ 反道而行 ” 的 “ 对应 ” 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