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温库栽培金针菇技术关键内容摘要:

2、%,三元复合肥 1%。 0%,麸皮 21%,玉米粉 5%,糖 1%,石膏 2%,三元复合肥 1%。 以上配方含水量调节至 65%68%。 拌料:严格按配方要求拌料,含水量调至 65%68%,手握紧料,指缝间有水滴,以不滴下为宜。 装袋以选用173丙烯折角塑料袋或高压聚乙烯折角塑料袋,每袋装干料 260300g,装料高 12料后在中央打孔至料底 1,袋口用塑料套环无棉盖体,也可简化用塑料绳扎口,应注意在搬运过程中轻拿轻放,防止扎破或磨破菌袋。 灭菌接种培养:装锅时用钢筋周转筐,料袋竖直排放,聚丙烯袋用高压、常压灭菌均可,聚乙烯袋只限于常压灭菌。 力下维持 h,常压蒸汽灭菌在 100维持 1214h。 灭菌后将 3、培养基移到经过严格消毒灭菌过的接种室或接种箱,按无菌操作程序待温度降至 20C 时接种。 菌种应均匀接在料面,接种后菌袋被移入无菌恒温库层架上培养,温度控制在 1820,相对湿度在 60%65%,每天通风 1h。 用塑料绳扎口,当菌丝长至料面高的 1/3 时,要解开扎绳(不能打开),让其通气,一般经过 2530d 即可满袋。 3 出菇管理利用恒温库在炎热的夏季反季节栽培金针菇,应根据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利用温度调控等设施调节好温度、湿度、通风和光照这四大环境因素及其相互关系,是提高产量和商品性的关键性因素。 期前管理当菌丝长至料面 2/3 或满袋后,有菇蕾发生或菌袋上面出现吐黄水现象, 4、表明金针菇由营养生长转向生殖生长,此时是否搔菌应视具体情况而定。 如料面平,黄水分布均匀,菇蕾布满料面则不必搔菌,反之亦然。 期管理把栽培袋上端部分完全撑开,恢复原来的圆筒状,开启冷风机,由于开袋前,袋内湿度大,二氧化碳浓度高,氧气不足,会长出部分针状菇,开袋后开启冷风机温度降低 912,相对湿度突然降低,和冷风机的空气流动作用,原来的针状菇会立即死亡。 之后,温度控制在 1315,每天在库房地面、空间、墙壁喷雾保湿,空气相对湿度达到 85%90%,弱光诱导。 由于金针菇是好氧性菌类,需不断补充新鲜空气,因此,应及时打开换气扇,定时通风换气。 不久,将有新的菇蕾产生。 制期当子实体长到 1右时,应降温降湿 6、整个伸长期,使相对湿度控制在 80%90%为宜。 弱光诱导。 抑制期用强风抑制,但在生长期可用弱光诱导。 实践证明,用一定弱光可诱导菌柄向光伸长,因此,在床架上方,25 平方米用一盏 30W 日光灯,光照强度 150200天 6h,效果较好。 适时通风换气。 金针菇菌盖菌柄生长互为消长。 当二氧化碳浓度较高时,菌盖生长受抑制,菌柄就会迅速生长。 因此,要获得优质金针菇,就必须适度通风换气,调节好二氧化碳的浓度,一般恒温库中最优二氧化碳值为 宜。 当菌柄伸长至 1214盖直径在 采收为佳。 以棉子壳为主料,一般可采收 2 潮菇,生物学效率达 80%100%。 4 畸形菇预防能否培育出高产优质金针菇,除选用优良品种外 7、,管理是关键。 在金针菇出菇阶段,主要由生物学特性与外界环境条件不相适应造成的,常见有以下几种:状菇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库房二氧化碳的浓度过高,通风换气不良造成。 预防措施:加强通风换气,增加氧气供应,控制二氧化碳浓度等。 盖开伞菌盖开伞会造成菌盖脱落,形成无盖菇,影响商品性。 发生的主要原因,除品种选用不当外,氧气供应量过大,二氧化碳浓度过低是根本原因。 预防措施:注意通风换气的时间与强度,同时注重培养料中水肥供应平衡。 体菇菇柄中下部长在一起,无菇盖。 主要原因是出菇期温度偏高和通风不良造成,预防措施:控制温度在 812内,加强通风换气。 曲菇表现为菌柄弯曲,不挺直,失去商品价值。 发生原因一是长时间温度偏高,通风换气不良;二是菇房光线多变。 预防措施:严格按照子实体生长对环境条件的不同要求,采取科学的管理措施,控温、通风、固定光源,使子实体生长坚实挺拔。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