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南充高级中学20xx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理科综合生物试题word版含解析内容摘要:
的 3 核糖体、 6 线粒体和 10 叶绿体中。 ( 4) 若要将甲图中的 B细胞植物细胞,要克隆成一个完整个体,需利用其全能性,应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实现。 【点睛】本题关键要熟悉动、植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以及生物体内两类大分子物质 —— 核酸和蛋白质的结构 组成与合成关系。 8. 自然界中,跟花生相比,玉米更适合生长在高温、光照强烈和干旱的环境,其利用低浓度 CO2的能力也远远高于花生。 某科研小组选取玉米和花生为实验材料做了有关光合作用的实验。 甲图表示光合作用部分过程,乙图表示夏季晴天两种植物叶片光合作用强度的曲线,丙图表示在适宜温度、水分和一定的光照强度下,两种植物的叶片在不同 CO2浓度下 CO2净吸收速率,请结合上述三图回答下列问题: ( 1)甲图表示光合作用的 _________过程,此过程中三碳化合物被 ________还原。 ( 2)乙图中 d曲线表示 __________(玉米 /花生 )光合作用强度的曲线。 8点到 10点,植物叶肉细胞中产生 ATP的场所有 ________________。 ( 3)丙图中植物 A是 _______(玉米 /花生 )。 在 CO2浓度 10010 - 6时,植物 B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强度 ___________(>、=、<)呼吸强度。 如果把植株 A和植株 B种植在一个一直给以适宜光照的密封无色玻璃容器中, _________(植株 A/植株 B)先死亡。 【答案】 (1). 暗反应 (2). NADPH或 [H] (3). 花生 (4). 叶绿体 、细胞质基质、线粒体 (5). 玉米 (6). > (7). 植株 B 【解析】 分析甲图可知,这是光合作用的暗反应过程 , 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 , 此过程中三碳化合物被光反应提供的 [H]或 NADPH 还原 , CO2先被固定为 C3,再被还原。 乙图中 d曲线有午休现象 , 表示的是花生光合作用强度的曲线 , 玉米是C4植物 , 没有午休现象。 丙图中植物 A是玉米 , 因为玉米是 C4植物 , 能利用较弱的 CO2进行光合作用。 如果把植株 A和植株 B种植在一个一直给以适宜光照的密封无色玻璃容器中 , 植株不能利用较弱的 CO2进行光合作用先死亡。 ( 1)由图可知,该过程有没有光都可以进行,二氧化碳与五碳化合物结合形成两个三碳化合物,则甲图表示光合作用的暗反应过程。 由图可知,三碳化合物被NADPH 还原,一个二氧化碳分子被一个 C5分子固定以后,很快形成两个 C3分子。 ( 2)由题意可知,和花生相比,玉米更适合生长在高温、光照强烈和干旱的环境,其利用 CO2的能力也远远高于花生,即在相同光照的情况下,花生的光合作 用能力要低于玉米,故乙图中 d 曲线表示花生光合作用强度的曲线。 8点到 10点,植物可进行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可产生 ATP,场所为叶绿体。 呼吸作 用也可以产生 ATP,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第二、三阶段均在线粒体。 ( 3)由图可知,较低 CO2浓度时,植物 A 的光合速率更高,且当二氧化碳浓度一定时,植物 A的 CO2吸收速率更高,植物 A的二氧化碳的补偿点更低,故植物A为玉米。 根据 B植物对应的曲线,在 CO2浓度 10010 - 6时,植物 B的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但在植物 B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强度一定大于该细胞内呼吸强度,这样才可能满足整株植物的光合速率 =呼吸速率。 由于植物 A利用 CO2的能力远远高于植物 B,在低 CO2浓度的环境条件下也能存活,故植物 B先死亡。 【点睛】注意:本题有两个易错点,一是在特定条件下,植物体内或者某种植物细胞内产生 ATP 的场所;二是在光(或 CO2)补偿点下,植株的光合速率 =呼吸速率时,植物体内叶肉细胞内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的关系。 9. 丹参酮是从中药丹参中提取的具有抗肿瘤活性的脂溶性菲醌化合物,其作用机制之一是诱导细胞凋亡。 以下是相关的实验研究过程及结果: 实验材料:人肝癌细胞 (HepG2),培养液, %二甲亚砜溶液,用 %二甲亚砜溶解的 ug/mL、 1 ug/mL、 ug/mL的丹参酮溶液,培养瓶等。四川省南充高级中学20xx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理科综合生物试题word版含解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